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宗师丁是娥和她的丁派艺术

来源: blogfeiyunpu 2012-7-31 00:26: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女扮男装”是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究其原因大概是是为了增加安全系数,因为女子力量较薄弱。女扮男装在古代得到频繁应用,因为男女地位较现代更不平等,女子更容易受欺负。“丁”泛指男人,“娥”泛指女人,谜底“丁是娥”作这个“丁”是个女人解。

    丁是娥(1923-1988),浙江湖州人,原名潘咏华,沪剧女演员。工花旦、正旦、老旦。唱腔婉转、绮丽、多彩,关于抒发人物内在感情,自成一家。擅演剧目有《罗汉钱》、《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雷雨》等。著有《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作为一代宗师,丁是娥直到去世,丁是娥成名在解放前,艺术升华却在解放后。《罗汉钱》的演出成为她整个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她在表演艺术上已趋向成熟,三十岁的丁是娥,演少女不讨巧,小飞娥虽是徐娘旦,却是主角。她俏丽、聪慧、泼辣,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留下的阴云,使剧中人物的性格显示出生活历练的丰富性,同时,这样丰满的戏剧角色也造就了丁是娥,使她能淋漓尽致地施展艺术才华,让她的艺术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赵树理观看此剧后高兴地说:“我写小飞娥,就是舞台上的这个人物,我就是这个想法!”她创造的沪剧丁派艺术也由此逐渐形成。沪剧丁派艺术既端庄大方、稳重质朴,又清新明快、委婉多姿。与沪剧的其他艺术流派相比,丁派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从何而来?著名前辈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和丁是娥都是戏曲剧种的代表人物。过去曾相当熟悉,有不少交往。在回忆丁是娥的时候多次说,她一个非常大气的人,丝毫没有门户之见。我看她的演出,觉得她有不少地方借鉴了越剧的表现手段,而且这种借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融汇贯通,化成自己的东西。袁雪芬的话一言中的,道出了沪剧丁派艺术的精髓。正是这种广采博取、多方借鉴,才使丁是娥的表演艺术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高度。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瑞雪 + 5 敬重丁是娥老师,欣赏丁派艺术。.
龚山荣 + 5 赞!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5

lizhenmin 2012-7-31 08:51:1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zhenmin 于 2012-7-31 16:53 编辑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丁是娥——沪剧的大家!
    解放后,丁是娥是从沪剧老艺人到人民文艺工作者转变的带头人,思想上彻底脱胎换骨,当得知丁是娥加入中国共产党,毛主席亲自向她祝贺,她深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责任重大、无比荣光,小飞娥、活繁漪是她艺术巅峰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她丰富了沪剧表演艺术,是文艺界一致公认。
    文革后,复出舞台,先在文化广场一曲“教育虎荣”响遍整个上海滩,74届学员知道了这才是沪剧。原创沪剧《谁是被唾弃的人?》丁老师饰演文革中受到冲击的林蕴华老师,大胆启用青年作曲奚根虎,如今“摇篮曲”、“风透门隙”、“看照片”、“大红花”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唱段。之后,她坚持让台把中年演员推到舞台第一线,马莉莉、诸惠琴、陆敬业、徐伯涛、陈瑜、张杏声、沈惠中等,大戏一台连一台,同时,提携74届小字辈,抓紧培育下一代沪剧接班人,包括区级剧团的青年演员茅善玉、徐俊、陈甦萍、华雯等都受到丁老师的关心,《野马》中饰演陈培新母亲甘当绿叶扶持青年演员,为徐俊、茅善玉配戏,身传言教。
    她是沪剧的一代宗师,她以敬业、包容、团结的姿态,成为大家公认和拥戴的沪剧领军人物,展示出她大师风范,她与别人不一样......
    我们十分怀念敬爱的丁是娥老师!
    如今,沪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是面临不少困难,我们真诚希望茅善玉院长能传承丁是娥老师而成为沪剧的领军人物,为沪剧的传承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blogfeiyunpu 2012-7-31 09:30:11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照片无法上传,只好放在日志里。
博客飞云浦
龚山荣 2012-7-31 09:31:59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丁老师!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zyh 2012-7-31 12:07:56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丁是娥,我们永远想念您!
花园深处暗香来 蔷薇悄悄独自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