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给所有袁派小生一个愿想
返回列表
给所有袁派小生一个愿想
[复制链接]
来源:
blogfeiyunpu
2013-3-12 23:26:05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现在,十生九王的局面早已形成。
可是,袁派偏偏还是在崛起。
毕竟袁派和解派邵派不同,更其富有青春气息。
这也缘于其创始人正当舞台青春期,最是橙黄桔绿时。
袁滨忠
先生的好戏多多。
并不是就那一部后来成为京剧样板戏前身的红灯记。
拙作《海上申曲》就尽可能地列举代表作。
除开少奶奶的扇子,还有许多大戏可以搬演。
最近,绝迹舞台五十年的北地王全本已经由郑国凤再现。
那么,让我们再来点数一下袁派代表作。
尤其是原爱华好些元老还健在,也别是韩派教主
韩玉敏
老前辈足可以亲自指点。
跟样板戏中有些戏不便不适宜再演一样——比如海港龙江颂甚至于磐石湾——可以说千万不要忘记就不合适再现舞台。
那个年月连小业主的丈母娘都被批判了。
袁派不算李玉和和少奶奶,还有可以整理再现沪剧舞台的我可以举出三个文本。
他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作品。
一,革命题材——桃李颂。
陶国祥这个人物真实可敬。我特别喜欢其中好几段唱。
二,团圆之后——改名父子恨,请确认。
那个古装戏实在比胡锦初借妻更加有意义。
三,传统戏——拔兰花
不知道为什么锡剧沪剧共有的传统,现在连的唱段都不太在沪剧舞台甚至于沙龙听到。
锡剧却是常有,还有小朋友的参赛唱段——出线得奖。
特别期待
钱思剑
,赶快趁扮相足够年轻的时候来上几部袁派大戏复排。
猜想中的碍处是这些都是以生角为第一主人公,还有难找像韩玉敏这样的半音4特定唱腔。
另外,还特别寄希望于黄爱忠。
他已经在长宁出演绝对第一主人公杨乃武,那么出演陶国祥施佾生蔡旭斋应该没有问题。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13
chen9001
2013-3-13 11:23:44
显示全部楼层
甬剧(宁波滩簧)<拔兰花>,也是该剧种的传统保留剧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hen9001
2013-3-13 11:32:38
显示全部楼层
"陶国祥"的生活原型是交通大学的学生穆汉祥烈士
"交大"华山路本部有纪念碑.
我所工作的学校的学生"18岁成人仪式"有次就是在那里举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娄江沙子
2013-3-13 12:59: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sh328
2013-3-13 23:02:40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建议,这是众多袁派戏迷的念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eiminshi
2013-3-14 14:45:13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提法,繁荣兴旺沪剧,袁派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支。希望有袁派代表作重现舞台。
国庆长假一过,气候要进入深秋了。也是一年之中最佳旅游季节。乘此良机去欣赏和享受大自然之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沈杏娣
2013-3-14 15:31:15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听袁派唱腔,但几乎没看过袁派的戏,赞同楼主的提议,希望能看到这几部大戏上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香山雅仕
2013-3-14 15:40:48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jf
2013-3-14 16:25: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sh328
2013-3-14 23:57:07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袁派唱腔,上海沪剧院应承担重任,—则,原爱华沪剧团是合併入上海沪剧院的,二则,袁派传承第—人钱思剑是丁院长从崇明沪剧团特招来的,也就是说,传承袁派与丁派、石派、邵派、解派一样,都是上海沪剧院义不容辞的责职,除了继承发扬袁先生原有佳作外,更应为钱思剑量身定做新剧目,当年的爱华凌爱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jm
2013-3-15 10:19:15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上海沪剧院也为钱思剑量身定做了新剧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十六铺人家”和“军礼‘的视频,尤其是”军礼“,吴斌老师完全是按袁、韩派为钱思剑和王丽君设计的唱腔,十分优美动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sh328
2013-3-15 23:15:27
显示全部楼层
《军礼》看过,《十六铺人家》未看,《军礼》还应该打磨和宣传,剧情有前紧后松、虎头蛇尾之嫌,(夲人观点不一定对),唱腔是很优美,本人对袁派唱腔一直情有独钟,60年代,我和许多中学生一样,是袁先生的“铁杆粉丝”,谢谢各位老师对沪剧,尤其对袁派艺术的关爱和努力!向您们学习!看过楼主写的剧夲,为何不用“袁滨忠”等老艺术家真名?实际上袁滨忠先生的传奇人生都是真实的故事,也许用真名更易让戏迷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sh328
2013-3-16 22:25:2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上官凡岑
2013-4-4 11:53: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blogfeiyunpu
好友
发布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