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吴淞烟雨 +好友
少年时代看沪剧,青年时代演沪剧,中年时代评沪剧。并非沪剧知音,只是沪剧友人。

十三日,十三人,相约“淮海坊”——记沪剧戏迷的一次聚会 ... ...

热度 30已有 866 次阅读2012-3-3 14:46 岁月留香

       去年11月上旬,在沪剧网看到“上海小步”给我的留言,邀我于周日上午1030出席既是网友又是戏迷的聚会。地点:淮海中路“淮海坊”。怕我走错地方,她还在短信中周到地告诉我乘车方法和具体地址。

       看罢留言,便开始安排。这一个星期日,我一定要腾出来留给自己。无论如何,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恭敬不如从命,何况我也真的很想认识一下一向见其言(网上的发言)却多未晤过面的这些朋友。诚然,如果说和他们“素昧平生”,这是不确切的。此前,在一些沪剧演出中,我们都曾经是台下忠实的观众:在同一个空间,欣赏同一出戏;在同一个气场,倾听同一段唱。何况,我们在同一个网站,还经常你来我往地表达和交流过对“乡音魅力”相同或不同的感受。

       20111113,星期日,上午10点半,我如约来到淮海坊,见到了这群可敬可亲的沪剧“铁杆”戏迷。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著名“王派”沪剧演员、帅哥沈伟先生也笑吟吟地早早在场——应该说,今天的聚会可视为是戏迷和演员的互动交流了。

       今天,是13日,在座的又恰恰是13个人。这13人是:沈伟、李振民、上海小步、贝贝、丽瑛、华雨文、滩簧、高山流水(大家称他“沈工”或“啄木鸟”)、张慧聪、心悦、陆敬文、骏良(据介绍他是人民饭店原经理);还有一个就是不才。13个人,把一个包厢坐得满满的,这使我不由想起了《滕王阁序》中的两句话,“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庄子·渔父》中说:“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同好(对沪剧艺术的共同爱好)相聚,不亦乐乎!

       这次聚会大概是李振民先生召集的,热心的“上海小步”则是联络员。在座的戏迷中,有几位我是见过的,如李振民、上海小步、贝贝——我早就知道他们是沪剧的“铁杆”戏迷,沪剧网的常客。华雨文,我也是见过面并打过招呼的,为了转载我的一篇文章,她曾在我的博客留言,诚恳征求我的意见;沪剧演出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她在台下拍摄剧照——在摄影方面,我们是同好。陆敬文老师呢,在他担任长宁沪剧团鼓板师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

       13日,13人,一个有趣的巧合。十三,真是个吉利的数字,袁一灵说唱中的“金铃宝塔”也是十三层。独角戏曲目中有一段《十三个人搓麻将》,当年的周柏春,后来的钱澄,都是演过的;那段节目秀的是演员对南腔北调的模仿能力。当然,这跟“金陵十三钗”没有半点干系,那时,老谋子的“十三钗”还没有杀青呢。

       不知是哪一位朋友带来了便携式播放机,上面插着U盘,放在桌上,正播放着沪剧名曲悠扬悦耳的旋律。我想,戏迷毕竟是戏迷,他们没有片刻是能够离开他们钟爱的沪剧艺术的。文人相见,以文会友;戏迷聚会,自然是以唱会友了。陆敬文老师说:“我来唱一段吧。”于是,他就和着播放机的伴奏音乐演唱了一段《为你打开一扇窗》。沈伟老师来了兴致,拿着播放机附带的小话筒,也演唱了一段他最拿手的“王派”唱段,继之又演唱了一段“邵派”唱腔。两位老师毕竟是吃专业饭的,尤其是沈伟老师,演唱字正腔圆,行腔流水行云。他的演唱,以前我们只能坐在台下远远地听;目下,他就坐在了我们中间,能够零距离地欣赏这位“王派”传人的“原生态”演唱,大家都十分快乐。

       欢乐的情绪是能够传递和“传染”的,大家互相助兴,互相撺掇,在座的朋友便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沪剧唱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今天绝非“华山论剑”式的PK,无非就是用沪剧唱段来传达彼此对乡音艺术的热爱。除了我是这个群体的“新人”之外,看得出来,他们之间都是非常熟稔而融洽的,虽然席间坐着专业演员,但一点也没有障碍,更没有压力,大家都放得很开,唱得很爽。那位被称作“滩簧”的青年朋友,在大家的要求下,既唱了沪剧,也唱了越剧,还唱了甬剧——能演唱南方多个剧种的唱腔,这在青年人中可以算得是鲜见的“翘楚”了。

       老实说,我心里却有点忐忑了。万一轮到我,我该唱什么呢?年轻时在上海郊区插队,为了“混”工分,在文艺小分队,我是演过几个沪剧小戏的;但时间久了,我把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唱词唱腔,连同锄头铁鎝,一块儿都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文革后,虽然也听过不少沪剧唱段,但我大都是只能听不会唱,抑或唱不完全。假如真把一段唱腔唱成了“烂尾楼”,那就罪过,对不起在座的朋友们了。实在要唱,我大概也只能勉强哼上几句《为你打开一扇窗》,但敬文老师已经在“开场”时唱过了,我再努力也唱不出他那样浓的“腔调”的。或者就唱一段《红梅赞》吧?实在不行,我就拿“样板戏”来对付了,来几句黄梅戏也行……我想。哦,谢天谢地,善良的朋友们也许照顾我新来乍到,最终也没有为难我,让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群朋友中,我在网上第一个取得联系的应该是李振民先生。我写的几篇有关沪剧的拙文,甫挂上网,第一个点击和表态并留下痕迹、表示支持的往往就是他。我不清楚他的具体职业和职务,但我臆测,振民先生应该是白领中的VIP。从沪剧网上看,他是最为活跃却又至为谦谨的沪剧知音之一,从他在拙文后留下的三言两语来看,他的评点很到位,补充很详实,态度很谦和,所以,在沪剧网友间威信也很高。

       我看沪剧的机会并不很多,但如果去逸夫舞台看沪剧,一般都会与他邂逅。去年324日,沈伟老师主演《一夜新娘》,那场戏还是他打电话给我,邀约我前去观看的。那天晚上,去逸夫舞台看戏时,他已经早早等候在剧场门口。把票给了我后,振民先生又翘首盼望和招呼着他邀约的其他朋友了。振民先生是个热心人,去年55日晚上看长宁沪剧团的《上海屋檐下》,知道我喜欢这场戏的唱腔,他马上从网上发来了私下里在现场录制的最原生态的唱段。从网上我还看到,沈伟老师随剧团赴香港演出时,振民先生还专程赶赴香江,并及时发布信息,以飨网友。

       在沪剧网上,我曾经发过一篇博文《沪剧“帅哥”沈伟印象》。在那篇博文中,我写道:“……此后,在沪剧网上相遇,我和他(沈伟)成了沪剧网网友,彼此经常互致问候。沈伟先生很平易,平易得经常把他的演出‘行踪’也告诉我。惜乎我有点懒,有时确实走不开,所以一直未能‘跟班’前去看他演戏。当然,和名演员网谈,自是一种快乐,似乎觉着沈伟就是一位邻家小哥。问个好,请个安,都是那么随意,那么自然。”

       这次与沈伟老师零距离接触,更证实了我对他的直觉印象的准确。专业演员,尤其是一些有了一定水准和知名度的专业演员,有时会让人感到难以亲近。沈伟老师则不然,他和我们像老朋友一样唱滩簧,聊家常,谈沪剧,侃大山。——他就是一位“邻家小哥”。

       沈伟老师也谈起了他敬爱的老师,谈起了沪剧“王派”艺术,谈起了他美丽的憧憬。印象最深的是,沈伟极想把“王派”经典剧目《碧落黄泉》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沪剧演出剧目丰富,但在我的记忆里,真正被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的沪剧剧目可算得是凤毛麟角,好像只有《星星之火》、《罗汉钱》、《鸡毛飞上天》等有限的几部,且都是文革前的作品。从沪剧史料看,杨飞飞曾有一部戏差点被拍成电影,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却不了了之。王盘声是“王派”艺术的创始人,他的潇洒飘逸的唱腔在上海滩、长三角回旋了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为了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但除了电视录像之外,老先生却未能留下戏曲电影的影像作品,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沈伟老师的这个设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要圆“王派”艺术的一个梦;倘真能把“王派”经典《碧落黄泉》搬上银幕,可以说这是“王派”嫡传弟子对九十高龄的王盘声老师的最好回报。

       对沈伟老师的这个设想,在座的朋友都说好。大家认为,倘若梦想成真,从扮相、唱功、演技、情感、年龄而言,帅哥沈伟应该是饰演汪志超的不二人选。那么,玉茹由誰来演呢?朋友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当然,结果是暂无下文,无可奉告。

       犹豫了很久,没有征求过沈伟老师的意见,我还是决定把沈伟老师这个美丽的憧憬写出来,告诉关心沈伟、喜欢“王派”、情迷沪剧的朋友。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有梦想,沈伟老师的梦想,实在是他热爱老师和一心传承“王派”艺术的反映。我们衷心地祝愿他能够梦想成真,而且越快越好;现在的沈伟,余以为应该是他的艺术“黄金期”,但岁月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如不抓紧,任何人都可能转瞬满头飞雪的。自然,拍电影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沈伟老师梦想成真当然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财力、人力、物力,导演、演员、乐队……不一而足。但在沪剧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沈伟老师仍然坚守着“王派”艺术的家园,仍然拥有着传承“王派”经典的梦,也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贝贝老师(他可是一位沪剧名演员的老爸呢)是热心的摄影爱好者,那天,他手持一个很新潮的宽幅照相机,喑哑着嗓子指挥着大家入座、举杯,随后从左到右,从右至左,“扫”下了几幅合影,两天后便把其中的一幅挂在了网上,成为这次聚会的珍贵纪念。可惜的是,这幅合影中没有他;他是甘当“幕后英雄”的,有照为证。请点击贝贝老师的网页,如下:http://www.chinahuju.com/thread-13575-1.html

       “淮海坊”的这次聚会,我早就想把它写出来,但又怕我这支笨拙的笔难以勾勒出沈伟老师和这批可敬可爱的戏迷们的形象,因此而徊徨良久。譬如,骏良担任人民饭店经理时,曾与沪剧界、越剧界的许多名伶有所交往,肚子里应该有很多很多关于名演员的好听的故事;又譬如,“高山流水”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也一定会有很多对沪剧艺术的真知灼见的。

       我有感于这批可敬可亲的演员和戏迷对“乡音魅力”的痴情,但无以回报,就让我写下这篇小记,谨献给去年1113日在“淮海坊”小聚的新朋老友,以资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