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两对白头夫妻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6-3 22:38: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09-6-3 22:44 编辑

网主提倡写正面,这就响应号召。

这里说的白头夫妻是说双方都是洞房花烛初婚到老。并不是说其他的一对对夫妻就不恩爱,而是专门说从未再婚的两对。其他还有没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其实文艺界离婚再婚现象从来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假戏真做逢场作戏在在难免。至今,好莱坞也好,华人影视界也好,真的可以抓一大把。当然这是家庭琐事,旁人无权干预。

因而,白头到老在演艺界是值得赞赏的。

第一对就是赵春芳杨飞飞。他俩住在新闸路西式弄堂内,离他们经常演出的明星大戏院不远。说来也好笑,我写戏台忆旧系列竟然就遗漏下明星大戏院。那应该是黄河路的场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过,也从来没有现场看过这两位的舞台演出。卖红菱是听了又听,那时候全部唱词都能背出来一唱到底。

那条西式弄堂也常去,有我一位好朋友住在那儿。但从来没有造访过赵杨的家。很可能是因为我好婆好好婆都和他们不算熟的缘故吧。

两位夫妻恩爱倒是有听说的,从未有任何绯闻传播——哪怕是空穴来风。从现在的资料看来,两位老艺术家在艺术上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堪为楷模。

邵滨孙逝世的时候,上海有一位娱记写文章,把合演雷雨时赵春芳对杨飞飞的鼓励帮助红萝卜算到蜡烛帐上,写成邵滨孙鼓励支持帮助在阳台上陪着练唱。那就太可笑。我立即写博文指出这一严重错误。

按照一条弄堂里同样的格局同样的Floor分割,西式房屋的小花园和阳台都很不错的。对上海滩小康之家来说非常理想。我想,那个阳台也一定留下他们很多很多艺术交流的回忆。不光是合演雷雨的时候。

现在的娱记很不专业的人不算少。上次我曾和中国剧协一位领导反映过,天蟾舞台的说明书把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错拼成杨延昭。可见毫无基本戏曲常识。

杨飞飞在文革中被揭发的所谓罪行之一是我从好好婆那儿听来的——就是杨飞飞开玩笑说过,学毛选就像搽脚蘚药水,搽搽是好的,一个勿搽就勿好了。

其实这句话蛮形象的。在那时候可了不得。我个人认为即使是传来之言也是十分可信的。因为如果这句话被按在丁是娥顾月珍头上那就肯定是谣传,就是连石筱英也很难想象她会这样说。 而从杨飞飞的爽朗性格来看,只有她才是有可能的。

另外一对就是王盘声夫妇。王盘声的太太不是沪剧演员,但常到艺华来探班,所以有见过。但是印象已经不深。

王盘声为人忠厚老实,很奇怪的一条就是从戏路子也能看出来。除去孟丽君里的皇帝冰娘惨史中的老二之外,他再也没有演过那些风流角色。我看到的皇帝其实也够正经的,这是指和越剧金美芳相比,金美芳徐派小生,演皇帝桃花眼一瞄够可以的。

冰娘惨史中的老二其实算是一个老实头。文革后的风流英豪实在也是借此作掩护的并非真的醇酒妇人。

王盘声他也是和所有搭档的女主角从没有闹绯闻的。白头夫妻自然就是题中之义。

本来,舞台搭档和影视不一样。舞台搭档需要时间磨合,也是观众的一致认可。不像影视老师换来换去的唯恐观众审美疲劳。而戏曲的一个与之不同的现象就是往往相对固定。

之所以,袁滨忠韩玉敏夫妇(文革前)一起外出,旁人看着袁滨忠和韩玉敏更像一对夫妻。当然他们俩人之间也从来没有绯闻。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3

frankwyj 2009-6-4 10:39:41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您好!我很爱看您的"亿旧系列".虽然我很小就爱看沪剧,但对沪剧的这些资料一无所知,仅仅是一名沪剧迷而已.何况又一直在外地,更是孤陋寡闻.我觉得您写得很客观,没有哗众取宠,实在.
   关于王盘声老师他戏路宽阔,印象中还演过"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小啊飞,一直纠缠着筱爱琴,不让她走,很搞笑的.虽然那时我很小,应该还不到十岁,但奇怪,戏剧的效果很利害,她会让你记忆犹新,我还能记得那时筱爱琴手里还拿个热水瓶,可王演的小阿飞,一直挡路不让她走.还记得王老师在"钱魔"中演一个反面角色,最后开枪自杀.演得很出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1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