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音谱《白兔记》刘智远敲更(王盘声)

来源: xjj0803 2016-5-23 19:08: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根据出版书籍制谱的这个曲谱曾传过本站的琴谱共享版块,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论,主要是开头长过门的板数是只有十三记板,不满十三记半板。第二个是谱中出现8/4拍,还有9/4拍,认为王老师唱的全是4/4拍,这谱子混乱不堪,错误百出,。甚至有人还给戴上误人子弟的高帽子。我当时涉事不深,为了平息争论,维护原作的声誉,就请求版主删除。现在我把原谱与王盘声老师的原唱作成音谱,供琴友们共享,也请老师们仔细听一下,在这一段里,长过门是几记板,唱腔中的板都打在什么地方,记8/4,9/4是否有道理。以上所言,如有不当,请指教。

大神点评4

chen9001 2016-6-4 10:57:27 显示全部楼层
庄永平先生的这本书我也买的.
按演员某一个演唱版本如实记谱,无可厚非.

楼主提到的那次"记得准足不准足"的讨论,我也参与了.
最后好象是将这个帖子一删了之,但问题依然没有定论.
coywjs 2016-10-10 18:45:53 显示全部楼层
chen9001 发表于 2016-6-4 10:57
庄永平先生的这本书我也买的.
按演员某一个演唱版本如实记谱,无可厚非.

关于基本调的扮演,有一事不明,特向您请教。

西方音乐常见的4/4拍是复拍子,为两个2/4拍复合而成,强弱关系为强/弱/次强/弱。
中国传统音乐的4/4拍是单拍子,为一个2/4拍延展而成,强弱关系为强/弱/弱/弱。

这种强弱关系寄生于旋律本身,即撤掉伴奏、打板,也仍然能够听辨。

但沪剧基本调的清板部份,(XX) (XX) X X | X 0 (XX) (XX) | X X X 0 往往是第一字在板上,或者第五字在板上,并且随着过门处中眼起唱或板上起唱,这种关系还会反过来,并且听起来都是正常的,只需要在落腔时调整句幅或过门,以保证最后一字在板上。

即,如果撤掉清板的击板声,中间部份第一字、第五字都是重音,且关系为强/弱/强/弱,连4/4复拍子都不是,而是纯粹的2/4一板一眼。

这也能够解释节奏感强的人一般不会唱错节拍,无论是常用的2/4、4/4,还是鲜用的3/4,但节奏感正常的初学者在沪剧的一板三眼上往往也很容易犯错,且唱错也是末字落在中眼上,而不会错在其他眼。

不知道我的感觉是不是准确,还请赐教。谢谢!
chen9001 2016-10-11 08:07:4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6-10-11 08:10 编辑

沪剧对基本调的板眼要求,讲穿了只有一句话:"板浪起,板浪收".
中间句子唱得长或短,是可以自由安排和调整的,只要演唱者做到起腔句与甩腔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吃"在板上(不是指拖腔的收音"停"在击板处),就都符合规范的.
这个要求是"硬性规定"(必须如此).同一演员唱同一个段子,可能会有好几种不同的演绎,但最后都达到同一个"目标":收在"板浪".
同样是王老演绎的"敲更",会"敲"出大同小异的多种"版本"来.
coywjs 2016-10-11 08:54: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chen9001 发表于 2016-10-11 08:07
沪剧对基本调的板眼要求,讲穿了只有一句话:"板浪起,板浪收".
中间句子唱得长或短,是可以自由安排和调整的, ...

嗯,这个我清楚。我的意思是,如果中板节奏实质上是一板一眼的话,很可能会收到中眼上。

沪剧要求按一板三眼来收底板,有点类似于商店满5元有优惠,结果卖的都是4.99的东西,必须要买两件的感觉……这个比方不好……

朱介生老师的书在介绍中板时,特别提到了,演员错收中眼的情况,並且画了张一板一眼谱子,意思是按照一板一眼来唱,仿佛是收到底板了,但实际上是一板三眼,所以演员这样唱是错的。

但如果实际上就是一板一眼呢?专业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是唱到送腔时,再通过当时所在的板眼決定如何甩腔吗?

非常感谢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xjj0803

46
粉丝数
1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