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题材选得妙 催人泪直掉——沪剧《挑山女人》观后

来源: 滩簧西乡调 2012-11-2 08:32: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2-11-2 09:01 编辑

观众们对宝山团的新戏充满了期待

观众们对宝山团的新戏充满了期待

        一出催人数度泪下的煽情戏,一个令人由衷敬佩的“美丽女人”。宝山沪剧团又一次成功推出新戏,华雯再一次成功塑造舞台新形象。
     10月26日下午,有幸应邀专程赶往宝山党校,观赏了宝山沪剧团最新原创现代沪剧《挑山女人》。该剧女主人公王美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里女人,历经十七年,蹒跚独行着抚养大三个孩子。与华雯以往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相比,王美英或许更缺少“高大”,更为“草根”,而正因如此,她也就更接近我们,更让人感动、感激、敬仰乃至流泪……于是,幕启前就放在每位观众面前的那包面巾纸,恰到好处地派上了用场,此时人们才明白主办方早先的良苦用心;一些之前甚至嘲笑剧团“摆噱头”的观众,也才有了些许的自责。
    《挑山女人》的成功首先是在其选材上——一个家庭故事,一个女性主角,一段坎坷经历。
    家庭故事事实上是很多成功沪剧戏的法宝之一。滩簧时期的《卖红菱》、《陆雅臣》、《阿必大》也好,西装旗袍戏时期的《叛逆女性》、《大雷雨》、《碧落黄泉》也好,或者是解放后的《罗汉钱》、《红灯记》、《星星之火》、《姊妹俩》等也好,都无一不是把视角投入在家庭上,写家庭的悲欢离合,写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挑山女人》的视角定位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丈夫掉下深山离世,婆婆怨恨她克夫离家回山中老屋,留下的一个盲孩子和一双龙凤胎都才只有3、5岁,就靠王美红选择了连一般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活儿——挑山,来赚钱过日子。十七年的挑担,风雨无阻艰难行进二十多万公里陡峭山路,往返六千多个来回,磨破一百四十多双解放鞋,挑断七十多根扁担……挑山女人王美红,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重担,独自将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
    女性作为全剧的绝对主角也是好多沪剧戏的特色,因而也成就了众多的女沪剧名家。丁是娥杨飞飞凌爱珍汪秀英石筱英顾月珍、筱爱琴……沪剧前辈是如此,现状更是如此:不仅名家中有“五朵金花”,而且连市、区三大院团的一号领导茅善玉、华雯、陈甦萍都是巾帼,其他些民营剧团的当家人王勤、郭懋琴、王慧莉等也都是娘子军。几年来,华雯连续饰演了金兰云(《宝华春秋》)、王瑛(《红叶魂》)、江姐(《红梅颂》)等几个女干部、女英雄的角色,个个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她则尝试塑造一个全新的普通母亲形象,在这么艰难的生活环境里,不惜慢慢佝偻了自己的腰椎,硬是靠挑一次货几块钱几块钱地积累,让三个早早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一点一点地成长了起来……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历练,加上一贯对艺术几近苛刻的追求之习惯,使得华雯塑造的王美红,成了沪剧舞台上的又一个“美丽母亲”。从一开始婚礼大轿上的漂亮新娘,到稍后的素颜寡妇,再到后来的女挑山工,直到最后已显苍老的华发母亲,华雯不惜外在形象上的步步失美,却给人以艺术形象上的始终美丽,最终定格在“母爱大美”上。在目前讲求懂得感恩、道德回归,倡导大爱,面对困难敢于担当与坚守的时候,华雯的贡献无疑实在及时和值得。
   《挑山女人》的成功也在其戏剧结构上——一条悲剧主线上,恰如其分地排列着几个泪点。
    沪剧擅演悲剧,甚至到了有点过分的地步——以至于现在喜庆的场合想唱点适合气氛的沪剧段子都感觉颇难。但也正因为这点,才能被那么多沪剧迷所痴迷。   
   《挑山女人》开戏不久,就把人们带进了苦味汤中:新婚没几年的王美红生下了一个盲孩子,两年后又是一双龙凤胎降临到这个不太富裕的山里人家中;添了三张嘴巴,多需要多点钱进账时,大祸从天降,家中的顶梁柱丈夫坠山而亡……编剧的确很懂得观众的看戏路道及悲剧欣赏心理,波浪式地安排情节,设置泪点,让观众在刚擦拭掉眼泪不久,以为能舒口气时,又让你再一次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一个个哭红了眼圈,走出剧场边想不通“格个女人哪能介罪过啊”,边却感叹“今天真是看了一只好戏!”
    《挑山女人》的成功还在其全局处理上——舞美、音乐等或有突破或仍强调特色。
    宝山团的《红叶魂》、《红梅颂》在舞美、灯光处理上,就显示出与以往一些大戏有了很大的不同,给人以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而这次《挑山女人》的舞美设置,在那基础上更是有了一个跳跃,豪华逼真的场景,山是山来水是水,大雪纷飞烟雾缭;换景的电脑控制,转瞬间,屋内就变成了山间……与之前笔者看到的《茶花女》、《千手观音》等大制作有异曲同工。(当然担心的是,如此舞美下乡巡演怕是无法复原的,必定还得准备另外一套简约布景)
     此外,在《挑山女人》中,笔者再次感受到,区级沪剧团在新戏中保留、运用沪剧传统唱腔做得比较好。老观众能在新戏中也能听到他们熟悉、喜爱、痴迷的流派唱腔。比如,戏中弟郎在母亲面前埋怨奶奶不照顾他们的唱段,就是用了人们那熟悉的邵派唱腔,因而显得更为亲近。华雯最后那段赋子板也来得正是时候,真所谓“不吐不快”哦!
     当然,看完全剧,笔者也感到有几处值得讨论和细磨:一是对于奶奶的处理,似乎显得简单了点,戏也少了点,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能体现出时代的印记;二是几个小生,包括王文饰演的成子强、张爱华饰演的大郎,尤其是后者的演唱之长未能充分展示——当然他的盲人已演得蛮惟妙惟肖了。还有,那个幕间串场式的老挑夫,是否有必要设置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他的山歌沪剧味并不浓(皖味对于沪剧观众而言只会让他们游离出去。历史上,即使类似《小二黑结婚》、《罗汉钱》这样的脱胎于内地极具地方特色文学作品的,一旦改编为沪剧之后,也是尽量向沪剧味道上靠的),尽管几回串场形象上逐渐变老,但依靠这样来显示剧情年代的递进,个人认为似乎不是沪剧的长项。

     几年来连续看了宝山团三个新戏,逐渐感受到了宝山团浓烈的“现代戏情结”。众所周知,西装旗袍戏曾是沪剧一块响当当的硬牌子,一直在沪剧迷心目中占据着不凡的位置。但华雯及宝山团似乎更钟情于现代戏的创作与演出,且一个比一个抓得住观众,竖得起人物形象。华雯担纲女一号的创作上演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东方女性》,不仅在北京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她本人还因此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后,宝山沪剧团创作演出的一系列现实题材沪剧大戏《罪女泪》《缉毒女警官》《清水恋》《东方彩虹》《宝华春秋》等,形成了该团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由此可见,沪剧界在创作、演出上走“西装旗袍戏”和“现实题材戏”的两条腿并重之路,各有侧重,各显特色,是完全可以并应该的。除此之外,当然也该翻翻老箱底,整理、传承些传统老戏,别把那些有价值的好宝贝给弄丢了。说到底,新戏,不管是“西装旗袍”还是“现代题材”,都必须是像沪剧的沪剧,而不是其他。此为题外话了。(题图:观众们对宝山团的新戏充满了期待)

自己守寡二十年的婆婆,怕媳妇一走了之,自己离家回山中老屋,把三个孩子扔给了她。“哼,看哪个男人敢接手 ...

自己守寡二十年的婆婆,怕媳妇一走了之,自己离家回山中老屋,把三个孩子扔给了她。“哼,看哪个男人敢接手 ...

守寡二十年独自把儿子拉扯大的婆婆,怕媳妇一走了之,自己离家回山中老屋,把三个孩子扔给了她。“哼,看哪个男人敢接手?!”

她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她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王美红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她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她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为了能挣上那份“一顶仨”的工钱,王美红在除夕夜顶风冒雪,翻山越岭给人家挑去两个液化气罐。
参与人数 23 威望 +115 收起 理由
贝贝 + 5 沪剧网上,不多见的力作!!
赵乐羊 + 5 精品文章
香山雅仕 + 5 评价恰如其分
lujunwen + 5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天亮 + 5 写出如此带有激情的文章,是因为作者怀着一.
上海小步 + 5 沪剧网上,不多见的力作!!
仙人球 + 5 精辟的剧评
娄江沙子 + 5 沪剧推新戏,幸有宝山华雯!
zxhanmimi + 5 上乘报道!!
鸣鸣 + 5 华雯好样的!
我名阿蔡 + 5 顶了
璐璐 + 5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华雯好棒!.
老猴 + 5 客观!真诚!
大懒猫 + 5 好!
阿杜 + 5 评得好!宝山沪剧团好样的!
hjdxm + 5 认真拜读了!
叮铛铃 + 5 赞!
龚山荣 + 5 赞!
shym0318 + 5 值得一看的好戏!
chen9001 + 5 好文章!
blogfeiyunpu + 5 这是拼命三郎,名副其实!!!
浦东大哥 + 5 好剧评、好照片、好内容!
白水 + 5 好剧评 评好剧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15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大神点评32

shym0318 2012-11-2 10:24:58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催人泪下的好戏,一篇分析精辟的观后感,这不仅仅是楼主的感受,也是所有看过这部戏的观众的感受,难得有这样的看着一直让人流泪的一部好戏。题材好,故事情节感人、舞美、灯光、道具、背景都好看。
生活的艺术,在于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位。
龚山荣 2012-11-2 10:53:34 显示全部楼层
好剧评!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叮铛铃 2012-11-2 11:03:12 显示全部楼层
阿杜 2012-11-2 17:49:34 显示全部楼层
剧评就是要成为好戏连连出的推动力。不知道茅院长感想如何?沪剧院作为领军院团,不知道有些什么新戏可以像<挑山女人>一样打动观众?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老猴 2012-11-2 19:56:49 显示全部楼层
宝山沪剧团又出了一部好戏!华雯老师又塑造了一个好角色!滩簧先生又写了一篇好文章!可喜可贺!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滩簧西乡调 + 5 老猴老师真会鼓励人!感谢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璐璐 2012-11-2 20: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沪剧界能出更多新戏,向以华雯为团长的宝山沪剧团敬礼!!!
blogfeiyunpu 2012-11-2 20:13:58 显示全部楼层
几回串场形象上逐渐变老,依靠这样来显示剧情年代的递进_-----这是源自<曹操与杨修>中的招贤者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滩簧西乡调 + 5 北京人艺话剧《窝头会馆》中也有此技巧.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博客飞云浦
我名阿蔡 2012-11-2 20:42:45 显示全部楼层
乔良 2012-11-2 21:32:58 显示全部楼层
滩簧西乡调老师文采飞扬,图文俱佳。谢谢您对宝山团的厚爱!!
鸣鸣 2012-11-3 08:26:55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戏迷交流中我曾发帖【挑山女人】好样的!描述了新颖的舞台创意和华雯的精彩表演!确实是一部催人几经泪下的好戏!
zxhanmimi 2012-11-3 12:19:56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滩簧西乡调 2012-11-3 16:50:0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2-11-3 16:53 编辑

上传两段我帖中讲到的段子——华雯的赋子板


金洁的邵派唱段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lujunwen + 5 灵格!
璐璐 + 5 声音很清晰。真棒!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滩簧西乡调 2012-11-3 21:40:5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滩簧西乡调 的帖子

再挂一段张爱华的唱段
沪剧 挑山女人——叫一声好妈妈(张爱华演唱)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lujunwen + 5 谢谢!
璐璐 + 5 赞!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滩簧西乡调

24
粉丝数
204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