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6-1-7 07:29 编辑
几年前我曾有过一次与戴老师同场伴奏,超近距离学习并观看他与王志良老师献技的机会.
那是天平街道沪剧沙龙的"月月演",叫了我与另外一两位滑稽沙龙伴奏者去帮忙.事先讲定:如请到王老师,那么我拉中胡,因此我带了中胡与申胡.开演前,王\戴两位都来了,稍事寒暄,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大多数曲目都是现场伴奏,但也有少数几段用的是伴奏碟,因此使我有了一点向他们学习请教的机会.尤其是听琵琶老师说他"长江沪剧团"与"大公滑稽剧团"都登过,更给我这个沪剧\滑稽爱好者带来了亲近感.
我不懂琵琶演奏技法,但老师的演奏点子清晰,烘托得体,既不抢演员的"风头",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技艺,使我觉得:专业与业余到底不一样!
我80年代还有幸与徐磊的父亲徐汉庭老师同为一出虹口文化馆曲艺队编创的滑稽大戏伴奏过.85年的样子,龚一飞先生已经到常州滑稽剧团重圆他的滑稽梦.我因孩子年幼而向文化馆带队老师陈红霞告假,她这个女说书先生也很理解与支持,除了要我编唱词定唱腔外,其他一切编曲都请"人滑"的徐老师承担,并商定他演出时弹琵琶,跟我讲定:演出时申胡还是我拉.
这个戏由于本子比较松散而"噱头"不太足,因此演出场次不多,但与徐老师的这次合作也深深的留在了我们业余同志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