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云舒丫丫 +好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永远的尹雪艳》之戏内戏外

热度 11已有 832 次阅读2013-7-28 21:39 自言自语

    
    五月四日,这部由白先勇先生的小说改编,由徐俊导演的首部沪语话剧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我想很多人是冲着白老先生去的,也有很多人是冲着当红小生胡歌去的,还有很多人是冲着那神秘的尹雪艳以及旗袍设计师去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与我一样是冲着导演徐俊去的。


徐导是我在读师范时就十分喜爱的沪剧小生,当时他们刚从学馆毕业,没几年,徐导就在同辈人中崭露头角,被人们誉为“沪剧王子”。三十多年过去了,他永远是我心中的沪剧王子。大概在去年,我关注了新浪微博@徐俊导演,我虽认准了是他,但却不敢肯定。很傻,@他询问,却没想到翻阅他的博文看看。直到去年底我上网搜寻徐导的沪剧唱段,下班回家,天天收听收看,既欣赏了精湛的演唱,又使我疲惫的身心得到缓解,得以放松,可以说是沉迷其中。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般地想到去翻阅他以往发的微博,心中的答案得到了肯定。 

于是,我基本每天关注徐导的微博有否更新,也从而使我了解了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的一系列事宜,也由此产生了想去观看的强烈愿望。儿子得知,极力支持,说正好回国可以陪我去看,自然儿子就是属于冲着看帅哥胡歌而去的。因为,说实话,之前我与儿子都不了解白先勇先生,也未看过他的小说,就是这《永远的尹雪艳》也没有读过。

儿子陪着我看了首演,可喜的是那天演出之前,白先勇先生来到大厅时我得到了他的签名,这是此次观演的意外收获啊。演出结束以后看到了徐导,作为导演,谢幕时他上台感谢观众。儿子曾调侃怂恿我去找徐导,说你那么崇拜他不去要求签个名或留个影?我怕冒昧唐突而退却了,成了此次观演的一大遗憾 。



虽然观看《永远的尹雪艳》愿望强烈,拿到票以后还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买票去上海文化广场看戏,盼望着首演的日期快些到来,但是我得很惭愧地承认,在观看之前没有去读读原著,去了解了解白先生笔下的尹雪艳是什么样子的。当然这也再次佐证了我去观看这部剧的初衷,所以看之前我关注了有关这部剧的所有新闻,观看了有关这部剧的所有宣传视频,甚至为了了解徐导在网上找寻到了两部由他导演的越剧来观看——《第一次亲密接触》、《玉卿嫂》。而观看的结果,是对《永远的尹雪艳》有了更强烈的期待。 


所以,当坐在剧场里观看的时候,随着故事一幕接一幕地演绎下去,儿子问我这部戏的主题是什么?他说看着好像很散,甚至找不到灵魂的东西。我却哑然,回答不上来。虽然我曾看过那么多宣传帖子,看过《麒麟周刊》的访谈,看过白先生和徐导的广告短片……但是就是因为没有看过原著,而对于话剧表演艺术我等又是外行,再则自己也正在边看边消化,所以只能含糊不清地对儿子说:应该反映的是上海的一种文化,一种精致而有意蕴的文化,创作的意图应该是对这种文化的追寻、呼唤,希冀回归吧。我的这个回答也是得于前些日子了解此部戏时所获得的信息,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的。 

我知道,我的回答自然无法让儿子心悦诚服的,太笼统了,而且未必正确。 

人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外行,自然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这部戏的好与不好。这也是我在观看了近三个月以后才敲打键盘来写此部戏的观感的原因之一。对原著的不了解,对话剧艺术的不专业,特别是——《永远的尹雪艳》是一部首创的沪语话剧,我更是不敢妄下断语。 

在看完此剧以后的几天里,我上网搜寻到了白先生的原著看了一遍,又不断搜寻网上专业的、非专业的、媒体的、网友的等等各种评论来看。毋庸说,褒多贬少,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此部戏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这让我心生欢喜,因为这与我的感觉相同。 

首先,从舞台布景、灯光舞美、人物塑造以及配乐和一些舞台特效设计等等来看,我觉得都是无可挑剔的,整场戏给人的冲击力与吸引力是毋庸赘述的。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我也说不好。我只能运用优美、惊艳、新奇、震撼等词来表达我当时的感受。 

接着,说故事。此部戏的故事情节基本忠于了原著,只是在徐壮图这个人物线索的发展上作了略微的改动。一是去台湾前,徐壮图还是大学生时就仰慕尹雪艳,两人曾有一面之交,徐壮图赠扇与尹雪艳;二是在台北重逢,故事的结局徐壮图未死,而让尹雪艳回到了上海百乐门。 

我无法揣摩徐导的创作意图,为何要将徐壮图与尹雪艳的相识提前,又为何不让徐壮图死去;但是我想在此猜测一下徐导让尹雪艳回到百乐门的原因——我想这正是这部戏的点睛之笔、灵魂所在。正如白先生说的——《永远的尹雪艳》不仅是一个人物,也象征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永远不老。而徐导倾力执导的这部沪语话剧,它的探索与实践的意义所在——就是要唤醒人们对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记忆,就是要展示上海这颗东方明珠的不老的永恒的魅力。尹雪艳的回归,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回归,一种乡情的归依,在这个物欲横流、脚步匆匆的年代里去追寻优雅精致的文化与生活。 

然后,说表演。在两个主角里,我更欣赏黄丽娅的表演,我觉得她比较准确地拿捏住了尹雪艳这个人物的本质。白先生在小说中这样写道:“见过尹雪艳的人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何道理,无论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别人伸个腰、蹙一下眉,难看,但是尹雪艳做起来,却又别有一番妩媚了。尹雪艳也不多言、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帖。”“尹雪艳在舞池子里,微仰着头,轻摆着腰,一径是那么不慌不忙地起舞着;即使跳着快狐步,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黄丽娅在剧中的表演正是吻合了白先生的此番描述。这也许是徐导偏爱尹雪艳的缘故吧,所以对这个人物的表演更为倾心。 

观后,看到有人说。戏中的蘇家阿婆抢了尹雪艳的戏,我以为,其实不然,这就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如果尹雪艳的表演也像蘇家阿婆一样,那就不是白先生笔下的尹雪艳了。看了原著,尹雪艳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走路飘逸、话语不多、面露浅笑、适时讲几句糯糯的带有苏州味的上海话。所以她才美丽,她才神秘,她才迷倒芸芸众生。

而更为让我大加赞赏的是这样几出戏——

一是几个太太在船上打麻将,一场麻将从上海打到台北,打到尹公馆。这个设计真是叫绝!面前无桌,手里无牌,嘴里侃侃而谈——时事、美食、穿着,无所不及,口中时而冒出——吃、碰、胡,加之身段、手势、表情……真是精彩之极,充满了十足的上海味道。 

二是原著中没有的那场戏,简直是神来之笔,很精彩,很诙谐,却又让人无法不震撼,不共鸣(当然要了解那段历史),而那场戏的处理也是整部戏中唯一的、独特的,也唯有那样处理——只有表演,没有一句台词,才是最高明的。

话说至此,如果一定要给这部戏挑些毛病,那就是两位主角的舞技还有待提高,首演看到的舞蹈还显得有些生疏、僵硬。

最后要说,笔拙无法精言之,只能肤浅地略谈一点自己的观后感受。如今在延迟了三个月后,漫谈这部戏,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而后,我想,白先生的愿望定是能实现的,上海将是永远不会老去的;而徐导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定是有深远的意义的,不仅开创了沪语话剧的先河,而且也将唤起人们对上海优雅、精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作为我们观众都将为上海的风华、上海的魅力尤感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