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吴淞烟雨 +好友
少年时代看沪剧,青年时代演沪剧,中年时代评沪剧。并非沪剧知音,只是沪剧友人。

由陈甦萍、黄爱忠两位老师的回复所想起的……

热度 20已有 919 次阅读2013-12-27 11:31 谈戏说曲小巷总理, 陈甦萍, 长宁沪剧团, 黄爱忠, 吴淞烟雨

       我的一篇《看原创现代沪剧<小巷总理>》挂博以后,虽然心底无私,还是有点忐忑。扪心自问,对一部新编原创沪剧,我是不是有点求全责备了呢?毕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一部刚刚创编首演的新戏。

       没几天,长宁沪剧团的“袁派”小生黄爱忠先生便在“微信”上发给我一段话,内中说道:“看了你写的《小巷总理》观后感,觉得你真是个超级内行(爱忠先生过誉了)!在逸夫的两场演出结束后,听了不少专家意见,和你的感觉基本一致。社区干部的戏确实很难写,容易脸谱化,太真实可能觉得不可信,不真实会觉得编剧在瞎编,观众看了也不会满意。好在这个戏里的每个事件确有其事,但正如你说的,这个戏是上海人演上海戏,很亲切。……通过以后的演出,戏稳定后,会作部分调整,到时还请你来看。”

       此外,他还回答了我的关于他剃光头的发问,说:“我的光头是演《杨乃武》至今,编剧也希望何家龙这个角色是光头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那么我也只能再次为艺术牺牲了。还有要谢谢你,照片拍得很好。”

       又三天以后,亦即圣诞节的这一天,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老师在“微信”上回复我说:“认真拜读了您《小巷总理》的观后感,从字里行间里了解到您对戏曲的解读之深刻,在众多的戏剧评论中实属难能可贵!让我钦佩不已!衷心感谢您对此剧实质性的解剖!我已把您的剧评文章转发给编剧了,在下一轮的演出中有待改进和完善。多谢赐教!”信末,还附上了3个“抱拳”的“表情符号”。

       读了两位的回复,不再忐忑。应该说,我的直觉和经验告诉我,甦萍老师邀我看戏,是真心想听听沪剧普通观众的建议和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像我,喜欢沪剧,但和沪剧又若即若离;这样的观众看戏,不太会受流派之争、情感因素的影响,看问题虽然不免外行,但也有优势,那就是有“间离效果”,相对比较冷静,不会陷入情绪化的怪圈。

       我想,一部新戏首演,如果能引起议论,无论臧否,都已说明它在观众中激起了波澜。如果寂无回音,那倒是这部新戏的悲哀了。好话人人爱听,但“坏话”也并非就不是“正能量”。一部戏的编、导、演,面对的受众就是观众,就是戏迷,所以,编、导、演就应该有接纳、容纳观众及戏迷正反议论的雅量。对同一个艺术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艺术鉴赏的必然规律。一个作品既然要面世,那就要做好见仁见智的充分准备。观众,尤其是戏迷,往往就有许多真知灼见。

       我又想,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如能广征博取,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成其为大家。一如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翁偶虹之于程砚秋,艺术家是需要知音和诤友的。有了齐如山,才有梅兰芳大师《霸王别姬》、《太真外传》、《凤还巢》等经典剧目;有了翁偶虹,才有程砚秋大师《锁麟囊》等看家戏。举这些例子,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艺术家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结交更多的艺术知音和艺术诤友。

       文章不厌百回改,戏亦如是。好戏是磨出来的。黄爱忠先生回复中提到“通过以后的演出,戏稳定后,会作部分调整”,陈甦萍老师回复中说道“在下一轮的演出中有待改进和完善”,但愿沪剧《小巷总理》越改越好,使之既接地气,又高于生活。

       由陈甦萍、黄爱忠两位老师给我的回复,我想到了以上话题。写出来,和网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