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停格,因为面拖小黄鱼端上来了,必须乘热吃,下线关机。
意犹未尽,继续发挥。
先就一个跟贴写了“教育张启”的解派票友精彩演绎,让我在民营剧团联合演出雷雨的基础上进一步觉得上海沪剧票友界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照样可以联合演出全部雷雨,不让松江一家沙龙专美于前。
关键点是运作,要团结不要分裂。好脚色自然会冒出来,会出彩,票友档次也会以大戏以全场而提升档次。
无疑,雷雨的本子是非常合适的,总共八个演员八个人物。如果敢于搞成非话剧布景式而是戏曲虚拟式的舞美风格,恐怕更适合民间演出。
别担心因为超越不了六大那样的经典品质,观众显然会理解你们不是丁老解老石老杨老他们她们再世。
带来的热情支持或许是你们所始料不及的呢。
但看王勤领衔的雷雨后就是明证,松江一家沙龙的成功演出全本雷雨就是范例。
洪团并没有也不会指出这个不行那个不像统统不够格来演绎经典,而是尽心尽力地支持来指导来尽可能完美地表达。
看到台下的著名沪剧演员,不算从前,文革后依次是王盘声(签名售书)孙徐春(签名售书)马莉莉(民盟开会)韩玉敏(沪剧茶会)汪婵娟(沪剧茶会)顾曼君(沪剧茶会)汪华忠(天蟾看戏)沈伟(天蟾后台)杨飞飞(南京路上),以及这次的王珊妹徐伯涛两位。
台下的演员才是他们她们最真实的一面,很幸运很高兴看到他们她们。
接下来说音响,乐队本身应该不错,但是乐队的音响效果太差。反倒是他们休息演员用盒带伴奏演唱的时候不干扰演唱效果。
当然,作为文化馆已经无需挑剔。
唱段的选择除开拿手经典之外,还有满怀新意的段子。比如徐蓉的琴台别,杨音的小镇之恋等等。
等到程文俊上台,我就想如果不唱叛逆唱印度不就更好吗。恐怕化妆费事没有考虑。
程文俊要多做几套西装了,那件上装看到多次了。
好在这类戏服平时照样穿。
观众面还是照旧的不理想。
一是年龄层次,举目看过去都是老头老太。不像青京赛现场,青春扑面。今年直播的做法更是吸引青年观众。
二是剧场里杂音此起彼落,即使不买票也不应该这样,必须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奉献。肯定有人不停地在说三道四,同时义无反顾地同步演唱。
据说这类情景在正规售票的剧场也是如此。相比之下,京剧越剧观众好得多(虽然越剧戏迷曾大打出手)。好长时间没看淮剧现场不知道那里的剧场纪律如何。
三是观众文化层次。目前是戏剧界以话剧观众文化层次最高,其次是昆曲,再次是京剧,不清楚沪剧是不是和滑稽一个档子。
虽然是文化馆演出演唱会形式,戏行天下这个主题非常之好,但是一样折射出沪剧存在的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