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也说孙徐春

来源: 古龙 2010-3-20 10:37:0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古龙 于 2010-3-20 12:07 编辑

孙徐春,现在大家都不陌生了,只要投光灯一照,追光灯一打,孙徐春与茅善玉往舞台上一站,真所谓:金童玉女一相逢,便倾倒戏迷无数!
我曾经和许多戏迷知音聊起过孙徐春,我在另外的回复帖子里说过:孙徐春是引领当今沪剧艺苑的一面旗帜,我觉得自己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当然,这是我的一己之见,也有人不以为然的。

舞台上“初识”孙徐春,我便被吸引,沪剧《星星之火》中的“妹妹她果然住进高楼房,看起来她生活过得蛮象样”几句,唱得韵味十足,淋漓酣畅;《芦荡火种》,伏案装病的沙四龙,虽然是个小角色似乳臭未干,却紧扣剧情,那时候看他的演出,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徐俊的沪剧电视连续剧《野马》颇受沪剧观众好评,而随着沪剧电视连续剧《逃犯》的一段“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旋律,孙徐春仿佛一夜之间红遍上海及周边地区,很快就打开了沪剧沪剧爱好者的心灵之窗,并为之演技和唱腔所折服!
我无意将孙徐春和徐俊放到“拳击台”上互相博弈,因为与孙徐春同时出彩的也有徐俊,还因为迄今为止,依然有不少沪剧观众同样喜欢徐俊,我尊重其他戏迷朋友的选择。
但有一点,在舞台实践中,孙徐春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敢于突破并有所作为的。突破,又不失传承,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在舞台上,与孙徐春配戏的女演员颇多,有老演员,也有年轻演员,有上海的,也有外地的。我惊讶地发现,孙徐春几乎每一次与搭档演出,特别是唱腔的再创造上,都有自己的华彩的乐章!在他的唱腔中,时而会听到邵滨孙的旋律,时而又会闻到解洪元的味道,甚至还可以感觉到王派的神韵和春派的风味,孙徐春是睿智的也是相当用心的。在一些算得苛刻的老听众眼里,也是暗暗窃喜甚至于津津乐道的。
最典型的是,许多骨子老戏,经过孙徐春的再处理,给我有如“枯藤老树发新芽”的感觉,诸如此类的唱段如《家》“别梅”、“梅林重逢”;《叛逆的女性》中的“叔嫂会”、“夜深沉”、“叔嫂恨”和新《茶花女》中的许多唱腔,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仔细一想,要做到老观众认可、新观众喜爱,可以说孙徐春功不可没!用心良苦,抛开道听途说而就事论事,孙徐春用了多少心血,吃了多少苦头,我以为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还是孙徐春自己心里最清楚。

然而,当前沪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十分令人迷惑不解的事,我权且把他称之为“孙徐春现象”,只是权且, 不一定贴切!
现在有不少演员,也许是认可孙徐春的儒雅,一味朝孙徐春身上“靠”,不是学其传承沪剧流派的神韵,而是刻意模仿,只得其表象,不得其精髓(潜移默化、融会贯通传承沪剧流派的),一个比一个嗲,一个比一个糯,一个比一个粉,都想有所建树,是不错的,不过的确也很可怕,但,这决不是孙徐春的错!

第一个描写女人象一朵鲜花的,是天才;
第二个描写女人象一朵鲜花的,是庸才;
再后来描写女人象一朵鲜花的就是蠢材了……!
恕我刻薄的乌鸦嘴。一己之见,欢迎拍砖。
因为“打我一记是教训”,古龙决不将你恨,哈哈……
参与人数 31 威望 +43 +108 收起 理由
林惠春 + 5 很给力!特欣赏!
映春成林 + 5 东施摇瓶呀.
yuanjie_888 + 3 我的偶像!
wwj6486 + 5 很到位!
另类 + 5 评论--到位。
秋韵 + 5 顶!
念杨 + 5
莲灯才能 + 5
玫瑰之花 + 5 顶!
杨囡囡 + 5
五香豆 + 5
shym0318 + 5
丝弦 + 5
申音 + 5
佳美果 + 5
浦东大哥 + 5 不愧为杰出的沪剧“评论家”! ...
fangming + 5
沪咪 + 5
大懒猫 + 5
雁声 + 5
丁芝萍 + 5
沪剧赛峰 + 5
zxhanmimi + 5
贝贝 + 5
lizhenmin + 5
秋人 + 5
阿德哥 + 5
晓明 + 5
mm0792 + 3
申灏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43 +108

大神点评59

lizhenmin 2010-3-20 15: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zhenmin 于 2010-3-20 15:16 编辑

古龙老师分析得非常透彻,孙徐春的确是当今沪剧的一面旗帜,我也是在中国剧场观看沪剧团74届学馆实习汇报演出时,被他开口的那一声“妹妹她,果然住了高楼房”所震惊,欣喜沪剧一颗新星从此诞生,如今,茅善玉在回忆一段经历时也是这么说的“当时台下掌声雷动”。孙徐春,人聪明,也蛮活络,但是,他是有人品的,在钻研沪剧艺术的同时,他还爱好文学,不断充实自己内在的实力和文化底蕴。由于他比较顽皮(聪明小孩的特性),有时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一开始他出演主角的机会比起徐俊来说要少得多,但是,尽管他演的是二号、三号人物,都非常出彩,如,《小巷之花》里的杨帆、《东京三丽》、《芦荡火种》沙七龙、《寒梅吐艳》等,无论与哪一位女演员配戏都非常默契自如,如《逃犯》与沈惠中、《画女情》与陈瑜、《家——别梅》与陈甦萍、华雯、方佩华等。《庵堂相会》当时是茅善玉与徐俊一档,孙徐春是与吕贤丽一档。
     如今,孙徐春尽管离开上海沪剧院多年,但是,他在经商的同时,对沪剧的情结一直没有分开,应茅善玉的邀请他多次继续与茅善玉合作,演出《碧海青天夜夜情》、新版《石榴裙下》、大剧院新版《家》,孙徐春工作室发起举办了《赋子板》专场演唱会、《花园会》专场演唱会等演出,几乎年年有演出。去年,在徐汇区文化局的支持下,创办了“孙徐春徐汇沪剧团”,聘请杨音位团长,继续活跃沪剧舞台。
     在对待周立波和关东天的问题上,比较理智,没有被卷入这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还充当起和事佬。
     至于他的学生,除了舒悦因身材条件限制,离开沪剧舞台,(舒悦演唱是绝对不错的),而其他学生或者是学唱者,总觉得实在刻意模仿孙徐春,可以说,他们差得远了,赤仔脚追也是几十年都及不上孙徐春的。
小楼往事 2010-3-20 12:44:2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楼往事 于 2010-3-20 12:47 编辑

回复 1# 古龙

相当地精辟,按东北人说的就是“你的评论写得老霸道的呢,写的那真是杠杠地,嚎~~~”
说句实在话,阿春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吃进、消化、不偏食”,营养均衡了自然就会壮实的,个人内涵的养成是与生俱来的,别人拿不走,也学不会。
现在的沪剧(专业也好,业余的也好)有个误区,都在说沪剧缺少新戏,窃以为,错矣,现在缺的是流派的继承和再创造,新戏再多,出来的都是一个嗓音,能宏大得了沪剧吗?还有就是,现在的戏里面,除了男女主角以外,其他的配角唱的那真是令人难以侧听,表演马虎,敷衍掏钱进场的观众,演好下班走人。
老一代的演员(艺人),无论主角配角,哪怕有的在全剧中只有一小段唱、五、六句唱词,那啷出来几句可就是好听、不管嗓音条件的优劣,韵味十足,认真对待,荡气回肠,直入人心。
一句话:现在的“百花园”已经名不副实啦,除了“奶生”就是“嗲妹”,除了“梅园”“竹园”最多也就来个“桂林公园”,充其量只能叫主题公园,要知道,主题公园是有季节性的呀。
最后表一句:沪剧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园”!




今日无太阳     故而出门逛
大厦过之,小楼即可
明辉 2011-6-24 09:39: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蓝天飞扬 的帖子

谢谢你能理解很高兴,可叹社会风气不正导至沪剧剧种一步一步走向低级之路,这是一个剧种的悲哀,看来对于沪剧只能是自得其乐玩玩而已。抱括本人。
蓝天飞扬 2011-6-24 18:03:5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天飞扬 于 2011-6-24 18:08 编辑

回复 朱妙其 的帖子

瞎起哄的人太多是很不好的现象,看么看不懂,看一场戏,和演员拍拍照,就把自己当做高深了,感觉自己艺术了,而且都是恶形恶状的互相吹捧,由此,剧团的人不思进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日月 2010-7-27 21:12:21 显示全部楼层
罗卜青菜各人喜爱,孙的唱法象戏歌没有传统味道,说他是沪剧的一面旗帜更是瞎捧,
申灏 2010-3-20 11:21:25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此帖是非顶不可的!写得好!
比大地开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要开阔的是人的心灵。
秋人 2010-3-20 14:35:24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深度!,既有哲理性,又有启发性。孙徐春善于向前辈学习,博采众长,如今独领风骚,自成一派“孙派”[我是这样认为的。]其实所谓的“流派”都是这样形成的,要想有所创造就得像孙那样,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贝贝 2010-3-20 15:18:15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老师,也是个文艺评论家,这篇评论,好文章!有深度!
zxhanmimi 2010-3-20 16:49:14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先生的文章极有深度,初看似乎只是一篇对孙徐春老师的称赞文章,但仔细阅读则使人感到像吃了檀香橄榄那样回味无穷。孙徐春现在是沪剧领域内的一位令人赞不绝口的白马王子。他的唱腔做功目前还没有一个与他同辈或低于他辈份的演员能与之相比。当然无论是业内专业演员或者是业余爱好者都在仿效他,但不是偏嗲就是偏糯,真是东施效颦,失之偏颇也。古龙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孙的唱腔似乎独树一帜,但仔细听来在他的唱腔中,时而会听到邵滨孙的旋律,时而又会闻到解洪元的味道,甚至还可以感觉到王派的神韵和春派的风味,孙徐春是睿智的也是相当用心的。走到今天一步,孙的付出是巨大的。他刻苦钻研学习了沪剧先辈的各种流派唱腔,在足够俱有沪剧底韵的基础上,他没有墨守成规,反之他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春派——这是他付出大量心血的结晶。古龙先生的文章给我们展现了孙徐春唱腔派别形成的过程。谢谢古龙先生!对这篇好文章,我举双手顶!
上官云 2010-3-20 17:11:16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各位朋友谈的话题,在戏曲界也是个比较“古老”、敏感的话题了,
其实我认为,对于每一位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来说,模仿也是必要的。
关键在于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如何根据自己模仿之后的领悟,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
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必要的创新和突破,那才是每一位后来者的必由之路。
xuejianping77 2010-3-20 17:41:59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大哥好文采啊.我也在学习孙徐春的唱腔韵味.也在拜读陆敬文老师的文章.确实学习沪剧不是一天二天的.有很多细微的学问.有一定难度.只能不断学习.无锡春雪.
沪剧吧老迷 2010-3-20 19:05:40 显示全部楼层
“孙徐春是引领当今沪剧艺苑的一面旗帜”
我有同感,严重支持!
好帖子,有质量,严重顶了!
大懒猫 2010-3-20 20:1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甚好,哪有不顶之理!
文馨 2010-3-20 20:51:13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先生是一位沪剧超级戏迷,演唱的邵派是如此的超级,写出的文章是如此的超级,我超级的顶了
迷申曲 2010-3-20 22:00: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申曲 于 2010-3-20 22:03 编辑

孙徐春的确是引领当今沪剧艺苑的一面旗帜,我是他的铁杆粉丝,十分欣赏崇拜他的唱腔艺术,他沪剧演唱的醇厚韵味,令我痴迷!我也经常以学唱他的经典唱段为自豪!我衷心希望孙徐春先生把沪剧孙派艺术发扬光大,为振兴沪剧艺术事业而努力奋斗!回复 2# 申灏
小珠珠 2010-3-20 22:16:15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先生的文章一点也不刻薄。
月上寒 2010-3-20 23:02:45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与孙皆是沪剧界难得滴奇才 可惜徐出彩早离开沪剧舞台也早 孙博采众长 其唱腔已是炉火纯青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古龙

14
粉丝数
2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