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上海剧协召开本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原创新剧目点评·研讨 ...
返回列表
上海剧协召开本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原创新剧目点评·研讨会
[复制链接]
来源:
blogfeiyunpu
2012-5-21 00:15:3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转贴按语——有马和王两位曾经和当下的浦东团长。
主动服务民营剧团努力发挥助推作用
上海剧协召开本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原创新剧目点评·研讨会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组织召开民营剧团原创剧目展演研讨会
2012年“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活动”于4月17日落下了帷幕。在11天的展演活动中,10家上海民营院团在上海群艺馆星舞台上演了10台新创大戏,其中有7台是原创的新剧目,包括由肖雅文化艺术公司的越剧《何文秀传奇》、现代人剧社的话剧《国家安全》、徐汇燕萍京剧团的多媒体音乐京剧《涅槃之夜》、勤苑沪剧团的《雷雨后》、勤怡沪剧团的《家园的春天》、文慧沪剧团的《黎明前的歌声》、小韦伯儿童艺术剧团《爸爸的奇妙玩具兵》,充分展示了上海民营剧团在艺术创作、舞台演出和市场生存能力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显示了他们在自身发展、推动本市文艺繁荣和发展过程中的可贵探索精神和敢于实践的勇气。
与第一届单纯的展演不同,今年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动跨前一步,携手演出行业协会,邀请业界相关的专家对这次展演的原创作品进行了观摩,并于5月9日专门举行研讨会,为民营剧团和戏剧界专家搭建桥梁,帮助民营剧团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本届民营剧团展演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本次展演演出的样式涵盖了话剧、京剧、昆剧、越剧、沪剧、儿童剧等不同的艺术品类,一改过去门类不全、品种欠缺的状况。演出中作为领衔主演的张军、萧雅等都是在观众中具有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著名演员,标志着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民营剧团艺术队伍正在逐步形成。由此可见,上海民营剧团在艺术创作、舞台演出、市场影响和队伍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有了整体的提升。
第二,原创实力不断增强。一直以来,大多数的民营剧团往往满足于移植现成的剧目。然而,从本次展演的剧目来看可谓原创云集,反映国际关系领域惊心动魄的殊死斗争的话剧《国家安全》,取材于重庆解放前夕大屠杀事件的多媒体音乐京剧《涅槃之夜》,反映低年级小学生在校园内外学习生活情况的儿童剧《爸爸的奇妙玩具兵》等作品的呈现,表明本市民营院团在原创剧目选材取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和能力的提高。《雷雨后》、《家园的春天》、《黎明前的歌声》这三台原创沪剧更是充分发挥了沪剧擅长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生活的优势,为本次展演吹来了一股源自现实生活、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亲切清新之风。
第三,品牌意识逐步树立。这次展演剧目的观众上座率平均达到80%以上,之所以能够涌现出一批广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与民营剧团树立品牌、注重艺术质量的意识分不开。例如话剧《国家安全》在创作阶段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多媒体音乐京剧《涅槃之夜》3月份刚开始试演,剧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舞台调度、服装等进行新的处理;三台沪剧在参加展演前,也多次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下社区演出听取普通百姓反映,不厌其烦进行修改、提高,使演出的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在本次展演活动中,国有艺术院团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著名演员、专家跨越体制的界线,对民营剧团的创作演出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例如多媒体音乐京剧《涅槃之夜》在创作和排练过程中都得到了上海京剧院团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院的鼎力相助,创新的合作模式保证了新剧目的成功演出。实践证明,民营剧团和国有剧团专业上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双赢两利,为民营剧团今后的创作开启了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与会专家也一致指出,与广大观众对舞台艺术作品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比较,用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来衡量,上海民营剧团在创作演出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改进。
一是缺少优品、精品。虽然民营剧团以它的机制灵活、队伍精干、创作自主、适应市场等特点,近几年在上海的各大舞台上成绩初显,但是民营剧团缺少优品、精品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表现时代精神,反映当前生活的主旋律佳作则更加欠缺。
二是缺少稳定的创作班底。规模小、底子薄、优秀人才紧缺及创作班底不稳定等问题是上海民营剧团普遍存在的现状,直接导致民营剧团难以创作出具有独创审美特点的剧目。多媒体京剧音乐剧《涅槃之夜》的主要创作班底是临时组合的,造成多媒体的运用与作品的演绎没能实现自然契合,影响了演出效果。而三台沪剧在创作演出班底上选用了各大沪剧院团的退休人员,虽说暂时缓解了人才需求之渴,却为剧团长远的发展埋下了人才断层的隐患。
新创剧、原创剧是任何一个剧团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想要搞原创剧目就意味着精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因此专家们提出,各民营剧团在剧目演出安排上,既要应量力而行,凸显自身个性,又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传统戏,确保剧团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则要抓原创戏,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剧团的发展前景。至于资金和人才短缺的问题,民营剧团与国家院团,民营剧团与民营剧团联手合作是个办法,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运作经验。
研讨会上,民营院团的代表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研讨对民营院团进一步找准定位,形成并巩固办团的风格与个性,争取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将从今年开始,加大对本市民营院团的关注度,并将关乎民营院团生存发展的剧目生产专题研讨会作为日常和每年民营院团展演活动的“常规动作”,以此推动本市民营剧团的艺术生产,彰显民营院团在上海国际化文化大都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附相关媒体报道】
专家为民营剧团把脉 500万为好团好剧添把火
2012年5月10日 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潘妤
请来上海的各领域戏剧专家,为民营剧团的新创剧目“把脉”——昨天,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演出行业协会首次“破例”,为民营剧团的原创新剧目举行了研讨会,为刚刚结束的“2012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的剧目进行逐一点评。在研讨会间隙,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蔡正鹤告诉早报记者,上海市去年为民营院团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今后的展演和研讨活动都将成为每年的“常规”动作。
500万元补贴多用于优秀民营剧团
据悉,目前上海注册的民营剧团已达122家,2011年上海民营院团的演出总场次超过1万场,占上海所有文艺院团演出场次的“半壁江山”,但演出水平和生存状况参差不齐,其中三分之一状况比较好,三分之一勉强维持生存,另有三分之一则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而对于500万元专项资金,蔡正鹤表示更多用于运转良好的民营剧团:“我们的资金不是用来救穷,还是要鼓励剧团搞好演出和创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专项资金基本有几项用途:一是每年有200场的场租补贴;二是对于优秀级别的民营剧团给予演出奖励;三是请来上海的戏剧专家为民营剧团的创作进行分析座谈。而每年的展演活动,更是为选拔出的民营院团提供场地、器材等各方面的扶持,演出票款也都归剧团所有。
民营剧团创作力受肯定
在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11天的展演活动中,10个民营剧团有7台是原创的新剧目。在研讨会上,专家们都对民营剧团的创作力表示了肯定。编剧黎中城表示,现在国家剧团搞个戏都很艰难,但民营剧团利用自己机制灵活的特点,创作了这些新剧。沪剧名家
马莉莉
(微博)也提到,如今国家院团也面临缺剧本、缺主创、没有一线创作人员的窘境,但民营剧团却能保持每年出新作,形势十分不错。
蔡正鹤看完了全部展演后认为,从创作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而言,民营剧团和国有院团相比还是要差很多,但是和之前相比,进步很大。在蔡正鹤看来,最大进步是剧团观念的变化:“现在生存力比较强大的院团,都愿意花钱搞创作,树立自己的剧目品牌,他们开始明白不能老啃别人的馒头。比如勤苑沪剧团的《雷雨后》、徐汇燕萍京剧团的《涅磐之夜》,投资都不菲。”此外,民营剧团在创作上也意识到主创的重要性,不仅会请一些知名编剧、导演、作曲和舞美参与创作,在演员阵容上也不再是“凑合”,而是会请一些国有院团的名角参与,与剧团自己的“红花”同台,“绿叶”相比以前配得更好了。
记者同时还获悉,从今年开始,有关部门将出台一些规范化的操作政策,让更多民营剧团有机会申请专项资金,参与到展演和研讨项目中。
上海民营剧团原创新剧目水平大幅提高
2012年5月10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峥
近两年来,上海民营剧团的新剧创排能力大幅提高。刚落下帷幕不久的民营院团展演剧目中,有7台是原创新剧目,引起了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的重视。昨日,协会邀请沪上知名戏剧人举行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原创新剧目演出点评会”。演出行业协会会长蔡正鹤在会上表示:“今年几个新戏,院团负责人都不愿再凑合班底,不仅向国有院团借配角、龙套,导演、编剧、作曲和舞美等也请来了行业‘老法师’担任。这让民营剧团的原创剧目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编剧黎中城感叹,民营院团排演每一个新戏,都要面临很多困难,但取得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这次的京剧《涅槃之夜》、沪剧《黎明前的歌声》《雷雨后》三部戏曲原创作品,均脱胎于经典作品,但不是简单的照抄或移植。现在看来,京剧《涅槃之夜》的首演是受观众欢迎的,但距离原先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如果要达到与京剧互补加分的程度,还要再努力。”编剧余雍和则表示:“这些剧目在真实性上还可以加强,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如果写得真实,就会更加感人。”据悉,戏剧家协会计划将此类研讨会作为每年民营院团展演活动中的常规动作。
民营剧团频推新作 戏剧专家把关点评
2012年5月11日 来源:天天新报 记者:朱渊
随着民营院团展演落幕,期间涌现的7台风格各异的新创剧目,吸引了业内广泛关注。近日,上海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演出行业协会首开先例,邀得各领域戏剧专家,为民营剧目新创剧目“把脉”,为在“2012上海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上崭露头角的剧目做点评。和以往民营剧团为求生存紧拽老戏不放,凑合班底难脱“草台班”帽子不同的是,如今不少民营剧团利用机制灵活的特点,把握市场动向频推新作,并大手笔邀名角加盟请“老法师”坐镇,演出行业协会会长蔡正鹤直言:“这种种努力的确让民营剧团的原创剧目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找准定位 凸显个性
2012年5月13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光
[提要] 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团队个性有待凸现―――在日前举行的2012上海民营剧团展演活动研讨会上,来自剧协、文广局、演出行业协会的专家及编剧、剧评人等为上海百余家民营院团的生存和发展出谋划策。
专家为民营剧团生存发展出谋划策
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团队个性有待凸现―――在日前举行的2012上海民营剧团展演活动研讨会上,来自剧协、文广局、演出行业协会的专家及编剧、剧评人等为上海百余家民营院团的生存和发展出谋划策。大家一致认为,民营剧团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时期,谋求创新正当时。
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蔡正鹤认为,2012年上海民营剧团展演活动,体现了上海民营剧团综合实力的总体提升。在11天的展演活动里,多家民营剧团上演了10台剧目,出票率和上座率达到了8成。
市文广局艺术处方家骏则为民营剧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注重原创剧目的同时,更要找准各自定位,凸显民营剧团的个性。上海民营剧团相当“海派”,涉及艺术品类众多,既有沪剧、京剧、越剧和魔术杂技等传统戏曲曲艺,也有话剧、儿童剧甚至爵士乐团等现代时尚艺术门类。“每个民营剧团都要看准自己的目标、方向、受众群。个性偏了,路就会走得吃力。”
据透露,在政府扶持下,上海民营院团总数从统计之初的79家增加到去年年底的122家。2011年民营院团的演出总场次达10300场,占总数的一半。为此,市文广局去年起设立了总额为500万元的资助金额,根据绩效奖励民营剧团,并将每年举办一次评奖展演。
来源上海剧协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frankwyj
+ 5
顶“民营”剧团。
查看全部评分
总评分 : 
威望
+5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9
blogfeiyunpu
2012-5-21 00:16:11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台沪剧在创作演出班底上选用了各大沪剧院团的退休人员,虽说暂时缓解了人才需求之渴,却为剧团长远的发展埋下了人才断层的隐患。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5-21 00:17:12
显示全部楼层
市文广局去年起设立了总额为500万元的资助金额,根据绩效奖励民营剧团,并将每年举办一次评奖展演。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雀鸣轩
2012-5-21 10:06:33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是坚难的,但是必走的,希望畄给强者,戏曲的回归在于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BCDFG
2012-5-21 11:02:58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色的沪剧
2012-5-21 11:51:44
显示全部楼层
500 万不是来就穷,说得多好。如有给30-40 个经营较好的剧团来分的话,对《雷雨后》100 万的投资来讲,只解决了百分子十五的资金。
专业团还是提高自养能力,过去沪剧院领导喜欢和某某市领导,国家领导拍照片搞这一套现实没有用了。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色的沪剧
2012-5-21 12:28:11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两条腿走路,沪剧院过去也提到,但是区别过去的的提法是要保持资金流量健康必须利用传统戏来·养新戏和创作。
沪剧院是否忽略了传统戏的板块?,特别茅院长打青春牌和围攻市区的策略最后输给了民营剧团。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色的沪剧
2012-5-21 12:39:36
显示全部楼层
对马莉莉在微博上体到沪剧院缺剧本和一线编剧人的认识在停留在过去国家分配的时代。如有风险资本的存在,还会缺以上提到的东西吗?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rankwyj
2012-5-21 19:24:36
显示全部楼层
赞民营剧团。
今天无意中翻到了剑鸣老师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报道“祝贺艺华沪剧团成立”的新闻。现在十个年头过去了,果然如当时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资金支持,剧团难以生之存。如今广大沪剧爱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bl625
2012-5-22 08:57:10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剧团干得好,大有前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blogfeiyunpu
好友
发布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