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沪剧现在该走一下回头路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沪剧现在该走一下回头路
[复制链接]
来源:
爱的慌
2012-6-1 14:26:56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杨飞飞
的去世,标志着沪剧一个时代的结束。老一代沪剧演员的辉煌,反衬着现在沪剧的萧条。
目前沪剧不景气,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主要还是沪剧届本身的原因。我是沪剧爱好者,喜欢沪剧,但我越来越不想看现在的沪剧:缺少乡土气息,没有上海语言味道,缺少沪剧特有旋律,伴奏不伦不类,演员嗓音一个个毫无特点。整个沪剧走进了死胡同。就是和越剧比起来,也有不小差距。不要怪沪剧缺乏观众,是沪剧现状逼走了观众。我想,很多人的想法和我一样,
我并不守旧,并不是反对沪剧创新。但创新要在继承条件下的创新。离开沪剧本源、沪剧特点、沪剧传统,再多的创新不仅不能带来兴旺,反而是沪剧的灾难。
杨飞飞的艺术生涯,是传统与创新的真实写照。思考一下杨飞飞沪剧以及那些老沪剧为何受欢迎,对沪剧的发展有很多的启迪。
1、沪剧就要姓沪。要有上海生活气息。上海生动语言。现在沪剧缺乏这些,一味追求高雅,所谓档次,反而弄得像白开水。
2、唱腔要有旋律。这一点沪剧迷意见最大。现代沪剧越来越像沪语歌剧,没有了沪剧唱腔特有的旋律和韵味。弄得沪剧迷不过瘾,年轻人也不感兴趣。要知道,戏剧旋律是多少人积累下来的,是经受时间考验的精粹,任何戏剧离开传统旋律,都是死路一条。
3、伴奏要有特点。老沪剧的伴奏,有着浓重的江南丝竹韵味。这是沪剧重要特色,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在沪剧伴奏贪大求洋,就差点上交响乐了。殊不知,费力不讨好。必须牢记,不喜欢江南丝竹的人不会喜欢沪剧的,你伴奏弄得再洋,再摇滚,他还是不喜欢。
为了沪剧的振兴,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不再远离沪剧,沪剧介需要反思,拨乱反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走一点回头路。让演员、乐队多学多演传统沪剧,把老沪剧的旋律、唱腔、伴奏继承下来,打实基础。先把观众吸引过来,以后再逐步创新。别想一步登天,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新作。老一代演员的经验告诉我们,戏曲创新不是容易事。就是创新,也是在老曲调上的改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28
滩簧西乡调
2012-6-1 15:12: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爱的慌
的帖子
几点看法不无道理!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atsongye
2012-6-1 15:21:41
显示全部楼层
LZ分析很有見底,入木三分。沪剧就要姓沪,吐字绝对用要用上海地方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归晓华
2012-6-1 17:06:06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映春成林
2012-6-1 17:55:18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现己变祌为歌了.其味其是四不像.再渗入交响.那音乐让人讨厌.沪剧乐队本身只需八-九只加生.要大乐队无非是坛加排场.其效果也不过如此.以前的雷雨.大雷兩.等等.不是挺好听吗.为何要弄得不洋不相呢.要实在的效果.不要排场.要味道.而不是洋腔怪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uki21899184
2012-6-1 18:45: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飞向新世界
2012-6-1 21:48:42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沪剧就是要姓沪,唱腔设计一定要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回顾各大流派的产生,都是老艺术家在基本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和前辈老师唱腔发展而来的。就拿《石榴裙下》一戏来说,原大世界沪剧团的版本就比沪剧院的版本来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12-6-1 22:05:42
显示全部楼层
演员嗓音一个个毫无特点。
——既然如此,何能产生新流派呢。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eng-ye
2012-6-1 22:29:59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是沪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回到田山歌时代是不可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阿杜
2012-6-1 22:31:40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沪剧姓沪,方言特色绝对不能忽略。老戏为什么深得人心,久久流传不衰,我认为其中运用了许多土里土气的"乡下"话,生动有趣,让人难忘。现在的戏,编剧恐怕也没有生活基础,写不出这样的,都是"官话"。还有,作曲的水平是高了,但针对演员嗓音条件好坏没区别对待,千人一面,动不动飙高音,学唱难,群众不会跟着流传。定腔定谱固然新鲜好听,没识谱能力的就无法自学。所有沪剧沙龙,必须备用一大摞谱子才能对付。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荷花
2012-6-1 22:53: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申渝
2012-6-1 23:01: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鸣鸣
2012-6-2 07: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就要姓沪”说的好!场面越大,开销越大。恶性循环,原创戏怎么排的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大懒猫
2012-6-2 07:25:31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BCDFG
2012-6-2 08:44:45
显示全部楼层
因帐户等级限制,无法添加超过10人好友,望各位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原创达人
原创达人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本站精英
本站精英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爱的慌
好友
发布
36
粉丝数
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