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老上海的沪剧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老上海的沪剧
[复制链接]
来源:
香山雅仕
2012-12-10 17:13:55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老上海的沪剧
朱争平
沪剧是唱出来的上海话,是代表上海城市独特形象的戏剧。在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研究沪剧的历史,推动沪剧新的发展,是上海文化建设应有的命题。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沪剧,渊源于浦江两岸的民歌俚曲,后受其他民间说唱及戏曲影响进入花鼓戏时期,清末形成上海滩簧。文明戏时代,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上海解放后,沪剧创作和演出进入新的繁荣期,剧目丰收、人才辈出,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1960年4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晋京展演,获文化部和中国剧协表彰并被授予坚持编演戏曲现代戏的“四面红旗”之一。“文革”中,沪剧遭受严重摧残,所有剧团编导演人员几乎全部遭到冲击和批判,剧团被迫停演或解散。改革开放后,沪剧逐步恢复生机,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欢迎的新剧目。进入新世纪后,受都市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沪剧面临新的困难。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沪剧走过了200多年艰辛发展的历程。
沪剧是从田头山歌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步形成了重视深入生活,抒发内心世界,形体塑造人物,表现时代气息的艺术特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花鼓戏和滩簧时期的《女看灯》、《卖红菱》、《拔兰花》等,申曲时期的《离婚怨》、《杨乃武与小白菜》、《阮玲玉之死》等,上世纪40年代的《魂断蓝桥》、《骆驼祥子》、《家》、《雷雨》等,全国解放后的《白毛女》、《罗汉钱》、《赵一曼》、《金黛莱》、《母亲》、《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等。改革开放后,《金绣娘》、《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东方女性》等一批新剧目在历届上海戏剧节和全国汇演中获奖,其中《清风歌》、《今日梦圆》分别获文化部新剧目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在沪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班社剧团,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演员。20世纪比较有影响的班社剧团有:成立于二三十年代的大阿宝班、少兰社、新兰社、福英社、紫云社、新雅社、婉社儿童申曲班、施家剧团、文滨剧团等,成立于40年代的上海沪剧社、中艺剧团以及上艺、勤艺、努力、艺华、爱华沪剧团等。上海解放后,除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长江沪剧团等外,宝山、徐汇、长宁等区都在一些老沪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区级沪剧团。施兰亭、邵文斌、丁邵兰、范志良、
筱文滨
、
施春轩
、杨月英、
丁是娥
、
顾月珍
、
解洪元
、
邵滨孙
、
石筱英
、
王盘声
、
杨飞飞
、
汪秀英
、
王雅琴
、
马莉莉
、
茅善玉
、
孙徐春
、
陈瑜
、
吕贤丽
、
钱思剑
等是沪剧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著名艺人,他们为沪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沪剧以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为基本音乐唱腔,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申曲是沪剧唱腔发展的重要阶段,改变了滩簧早期唱腔平铺直叙的缺陷。申曲改名沪剧后,随着剧目的发展,不同流派的沪剧唱腔开始形成。上海解放后,沪剧音乐在基本板腔系统的运用方面,在传统曲牌小调的继承发展方面,在吸收融化兄弟剧种的唱腔音乐方面等都有了改革与创新,出现了流派纷呈、盛况空前的局面。代表性的有:石筱英创造的以抒情委婉为特色的石派,丁是娥创造的以瑰丽多变为特色的丁派,杨飞飞创造的以凝重深沉为特色的杨派,汪秀英创造的以活泼流畅为特色的汪派,顾月珍创造的以哀怨刚稳为特色的顾派,邵滨孙创造的以激昂高亢为特色的邵派,解洪元创造的以浑厚苍劲为特色的解派,王盘声创造的以飘逸潇洒为特色的王派,
赵春芳
创造的以刚中有柔为特色的赵派,
袁滨忠
创造的以滋润甜糯为特色的袁派等。改革开放后,一批沪剧新秀对沪剧唱腔又有新的创造,呈现了新的特色。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影视网络等多重冲击,沪剧的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上海作为世界性文化都市,绝不可缺失传统的本土文化。沪剧自身需要改革创新,但为本土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极为重要。上海应该为用本地母语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沪剧提供更大的空间。
期望沪剧这朵奇葩在上海这座世界语言文化日趋多元多样的百花园中永远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1193
lee1126
2012-12-10 20:02:50
显示全部楼层
好沪剧你好吗黑人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51.gif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h/11.gif
你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fdsdwe
2012-12-10 20:05:27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爱沪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fdsdwe
2012-12-10 20:06: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仙人球
2012-12-10 20:30:53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12-10 22:52:35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建议在倒数第四段里至少添加华团陈团两位,当然还可以有更多。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滩簧西乡调
2012-12-11 08:07:46
显示全部楼层
“赵春芳创造的以刚中有柔为特色的赵派,”
还是称“春派”为好。此处用不着创新独具一格。朱先生近来在晚报屡屡刊发有关老上海风情文章,实属好事,但希望在报上刊出文章时需格外严谨。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龚山荣
2012-12-11 09:01:57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赞同!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月
2012-12-11 11:14: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滩簧西乡调
的帖子
春派是赞 但是没王 解 邵等热门 春派比较冷门 希望春派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骏良
2012-12-11 11:45:25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虽好,但有些地方还需校正,减少误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骏良
2012-12-11 11:48:36
显示全部楼层
粗看一下,错在文章的第四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骏良
2012-12-11 11:59:33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了一下,沪剧发展历史上还有大、小同场戏和申曲阶段呢。在丁、王与马一代中,漏掉了代表一代人的韩玉敏。以上说的对不对,供参考。恕我直言了。因前天《新民晚报》上也刊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ujunwen
2012-12-11 13:39: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芸倩
2012-12-11 16:36: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梦缘
2012-12-11 22:02:33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谈了这么多沪剧的古与今在拜读的同时也知道了解了不少,谢谢上传报道!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香山雅仕
好友
发布
50
粉丝数
15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