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请你猜一猜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答案公布 ...
返回列表
请你猜一猜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答案公布
[复制链接]
来源:
骏良
2012-1-5 13:07:29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爱华沪剧团演出过的部分剧目
——您知道吗?》的答案
原爱华沪剧团成立于1951年,在1973年根据市里指示,与原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合并,新组建为上海沪剧团(后转为上海沪剧院)。剧团在二十二年的舞台实践中共演出了91个剧目(其中大戏是69个,小戏使22个)。尤其是在文革前十五年的演出中,可谓剧目题材多样,汇集古今中外;内容丰富,涉及各个方方面面;形式多变,滩簧戏、西装旗袍戏、现代戏(为主)等俱上场。真正体现了适应性强,与时俱进,而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击节赞赏。剧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
凌爱珍
、
袁滨忠
、
韩玉敏
、
马莉莉
、
王珊妹
等更是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针对该团演出的部分剧目,我出了些题目,网友们答题踊跃,现公布答案如下:
1、剧团成立后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钗头凤(凌爱珍、吴乐声)
2、剧团在文革前演出的最后一个大戏是:织心记(韩玉敏),最后一个小戏是:上一课(袁滨忠、韩玉敏)
3、剧团在文革中演过的大戏是:金训华之歌(李灵珠、韩玉敏、马莉莉等)、红灯记(多个组合,不一一列入。近期我写的有关《红灯记》轶事的文章即将上网,文中会详细介绍)
4、剧团演过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戏是:我们播种爱情、苗家儿女、恩仇箭(均为袁滨忠、韩玉敏等)
5、剧团演过以学生运动为题材的戏是:青春之歌(凌燕蓉、凌爱珍、袁滨忠)、桃李颂(袁滨忠、韩玉敏、凌爱珍、凌亦平)
6、剧团根据小说《龙角山》改编的反特题材戏是:奇怪的信号弹(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凌大可、凌燕蓉)
7、剧团演过以军人为主角的戏是:红色娘子军(韩玉敏或凌燕蓉、袁滨忠)、雷锋(袁滨忠等)
8、六十年代剧团演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戏是:年青的一代(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筱爱珍、凌秋平、侯佩文等),南海长城(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凌大可、筱爱珍),千万不要忘记(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或凌燕蓉、吴乐声、凌大可、筱爱珍)
9、六三年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改编的戏是:红灯记(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凌大可),这个戏演出后,在全国文艺舞台引起了轰动效应。
10、全国解放后,剧团第一个在戏剧舞台上演出了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一出四幕剧。这个剧目后来成为沪剧舞台上流派纷呈、最经典的剧目,至今还盛演不衰。它是:雷雨(初演时:凌爱珍——繁漪,杜智华——周萍,吴乐声——周朴园,袁滨忠——周冲,沈天洪——鲁贵,
杨美梅
——鲁妈,杨月霞——四凤,凌大可——鲁大海;
复演时换了几个角色:袁滨忠——周萍,韩玉敏——四凤,筱爱珍——鲁妈,夏剑青或王光祖——周冲)。
11、为弥补沪剧演员的某些功底不足,剧团开创沪剧界的先河,请来其他剧种著名老艺人为学馆学员授课、示范武打、身段、水袖等基本功。演出了古装开打的折子戏。其中的女主角(后来成为著名演员)能从三张高的桌子上翻下来。这出戏是:盗仙草(白蛇传中的一折)(马莉莉)
12、沪剧表演艺术家、团长凌爱珍演过一出沪剧界著名的大戏,戏的主人公是日本女子。这出戏是蝴蝶夫人(凌爱珍、吴乐声)
13、凌爱珍为培养新人,主动让台,经常为青年演员作铺垫,演配角。请您回答她演的配角戏(至少三个):青春之歌、桃李颂、父子恨(苗家儿女、千万不要忘记、碧落黄泉等多个)
14、剧团成立后,袁滨忠演过唯一的一出古装戏是:父子恨
15、韩玉敏演的主角是渔家姑娘,为争取解放岛屿的戏是:红珊瑚
16、剧团成立的早期,曾演过根据“激流三部曲”改编的戏是:秋(吴乐声、凌爱珍等多人)
17、在1959年剧团演出过一部反映工业题材的戏是:朝霞红似火(袁滨忠、韩玉敏等)
18、剧团根据老艺人提供的素材,演过的清装滩簧戏(至少两个)是:双落发(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等)、拔兰花(袁滨忠、韩玉敏、吴乐声等)
19、袁滨忠和韩玉敏演唱过一个小戏,讲的是青年男工人为一位女练习生带路的故事。此戏是:问路
20、凌爱珍、袁滨忠和韩玉敏三足鼎立演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戏。其中:
(1)一出两个女人李代桃僵的悲情戏是:石榴裙下
(2)宣扬金钱之上,蒙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致使亲人“只能相见,不能想认”的戏是:少奶奶的扇子
(3)根据墨西哥电影改编的、反映家庭题材、歌颂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戏是:谁是母亲
沪剧爱好者:骏 良 提供
2012年1月5日
评分
参与人数
8
威望
+40
收起
理由
包老戏迷
+ 5
老法师不简单!沪剧界少有的活字典!.
lujunwen
+ 5
谢谢!
chqyhsl
+ 5
专业演员也应具备俊良老师的精神!.
滩簧西乡调
+ 5
学习了。老法师厉害!
爱卿
+ 5
骏良老师辛苦了!
hjdxm
+ 5
沪剧史记一页!
lizhenmin
+ 5
谢谢!
frankwyj
+ 5
赞!
查看全部评分
总评分 : 
威望
+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12
龚山荣
2012-1-5 13:57:02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剧新迷
2012-1-5 15:01:44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在六十年代初演过团圆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rankwyj
2012-1-5 15:27:34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无意中翻到了剑鸣老师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报道“祝贺艺华沪剧团成立”的新闻。现在十个年头过去了,果然如当时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资金支持,剧团难以生之存。如今广大沪剧爱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陆敬文
2012-1-5 21:52:17
显示全部楼层
骏良先生真不容易,真是个有心人,他对爱华沪剧团剧目、演員竟如此熟悉,他非但熟悉沪剧还对越剧、京剧、评弹等剧种也非常热爱,真是一位知深老票友,真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BCDFG
2012-1-6 08:24:55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bl625
2012-1-6 09:27:31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详尽,不容易,是沪剧历史的一部分,值得怀念,令人留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ujunwen
2012-1-6 10:40:55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留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骏良
2012-1-8 11:40:21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有网友提出爱华沪剧团在六十年代演出过“团圆之后”。没错,只不过爱华的剧名为“父子恨”,它是根据福建的莆仙戏“团圆之后”改编演出的。特作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henqin
2012-8-22 10:28:48
显示全部楼层
祝网上的兄弟姐妹圣诞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8-22 19:54:06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韩玉敏“心贴布布贴心织布就是为革命”电台教唱的那部大戏看来就是织心记,是吗,求证。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骏良
2012-8-27 14:11: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明伦堂"先生,你说得对。爱华沪剧团文革前演的最后一部大戏是根据先进工作者、纺织女工杨富珍同志事迹创作的大戏《织心记》。其中“心贴布,布贴心”(杨富珍名言)一段,由韩玉敏老师在电台教唱过。喜欢沪剧且经常收听电台沪剧广播的老同志应该记得。该戏1965年演于静安寺的原“红都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静悄悄
2017-12-30 07:37:0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还有一些帖子被系统自动隐藏,点此展开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骏良
好友
发布
45
粉丝数
40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