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树伟 于 2012-2-16 22:27 编辑
[家; 梅林重逢] 写得好唱得好! 这段唱腔融入了沪剧各种流派的原素. 充分抒发了人物的感情.
第一句"这次与你重相聚"纯属王派,第二句用春派的原素, "我心里始终不平靜"第三句"话有满腹未启口"又属王派,第四句用的春派甩腔, "你却匆匆要登路程"下接女口"+几天来….. "杨派. 下面一句,"表妹此去欲何往?"是借用了錫剧的原素, 运用得很服贴很美!下面基本上是春派与王派的结合. "梅表妺啊"纯春派, "你诉说一番伤心话….. 遭不幸"其中是王,春二派唱腔的交替融合. 下面又根据情绪的需要出现了邵派解派的旋律, "只怪我太无能…. 我好恨!" 接, "有惰人被逼两离分"这一句是解派甩腔王派收尾音. 整段唱腔以王派为主. 春派为副. 根据人物情绪需要, 其中融合了邵解二派的个别旋律. 唱腔首先为人物服务, 同时又传承流派, 我比较欣赏这样的作曲, 旣重视沪剧流派原素的继承又有创新的作曲,. 戏曲区别于歌曲就在"味"字上.你的唱腔久而久之得到广大观众认可,便成了新的流派, 整个"家"的唱腔设计是成功的, 唱得也好.
孙徐春的唱腔是否已独具-格?社会上到处都在学唱他的唱腔, 算不算称得上一种派别在流传呢?我有一位朋友看了沪剧"家"后, 对孙徐春有一段评论; "他的演唱现在真的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唱得声情并茂, 不但声音控制得好, 高底音游刃有佘. 尤其要充满激情的地方,他唱出人物当时应有的情感!听这样的唱腔才真正动人. 而不只是炫耀自已的嗓音, 却似一盏好菜, 越品越有味道. "本人非常赞同朋友对孙徐春唱腔的高度评价. 对汝金山的作曲也报以极高的敬意!今后我们的作曲一定重视戏曲的特性"重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