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领军人物 茅善玉 道出她内心的那根紧铉目前得到宽松

来源: 金色的沪剧 2012-11-16 12:06: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不久,上海沪剧院将70后、80后和90后的三代青年演员集结到一起,在天蟾逸夫舞台举办了两场名为“上海的声音”沪剧嘉年华。除了朱俭程臻这样成熟的70后演员和王丽君赵玥等也已小有名气的80后演员,观众们同样把热情的掌声给了洪豆豆、王祎雯、钱莹、王森、丁叶波、金世杰等一批初露锋芒的90后新苗。看着台上“小不点”们像模像样地唱沪剧,又看着台下观众席里成片的荧光棒,站在侧幕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手摸胸口,激动地对记者轻声说:“我心里那根弦绷了10年,现在好像可以松一松了。”
  10年前,茅善玉出任上海沪剧院院长,她说的那根弦,在走马上任第一天就绷上了:看到花名册上,包括马莉莉陈瑜和她自己在内,全院仅有25名演员,她头皮发麻:“这还是堂堂的上海沪剧院吗?我们老了、退了,以后谁来唱沪剧?”那会儿,上海沪剧院排演大戏,竟常常连龙套都凑不齐,更难找能给名角配戏的优秀小生。
  
在外地孩子里寻觅好苗子
  戏曲院团的演员,一般以10年一茬的节奏培养,沪剧也不例外。茅善玉1974年进沪剧学馆学戏;1987年,上海戏校招进了朱俭、程臻等70后;1997年,上海戏校沪剧班再度招生。然而,此时的戏曲正处在最低谷,上海人家谁肯送孩子进这个“看不见未来”的行业?那一年,报考沪剧班的寥寥无几,结果只招到13名学员;而毕业时,8名男生“全军覆没”,几乎都倒在了变声期(梨园行称“倒仓”),仅冒出王丽君、赵玥两名旦角新秀。演员断层,给沪剧拉响了警报。上海沪剧院兴盛时,一年演出300多场;可渐渐地随着演员流失,勉强演200场都撑不住,到了前两年,一年只能演170场。土生土长的沪剧,经常缺席上海中心城区的舞台。
  压力还来自于兄弟剧种的风生水起。2006年,“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在上海举办,200多名“越女”参与角逐。一时间,满城争说越女红。比赛期间,茅善玉、马莉莉等沪剧名家也被邀请做评委。点评着舞台上一个个青春靓丽的越剧新秀,马莉莉忍不住冒出一句:“真叫我们唱沪剧的羡慕啊!”有人问茅善玉:“接下来是不是搞个沪剧新秀大赛啊?”问得她心痛:整个上海滩,能上台唱一出的沪剧青年演员,满打满算不足20人,谈何比赛,如何“争锋”?
  就在那时,戏校更新了招生政策:学生可以免费入学,沪剧班可以向外省市招生。唱沪剧,自然是上海人学来最容易;但死守上海招生,眼看死路一条。于是,上海沪剧院去江苏、浙江、安徽甚至山东招生。“招山东小孩学沪剧?”一时间,这事成了梨园行一大笑谈。茅善玉哪里顾得上这些冷嘲热讽,抓紧从上海和周边省市招了26名90后学员,其中籍贯不是上海的占大多数。
  
讲好上海话是必须过的第一关
  “新上海人”学沪剧,首先必须过语言关。沪剧班的吴素秋陆敬业、凌月刚等老师,用了整整一年教孩子们说上海话、练沪剧念白。老师上课都用上海话,初来乍到的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所云,好在还有几个上海孩子可以“同声翻译”。十二三岁孩子学语言的能力惊人,几个月下来,竟都已能听懂。可开了口还是不行。有一回,学唱小生的王森去食堂打饭,对阿姨说:“要一个‘差’包。”见阿姨发愣,王森忙指指菜包,自个儿先红了脸。
  老师们给学生下死命令:“任何时候都必须说上海话!”可在上海戏校里,京剧班、昆剧班甚至木偶班的同学,全说普通话,沪剧班学员如何能“自说自话”?老师出狠招,让他们用沪语读报纸,而且选的都是拗口的文字——足球明星“厄齐尔”、“皮耶罗”,用上海话说!
  那阵子,老师们很怕放长假:学生本来已经说得蛮像样,可过完一个假期,把家乡口音带回来了。老师直跺脚:“这个赵海东,回了一趟山东,嘴里又全是山东口音,又得纠正好些天!”
  消除乡音,是一场持久战。去年,上海沪剧院排演新版沪剧《雷雨》,王森演周冲。排练场上,他念台词:“姆妈给你一百块。”话音刚落,满场大笑。看王森莫名其妙,扮演四凤的洪豆豆提醒他:“你的‘一百块’,口型太大,成苏北话了……”
  为了这批小苗的成长,沪剧院的前辈们花了许多心思。就说洪豆豆,在台上,她是花旦,在台下,却是个老嫌高跟鞋夹脚的女孩子。看不过洪豆豆“不修边幅”,一次上海沪剧院去南京演《雷雨》,茅善玉和陈瑜拣空逛街,看到一条漂亮裙子,两人赶紧掏钱买下。她们把裙子塞到洪豆豆手里时,不忘数落几句:“唱花旦的,哪能好不把自家打扮得漂漂亮亮呢!”

上海沪剧院专门为这批新苗单独成立了一个青年团,让他们排演了《胡锦初借妻》、《大雷雨》、《陆雅臣》、《庵堂相会》等4部大戏,并且在一年间连轴转地演出了上百场。在剧院上上下下悉心呵护下,这批新苗茁壮成长。“沪剧嘉年华”舞台上,洪豆豆和王森演《瑞珏·洞房》,观众们惊喜:“这不是小孙徐春、小茅善玉吗?小生唱得糯,花旦唱得甜。”这样的惊喜议论,接连不断:花旦钱莹的灵动、花旦王祎雯的清纯、小生丁叶波的英俊、小生金世杰的阳刚、老旦朱麟飞的老辣……都让观众津津乐道。沪剧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剧种,因为有这批90后“新上海人”接班,又将迎来一个春天。


本文来源:文汇报
参与人数 3 威望 +12 收起 理由
weiminshi + 2 真正实施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c105030 + 5 公正、客观、恰如其分!
上海小步 + 5 06届,有希望的一代沪剧人!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2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大神点评4

朱妙其 2012-11-16 13:25:13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海沪剧院,感谢茅善玉和老一辈演员培养了沪剧新一代!
小鹿 2012-11-16 19:40:18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您这篇中肯的文章!
又见蔷薇开 2012-11-17 18:55:53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班小囡真的非常不错,今天上午刚刚看了他们主演的大戏《陆雅臣》,的确很棒!加油吧孩子们,好好地努力吧!
花园深处暗香来 蔷薇悄悄独自开
浦东原住民 2012-11-17 23:26: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用心良苦,希望能出人再出戏,并能留住他们。
浦东原住民 2012-11-17 23:27:0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用心良苦,希望能出人再出戏,并能留住他们。
浦东原住民 2012-11-17 23:27: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用心良苦,希望能出人再出戏,并能留住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金色的沪剧

36
粉丝数
8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