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面提到我学唱戏曲是先京剧、后锡剧、再沪剧。文革时期,唱样板戏是大势所趋,人人参与。我中学同学胡南平一家都是嘉兴京剧团的演员,她母亲出于对我们的爱护,防止在社会上学坏,便把我们拢在一起,教唱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选段。这一短暂的经历,对我日后学唱戏曲打下了一点基础。喜欢锡剧源于老家是江苏常州,从小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乡情难忘。即便如此,比较正式学唱锡剧,则是在2005年以后。那年江苏锡剧界搞了一次锡剧进上海百年的活动。我因为喜欢彬彬腔,结识了时任无锡锡剧院副院长的王建伟,艺名—小王彬彬。后来,在他的指点下,学了大小10个唱段。沪剧虽然从小就接触,但家庭里没有唱沪剧的氛围,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2007年4月,在无锡参加江浙沪锡剧票友大奖赛活动期间,我结识了来自南京的一位票友周英英。经她介绍,知道了新浪UC的九州戏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到相关戏曲房间去唱戏交流。这个信息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来说太有价值了,它帮我打开了学唱戏曲的一片新天地!当时我唱锡剧还有些基础,因此就直奔以锡剧、越剧为主的“江苏戏曲”房间而去。一段时间过去,在那里认识了网友—申曲。他经常唱沪剧,不时也来段锡剧。他知道我是上海人,却不见我唱沪剧,便邀我去“莲灯沪剧”去玩。进入莲灯,我顿时找回了儿时的感觉,倍感亲切。从此,我虽然双跨两个房间参加活动,但学唱戏曲的中心偏移到了沪剧。毕竟我是出生在上海,喝黄浦江的水长大的呀!学唱沪剧的过程中,申曲给了我不少帮助和鼓励,诸如“夜深沉”、“金沙江畔”、“思念亲人”、“三国开篇”等伴奏和视频都是他传我的。每次我在网上唱,他都仔细地听,并且纠正我的毛病。网友—小楼往事对沪剧很有研究,他经常在听完你的演唱后,中肯地提出意见,帮助你提高。我很欣赏他的分析、点评。沪剧是门艺术,学唱沪剧必须要下苦功夫。光凭胆子大,嗓音高,段子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老师的指教,才能唱准、唱好、唱出韵味来,在自己娱乐的同时给别人带来享受,才能不断提高,有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