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生往往是难以预料的。1974年我离开了上海,后来到北京工作。这几十年里,我在戏曲爱好的道路上,走过了从现代京剧到锡剧,再到沪剧的一条道路。回想起来也蛮有意思的。京剧样板戏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必修课,几乎没有人不会的,只是多少而已。尽管那个时候的唱,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算吼叫。但关键是通过学唱,打开了嗓门,练就了胆量,有其积极的一面。
我虽然在北方工作,但对家乡的情结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增强。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文化传媒的发展。从无线电,留声机到录音机、电视机、VCD、DVD、电脑,科技现代化给戏曲爱好者插上了翅膀,可以在艺术的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论南北东西,只要你喜爱沪剧,就可以满足你视觉和听觉的需要。我购买了不少戏曲盒带和光碟。其中就有沪剧的名家名段。我被西装旗袍戏《叛逆女性》的唱段深深吸引住了,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光碟一遍又一遍地学唱。沪剧瘾头被勾起来了。一次出差上海,通过上海申能公司的朋友,我有幸结识了孙徐春、华雯两位沪剧名家。席间聊天说地,谈剧论戏,气氛非常之好!两位老师一点没有沪剧大腕的架子,十分平易近人。临别他们还送了个人的演唱专辑给我,以作留念。从那时起,我们之间就保持了良好的朋友关系。我自然也成了他们忠实的粉丝。在徐春老师的安排下,我还观看了沪剧《大红喜事》的彩排,见到了德高望重的王盘声、邵滨孙两位艺术家,还见到了茅善玉、马莉莉和陈瑜老师。更出乎我意料的是,王老赠送了我三盘他各个时期的经典唱段CD,实在是相当难得,无比珍贵!在与沪剧名家的接触中,我被他们那种为了沪剧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在学唱沪剧的过程中,我对沪剧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多,对各种流派的特点有所感悟,逐步体会到徐春老师讲的“爱沪剧,美妙无穷”的含义所在。这次纪念党的90周年文化部调演,宝山沪剧团来京展演了《红叶魂》,我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华雯、汪华忠、沈惠中等老师的精彩演出,激动和愉悦可想而知!为了表达心情,书写了“红叶化丹心,赤诚铸忠魂”送给宝山沪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