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青年版《陆雅臣》挺不错的
返回列表
青年版《陆雅臣》挺不错的
[复制链接]
来源:
叶子
2012-9-23 16:06:54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昨晚,观看了青年团《陆雅臣》,很不错,超出了我的预想,满台生气勃勃,虽然还不能说超越,但有新的创意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上几堵黛瓦粉墙,时而活动组合不断变幻场景,背景配以中国画,突出了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一折井坊轶事。
从情节上来看,整个故事脉络没有变,但对不少台词作了减法,在表演上作了加法。曾记得听过和看过多个前辈演出的版本,如
筱文滨
、孔嘉滨、
王盘声
及
丁是娥
、
杨飞飞
、
小筱月珍
、
马莉莉
等不同组合,这些作为观摩和资料保存是非常珍贵的,但在剧本、演员年龄上都有历史的局限性,有些对白动作不乏流于油滑、低俗,比如我印象深的刘正道在演时称妻子为“没啥啥额娘”-----为什么-----“因为别人叫阿毛娘阿狗娘,侬没有为我养过一男二女,一眼无啥啥,所以叫侬没啥啥额娘”,孔嘉滨在演时讲“偶里偶里常熟人,奈尼奈尼无锡人”等等,在这次演出中都给删了,我觉得很好,有点像“洁本”。
在演“叹五更”时,以前老前辈都是干巴巴的唱,现在加入了不少动作,更具有可看性,比如金世杰增加了挺着身子走碎步,这只有在京剧《活捉张三郎》鬼魂行走时才出现,很符合陆雅臣即将上吊走上黄泉路的气氛,我觉得很有创意。
再说说各位演员的表演。
昨晚整场演出一气呵成,没发生什么差错,也没有高音唱豁边的,个个都很认真,各个演员表演各有高低,其中不免有演的段落不同而影响了发挥的因素,
卖娘子一段,丁叶波重于做,与葛聪聪的对手戏配合得很好,很流畅,但我总觉得小叶有个问题,他的唱能胜任,比如大段的红灯记,而“做”,就远远不如王森,似乎只是在完成外在的事先设计规定好的动作,没让人体味到是自然而然从“这个”人物角色内在意识激发出来的,我与朋友交流过也有同感,小丁曾与洪豆豆演《瑞珏---诀别》时也是这样,缺乏感情投入,很机械。
金世杰在叹五更里,溶进了不少技巧动作,而且还有些难度,好几个形体身段具有美感,可以看出小金还是有几下子基本功的,金世杰个人的特点,唱功是长处,表演相对弱些,比如探监、樊家树、悲凉世界等,而“叹五更”一段是好听见功力的,本应充分发挥小金长处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在昨晚唱到陆雅臣叹五更这一重要唱段时,剧场里秩序并不好,嗡隆嗡隆声不断,观众纷纷上洗手间,似乎对叹五更不十分领情,不知何因?还有,一出完整的大戏,人物性格应有完整性,演员个人的风格应服从于角色,然而金世杰却与前后两个胡搅蛮缠的陆雅臣判若两人,以文弱书生的形象出现,是有点自我了,导演没发觉吗?
《求岳母》一段,我认为朱强强比之前出场的两位都要发挥得出色,唱做俱佳,唱非常入味,沪剧味特浓,他的音色很有
赵春芳
特点,有些小腔细腻舒畅,听了很过瘾。朱强强在表演上也很肯动脑子,设计了前辈们没有的动作,诙谐而不落俗套,与人物性格浑然一体,我和我的朋友们都非常的看好强强,努力,加油。
在旦角中,朱麟飞应该得满分,成熟度超过所有演员。演前岳母的吴嘉倩也非常的好,很有大人家丈母娘的气质,但相比朱麟飞还差一点点,差在哪里呢?在于“馄饨赋”,唱是唱得不错,吐字清晰,观众掌声也多,然而我觉得还可以再提高,虽然不要求一定要超越前人,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描红”,流于一般,会唱的人多的是,关键要有新意,前些时候听舒悦客串演唱,他惟妙惟肖的唱出了小筱月珍带有苏州口音的吃馄饨,让大家娱乐了一把,这就是特色 ,吴嘉倩是不是也能从中领悟到什么?
三位罗秀珍,按出场序,一个比一个好,洪豆豆发挥空间小,最后一位竟唱出了杨派味,模样也端庄,不可小看。
我为昨晚的演出打90 分,扣除的是:一是葛聪聪,很会表演,举手投足很活络,可是又闷又低的嗓子着实让人不舒服,二是“三好婆”,未出场在幕内一声“啥人啊”引起观众一阵好奇和躁动,一走出来却不是“三好婆”而是嫩气得像“三阿姨”,如果下次再公演时,导演能否作改进?
老戏新演,可贵的是要摈弃拷贝不走样,要赋予新意,要不断探索常演常新,才会吸引新老观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9
归晓华
2012-9-23 16:44:37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朱君尧扮演的陆雅臣是三个中最好的,唱、做都不错,唱得很有沪剧味道。整场演出还算成功的,就是觉得蔡伯伯和三好婆演得还不够老,希望下次能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剑鸣视点
2012-9-23 16:49:05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赏叶子的评论,确实,昨晚的演出“满台生气勃勃,虽然还不能说超越,但有新的创意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对每一位演员的评论也都恰如其分。
崇尚真善美、鄙视假恶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hen9001
2012-9-23 18:43:24
显示全部楼层
"叹五更",原本的定位是重于"唱工"的.
我60年代上叶在"红都"两次看"人沪"的小戏专场(前后相隔仅数天),节目一样演员也不变,但排列次序有变化:第一次,筱文滨的"叹五更"压台.老先生是"长腔长板"一路到底,且考虑到他年龄60开外,故让他出场唱没几句,从"隐隐天牌......"起全部坐在"骨牌凳"上,身段都省略了,只是有点"小手面"(类似于晚年袁一灵演<金铃塔>,"卖点"就是唱),因此剧场效果不大理想(有中途"抽签"者).
第二次,丁\石等四人(两大牌带两青年许\沈)的<阿必大>与<叹五更>来了个"位子对调",解洪元\万莉华(另一个好象是沈侠民)的<打花包>依然"开头档",整场演出就不再有"抽签"的现象发生.
<叹五更>增加身段与"武功",我所看到的是"奶油小生"徐俊(如果还有比他更早的,敬请告之).动作性的强化,加上唱腔曲调的重新布局,戏当然就更好看和耐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顾亚平
2012-9-23 19:29: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9-23 20:49:14
显示全部楼层
聪聪倒嗓未恢复,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况且白蚂蚁是丑行,在这里不需要卖弄嗓子。
可惜也没有机会能看到台下的楼主。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hangyg
2012-9-23 21:05:09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十几年前在中国剧场日场演该剧时,舒悦的叹五更唱得真好,他用了五种流派来演绎.相比之下.金的唱还差很多呀.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9-23 21: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9-23 21:12 编辑
除开聪聪,再和叶子讨论一下---
1,故事主角本身性格就是前后不一致的,好比再世做人绝然不同了。因此,这里不宜来套前后一致不一致的说法。何况文艺作品包括影视前后判若两人的多得是,否则何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呢。
2,叹五更的陆雅臣无法俏皮调皮,因为此时此地,再调皮再俏皮的人物也是一只脚踏进棺材里没法子也无可能显示之前的“雄心壮志”和之后的“再世做人”。一个著名的伟大人物最后留给世人的一句话绝非豪言壮语,而是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无奈。遑论区区一个赌徒浪荡子。
说到浪荡子,看看赵志刚的浪荡子,同样前后判若两人。环境大大不同了啊。
因此,金世杰表演是到位的。
所谓的“恰如其分”正表明看法的不够到位。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福星
2012-9-23 21:24: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星 于 2012-9-23 21:24 编辑
沪剧90后足够叫人赏心悦目~
幸运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朱妙其
2012-9-23 22:15:25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青年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本站精英
本站精英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叶子
好友
发布
24
粉丝数
7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