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晚,去看了该剧的第二场演出。貌似电视台作了录像。观后感却是不咋的。一句话!该戏的剧本太单薄。不否认题材是新颖的但情节的组织却显得差强人意。即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看到特别的高潮。最后匆匆收场了之。好多地方还违背常理常规。虽然知道当代军旅题材的戏很难写。但为了配合形势,在沪剧的权威人士都深知许多不足的前提下匆匆上马是否值得商榷。也虽然知道上海沪剧院作为擅演现代戏的闻名表演团体在建党大庆以及迎接建军节的当今,不拿出相应的作品是过不去的。但与其拿出一部很不成熟的戏来配合形势,倒不如复排诸如《母子岭》等优秀红剧。像人家京剧不是在七一的当口复演了《党的女儿》,也不是照样取得很好的效果么?
有趣的是,坐在我后排的几位阿婆阿姨们对该戏的批评声自始自终就没停过,一会儿说没《碧落黄泉》好看,一会儿又拿该戏和绍兴戏(越剧)相比。很明显,她们接受不了!虽然,我觉得这没可比性。也虽然和她们不同,我不会墨守成规,相当支持创新的东西。但纵观整个场子,她(他)们可是主流啊。沪剧要拉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的确任重而道远!
诚然,这个戏有其亮点,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以及唱腔设计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整个戏给人清新大气的感觉。特别是引入多媒体,很有新意,让人有很好的视觉美感。但一个戏的成功与否,剧本是基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爱听茅院长的那句话,听取意见和建议,促进其不断磨砺和提高。我们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