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不能责怪他们不愿说上海话

来源: blogfeiyunpu 2012-7-12 21:30: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明,既然有关上海话的帖子不算和沪剧无关,那么这个帖子也不能不该以与沪剧无关的理由删除。

网载消息——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即使是在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学生,也只有六成左右能完全听懂且会说上海话。

请注意,在上海出生不等于他们家庭就是老上海人。

而且,调查范围是包含郊区在内的上海,不是指也不会是单单上海市区。

所谓会说,里面的质量也是有可以考量的地方。

因此,实际情况比这个百分之六十还要缩水。

套用一句院长名言,不是上海话不景气,而是大环境。

这里的大环境是非常正常同时也是值得老上海人忧虑的。

新上海人,则无所谓忧虑不忧虑了。把上海改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都市,才是大批新上海人的内心世界精神追求。

以前,上海人感到骄傲引以自豪的是上海的工业产品,那质量款式全国一流。

简单地说一个例子,就是平脚裤,一样的仿造在山西做出来穿着就不行,更别说衣料手表缝纫机等等。

曾几何时,上海人的某些小家子气被全国人民诟病,在外地如果有一个当地人称赞一个上海人——你不像是上海人(指为人做派不是指上海腔调的普通话),那就是对你天大的赞颂了。

于是,从最早的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里的王沪生到最近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里面的吴伯伯,上海人成为编导观众嘲弄的对象。

而上海人引为骄傲自豪的东西大批大批地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类泊来品,何况现在不再是上只角上海人消费得起高端商品了,山西煤老板才是属于真正的大款行列。

即使不讨论这些老上海人昔日的辉煌,设身处地替上海中小学生想想,一口纯正的上海话对他她的前途有多少帮助。

除开报考上海沪剧院团以及上海广电部门沪语节目之外,请教还有多大的用处多棒的出路。

反之,如果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现在这一点比之当年容易得多得多,也是大环境影响——出路,非常诱人的出路比比皆是。

还有生存环境的认同感。好比以前杨浦区纺织厂有的小徒工虽然家里讲苏北话,一进厂就是一口纯正的上海话。

再打个比方,假如在北美,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远比一口纯正的英语市场面现实和潜在的价值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之遥。

原谅这些孩子们吧,为了他们她们的前景。

从这一点来看,吴琼说的黄梅戏迟早要消亡的,比之黄梅戏更为消亡得快的应该是沪剧。

为此,更应该珍惜沪剧。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沪梦缘 + 5 言之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4

沪梦缘 2012-7-13 10:32:07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友言之有理,沪语的流失真像上海很多百年老店流失一样。上海人自己本身也没有很好的保护意识,因此讲有些事情是大势已去无可挽回的!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lujunwen 2012-7-13 10:47:47 显示全部楼层
朱妙其 2012-7-13 12:36:26 显示全部楼层
"才是.........追求".  --何止新上海人呢?

如此说来,我该自豪一一好多年前了,我去安徽,在火車上与老乡们抽烟谈天神聊,他们问我哪里人,我说上海,打死他们也不相信.回家说给家人和别人听,笑痛肚皮.
gonghs 2012-7-14 09:48: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沪梦缘 的帖子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国际交流语言有英语等。中国方言多,用普通话方便交流,但同乡之间仍喜用乡音。有了英语,不是不要其它国家语,有了普通话不是不要方言。乡恋是什么,是思念乡音、乡食。试看国际大都市香港,粤语是官方语言,,市民生活用语也是它。小孩出生到上学都学它,老外、内地人也学它。上海人比香港多,扣除外地人也超千万,凭什么要让如此有特色的上海话消亡?看来政府、社会和一些人并没有把语言当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于一切,文化意识淡薄。一个轻视文化的民族是难以振邦兴国发展壮大的。上海的文化部门,尤其要重视上海话和沪剧。        ghs   2012-7-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