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袁 于 2013-7-8 06:19 编辑
刚才读了岛夫先生的帖子,很有感触,如今的沪剧团不敢排戏,几百万的成本太高,入不敷出。成本问题只是当今沪剧的一个表象,问题的实质是在如今的沪剧能不能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如今的戏剧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青一代喜欢的已不是王盘声,而是“四大天王”了。戏剧市场的主流观众已经失去了年轻一代,这只能说明现在的地方戏剧正在逐步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回顾沪剧的历史,上世纪的30年代,沪剧受到其他戏剧艺术,包括电影及越剧改革的影响和在上海海派文化的影响下,进行了一场改革,改变了以前大同场、小同场的表演格局,走向了编导演、舞美音响等科学分工的现代舞台剧的道路,使沪剧实现了从农村和街头的民间艺术向城市现代剧场艺术的根本转变。
眼下,沪剧也和其他地方戏剧一样进入了低谷,演员老化、观众老化、演出的基本剧目老化,这都说明现在的沪剧正在老化。要改变这个局面,放在沪剧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要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出发,从沪剧的个性出发,实现新一轮的改革。我觉得最近越剧界纪念改革70年的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而是标志着地方戏剧新一轮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当今的沪剧也一样,也将面临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实践,所以我觉得沪剧的专业工作者,沪剧发展的研究人员都应该积极地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积极大胆地思考与实践沪剧的改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