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我听《敦煌女儿》

来源: susanna 2013-4-14 22:13: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很认真地看了也听了《敦煌女儿》,应该说各方面都有亮点。但是,有一种遗憾,那就是音乐。戏曲音乐的美感似乎体现得不太充分。听闻沪剧院在作二度修改,真诚地希望在这方面进行精雕细琢,发挥演员的特色,传承沪剧的传统,创造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名段,记住:创新离不开沪剧的本行!沪剧最终还应该体现在唱之上的。
参与人数 4 威望 +20 收起 理由
hj02502 + 5 棒极了!
观光团 + 5 早就有异化倾向了!
文派传人 + 5 白水老师说得在理!顶!
白水 + 5 腔多味寡,要防止沪剧异化。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20

大神点评24

郑雨馨 2013-4-15 12:51:13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天天开心!愉快!
永世爱华 2013-4-15 13:58:20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 2013-4-15 14:34: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3-4-15 19:52 编辑
susanna 发表于 2013-4-14 22:13
很认真地看了也听了《敦煌女儿》,应该说各方面都有亮点。但是,有一种遗憾,那就是音乐。戏曲音乐的美感似 ...


“移步不换形”,沪剧应当是沪剧。
愿沪剧音乐再传丝竹雅韵。


0014224ae3820fe0f5f326.jpg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一般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配有打击乐器,如鼓、板木鱼和铃等。可根据不同乐曲表演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小可仅用一丝一竹两件乐器,如二胡和笛子组成乐队。大的乐队可有十数人组成,主要乐器为笛、笙、箫、二胡、琵琶、杨琴、阮、板、铃、木鱼。演奏形式分“坐奏”和“立奏”。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申渝 2013-4-15 15:20:35 显示全部楼层
xuwkk 2013-4-15 15:30:38 显示全部楼层
feng-ye 2013-4-15 16:04:22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乐队还缺少一只大提!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老番三 + 5 丝竹乐队好像不大用大提琴的。.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叮铛铃 2013-4-15 17:58:20 显示全部楼层
阿杜 2013-4-15 18:03:39 显示全部楼层
feng-ye 发表于 2013-4-15 16:04
这个乐队还缺少一只大提!

这是哪里的乐队?他们没用大提琴,用大阮也可以。笛子倒用了两人,还用了二胡(那个龙头的是不是二胡?)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仙人球 2013-4-15 18: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创新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丢弃沪剧本身的基本规律。艺术上的借鉴是一种艺术手法,但要合理,不能照搬。
邵国鑫 2013-4-15 18:45:01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有道理!
白水 2013-4-15 20:29: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3-4-15 20:29 编辑
白水 发表于 2013-4-15 14:34
“移步不换形”,沪剧应当是沪剧。
愿沪剧音乐再传丝竹雅韵。


       沪剧来自民间,沪剧音乐与江南民间音乐出自同一土壤。它同江南民歌、说唱音乐、民间器乐同出一源。
     1951年沪剧界创制了低音特大胡(低胡),解决了中国民族乐器低声部不足的问题。
     朱介生老师说:“我们使用西洋乐器仅仅是为了剧情气氛的需要,而不是企图以西洋乐器来代替民族乐器;相反,我们还将要大力发展民族乐器,来充实沪剧现有乐器的不足。”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susanna

34
粉丝数
1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