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发展应该走时尚路线还是该走传统路线?

来源: admin 2010-1-16 04:22: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广大网友参与辩论。因为这是沪剧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结束时间: 2010-2-15 04:14 裁判: 华雨文

正方观点 (6)

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海本是时尚都市,作为代表上海本土文化的沪剧要发展必须走时尚路线

反方观点 (20)

沪剧起源于田头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沪剧自形成至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运腔更是沪剧的灵魂所在,戏曲本来就象征着“传统性”文化,所以必须坚持以传统为主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13761103973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大神点评43

我不直接来码许多字了。

通过一篇推介的罗怀臻访谈录来表明我的观点是支持正方的。

青春性与戏曲创新从《越女争锋》说起—罗怀臻先生访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2288d0100gmbm.html

谨在此摘录我认为必要摘录的话语:

(说明,原文本是越剧,为适应这儿的宗旨,我都把它改成了沪剧)

沪剧是具有青春性的地方剧种,我想既要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去展示和传播她,同时也要考虑到从传统中去创新。

今天的新一代沪剧人,应该显示出对自己的时代的自信,而不仅仅是小心翼翼地模仿。

通过现代文明意识、现代审美意识的观照,对地域的、剧种的特征和特性作一次新的提升。

青春剧与青春版是有区别的,青春版是年轻的生命承载迟暮的灵魂,复制前人的创造,青春剧则是当下青年人自己生命趣味的体现。

罗怀臻教育部委托上海大学举办高校“戏剧鉴赏”课程高级研修班讲课时提出,戏曲应该创立新的程式以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操作起来似乎很难,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他的回答是;罗怀臻:我认为解决不是难题,难题是我们想不想或敢不敢突破创新。作为一门舞台艺术,越剧早期从话剧和电影借鉴很多,话剧探讨的很多是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比如三四十年代青年人的爱情主题,主张恋爱自由,打破门第观念等等。越剧在当时是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现在年轻人在爱情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如网恋、异国恋、忘年恋。究竟是“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至于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可以以现代装出现,如直接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可以是给以往的形式注入新的内容,如《梅龙镇》,即是以古装去演绎一个现代的爱情故事。戏曲的程式化是一种把握生活、美化生活、提取生活的创作方法,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和人际交流方式的演变,可以有新的程式产生和被运用。新的程式的创造并不一定是简单地照搬生活、模仿生活,而是可以从现代舞中有所借鉴,现代舞不是模仿生活,而是自由奔放地感应着世界。中国戏曲的真正创新在于新的程式规范的诞生,即合新的歌舞演新的故事。

人们往往在青春年少时容易养成爱好、兴趣,包括痴迷到追捧偶像,这种爱好成为生命的重要记忆,乃至到老都不改变。比如我年少时爱听邓丽君的歌,现在还是爱听,不管邓丽君之后诞生了多少同样很优秀的歌星,但是邓丽君的歌永远是我心中最动听的歌。正如现在有许多痴迷沪剧的老年观众,在他们或她们青年时期的恋爱季节就被沪剧里面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所打动,痴迷优美缠绵的沪剧故事,痴迷沪剧演员的表演和唱腔,甚至痴迷演唱沪剧的同龄演员,在她们曾经年轻的心灵积淀下一个个美丽的幻想,并由此欣赏享用和呵护了一生。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能痴迷张惠妹、周杰伦,李宇春、张靓影,哪怕这一代青年人日后变老了,但是他们的青春记忆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稍有褪色。至于说现在的年轻人等到变老了就自然而然喜欢戏曲了,那是痴人说梦,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对戏曲了解和喜欢的起始和过程,那就不可能会有后来喜欢的结果。所以,为新一代人种植新一代戏曲和戏曲人的新鲜的时代记忆,才是真正对戏曲的发展和延传。

******************************************

这摘录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整句最为关键,这句话讨论的是整个戏曲----沪剧自然不能例外。

没有一代代的传承,任何物种都得消亡。文艺形式同样如此。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既然做统计,那末还得显示中立数目,华雨文,你说是吗。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先请沪剧作曲的先生们手下留情,让学戏的人先多学点传统曲调,懂得沪剧是怎么唱的,这也包括我们的一些业余演员,然后再谈时尚唱腔,以前的一些老先生们总是把自已的唱腔先请乐队记下谱来,然后再由作曲润笔,几次反 ...
承筱 发表于 2010-1-16 22:00


作曲一手承担,是歌剧的传统。现在许多地方戏曲和京剧也是如此,不单是沪剧。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觉得沪剧的发展就是要赢得大家的喜爱,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喜爱沪剧,所以在现在如果只是单纯的保持传统,对于沪剧的发展是有些不利的,一些东西如果想继续传承就应该在保持最本色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这部仅仅是为了迎合时代的步伐,也是沪剧和其它剧种所必须要经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算有了支持者!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沪剧新戏的音乐、唱腔是否继承传统不足,时尚创新有余啊!

严重同意楼上。

好的比如《清风歌》“星斗暗”等等,但是很多实质上失败的新戏可以说啥都没有留下来----即使出了影碟也没有多少人买。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应该是王彬彬,小王彬彬。不是王斌斌,小王斌斌。

他的王派艺术在锡剧生角中独树一帜,其流派俗称彬彬腔。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dmin

11
粉丝数
9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