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在文革前人民沪剧团陈荣兰老团长领导下的剧团就有''艺委会''。集思广益,民主集中。一个的思路必竞有限。再说现在科枝发达,还有电脑中国沪剧网,可多多听取广大观众的呼声。专业人士有多少人上网?为何要丢掉好的优良传呢?可悲!文艺团体是文艺创作演出单位,沪剧院现在却成了机关。沪剧院有多少办公室?1,行政后勤办公室2,财务办公室3,工会办公室4,图书资料办公室5,创作艺术办公室6,舞美办公室7,电脑打印室8,演出经营办公室9,档案人事室10,总支办公室11,院长办公室12,副院长办公室。唯独没有演员办公室。演员排戏来,也不需每次来,有你戏来,等电话通知。院部开会来。市区演出晚上直接剧场报到。郊区演出准时上车地集中。白天休息。除前面所述的办公是坐班制,其他全是自由职业。院长也不天天来,具有各种原因。改革30年,承包制,股份制,差额拨款制,兜了一大圈,现在回到全额拨款制!沪剧院目前的体制比起文革前的人民沪剧团来还不如。原来人沪各办公室都是演员兼职的,尤如现在的区级剧团,还保留着优良传统。剧团的兴旺匹夫有责,如今的大环境演出场次少得可怜,出票又如此之难,票务就不能同院内全体在职职工的经济效益挂勾吗?老生常谈了,这样的体制是养懒汉的!国家院团的条件太优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