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何必小题大做

来源: susanna 2012-1-19 21:33: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说实话,现在网上倒茅之风成为一种时髦,《上海的声音》中茅茅的表现非常出色,入戏很深,我为她高兴,开场戏可能是有原因的,她完成得也很好,马莉莉老师不出现,那要去问马老师啊,这也要怪她,我实在不能理解!现在沪剧这么艰难,她也做得辛苦,何必苦苦相逼!
说人才的培养,我也没见其他团有什么出彩的新人啊,他们沪剧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环境不一样了,只能说生不逢时了,如果一直是这样,那就太没意思了!
茅茅,坚持住,如果实在太难,不做也罢!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羊羊灵 + 5 支持
yansu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大神点评14

金色的沪剧 2012-1-20 00:04:31 显示全部楼层
susanna 发表于 2012-1-19 07:33
说实话,现在网上倒茅之风成为一种时髦,《上海的声音》中茅茅的表现非常出色,入戏很深,我为她高兴,开场 ...

苏姍女士,大环境变了,讲的是整个政治气候,经济条件,沪剧院要生存,沪剧要有后续有人的沪剧观众掏钱来支持沪剧- 演员的 生存,这个 和老艺人49 年以前依赖市场来养活他们是一样的,这样的经历,茅茅还没有碰到过, 61 年出生的她,环境把她搞了晕头转向,她似乎在苦苦挣扎用她学过的老一套来改变现实,然而现实却不饶过她。对茅茅的要求,我们不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用个人思想对她做难(至少我个人来讲,我还是爱茅茅的,其他人我就不懂了), 而是看到现实的社会对她的要求。 比如讲 茅茅,如果我们现在生活在打鱼的时代,她打了一天很幸苦,但还是没收获,如何让她的家人开伙食呢?你会同情她的幸苦让她继续坐了首席的位置吗? 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现实性就在这里。市场要看到的是业绩,她出的戏赚了多少回来,带来了多少新的观众,让多少想看沪剧的而因为票价问题没有把他们难到,有每月多少的新戏出来,有多少部新戏获得奥斯卡奖杯,有多少个年轻演员在25 岁以前有自己的粉丝,每年茅茅有多少次出来,和多少万个观众交流,茅茅是否不再提金丝鸟的事了,倒是有新的唱段并又有多少个在学唱,等等。。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双王今易木 + 5 实事求是!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spring 2012-1-20 00:07:28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要倒她,我还是很喜欢她的演唱,只是她频频出错,也要允许我发点牢骚。“上海的声音”中,她的“看照片”,我也觉得唱得很棒。谈谈看法,不能说赶时髦。
spring 2012-1-20 00:11: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支持您的看法,在其位就要谋其政。除非她只唱戏,不当官。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滩簧西乡调 + 5 是的。只演戏我们就只用演员的标准要求她。.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滩簧西乡调 2012-1-20 08:42: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usanna 的帖子

批评她更是爱护她、看重她!要求她正是因为她还有被要求的价值,就怕人根本想不到她、再不提起她。
参与人数 3 威望 +15 收起 理由
cbl625 + 5 有道理!
双王今易木 + 5 中肯!
老番三 + 5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5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ABCDFG 2012-1-20 09:14:40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文化站 2012-1-20 10:15:45 显示全部楼层
忠言逆耳利于行。
过炎洲 2012-1-20 14:03:29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此文谈一下我的看法:1,我们是热爱沪剧的票友,应更加爱护大家的偶像,不要评头轮足。2,不要一有差错就全盘否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知何难。3,艺术家总有高峰低潮,这是规律。但不是不可以做领导。因此看问题要全面去看。我们心中的偶像永远是我们的偶像!
567890 2012-1-20 18:22:59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州 2012-1-20 19: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的不景气不能怪罪于某一个人。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更无法抵御大环境地冲击。什么是大环境?以前要听要看沪剧基本上只能买票到场子里去,现在想听想看、甚至想学沪剧,用得着非得花钱去剧场吗?我们这一辈人年轻时受上一辈影响爱上了沪剧,而我们又给我们的下一辈留下多少沪剧的影响呢?在”那个“年代,我们自己都不敢唱沪剧,还谈得上影响下一辈?要说影响他们的东西倒是不少,如:推广普通话,以至只准讲普通话;文化、娱乐的多样性,等等。这就是大环境,无法抗拒的大环境。真是不在其位不知其难啊!
沪剧白痴 2012-1-20 19:59:43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是白痴,说几句痴人话,现在的沪剧事业有点业余推动专业走,业余沪剧红红火火,沙龙犹如雨后春笋,但是从各个沪剧沙龙和沪剧学习班还有沙龙的戏迷来看,年龄都有一点了,偶尔看到几个年轻一点的,这就是大气候大背景,矛矛做这个领军人物不容易啊。
杨先生 2012-1-25 15:46:23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沪剧的内耗太多了,不积极挖掘老一辈艺人的精华,在流派上压制和排折异见者,上海这么多的老演员这么多的不同唱腔,领军人物有否积极的来整理和推扬过,我倒建议大家看看七彩戏剧的京剧三大家系列,越剧的三花一姚等,在这个节目中可以知道什么是正真的宗师,如何来定位宗师,上海的午台沪剧也快有八十来年的发展了吧,我就不相信只有二种流派二位宗师吧,老的沈侠民就有九十多岁了,他就唱得不错,做功也不错,中的沈仁伟做唱要比同期的其他几位可以讲也高出一筹,但这些先生为什么就不见一点介绍了呢,不管也们是如何消散的,但作为一个所谓的领军人物,是不是应当要把现在还存的老一辈艺人的精华,整理发场和延承下去呀。沪剧太需要挖掘了,总不能一直在这么几折戏中生存吧,。
blogfeiyunpu 2012-1-26 23:28:16 显示全部楼层
说倒某,实在太过严重。

有点文革味道了。

其实,历史上任何人包括任何领域不限于戏曲界,说到底都是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归根结底就是如此。

戏曲界仅次于影视界和体育界,同样是立见真章——成绩单放在那里再明白不过。

为啥朱建华——上海人有点岁数的都应该记得他——就成为昙花了呢;还有台球神童很快就会退色。大家都知道小鬼当家的男主角吧,很快就消声匿迹——因为他自己不争气;还有冰上花滑的佼佼者关姑娘,多少荣誉,现在也几乎沉没了。

事实是最无情的,因为它就是事实——昨天一旦发生过就成为历史,记载下来。

统计数字也是难以虚假的——因为演出场次摆在那里,还有每部新戏的后续性存活量也摆在那里——再明白无虞。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1-26 23:38:36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一点——楼主的标题也不恰当。

什么叫小题大做?

这题目还小吗。

某剧种的领军人物,市级别剧院一把手,总是压台出场的梅花级别演员,任何时刻都要把观众放在心中。

这也是戏比天大的本来含义。

何况是还被一些媒体包括自身官方网站称为新流派创始人——附带说一下,这个“新”流派既没流也无派——和沪剧皇后。

因此,是否作到把观众放在第一位,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疏漏。
博客飞云浦
邵国鑫 2013-1-3 10:58:01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戏迷应该关心和爱护演员,赞扬和批评多是难免的。维护自己喜欢的演员,同对某一演员提醒某些不足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实是求是确如其份。借用一句该页面的题目〈何必小题做〉同时加一句〈无须大惊小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susanna

34
粉丝数
1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