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吴淞烟雨 +好友
少年时代看沪剧,青年时代演沪剧,中年时代评沪剧。并非沪剧知音,只是沪剧友人。

点击宝山·沪剧在宝山

热度 21已有 650 次阅读2010-7-29 23:50 岁月留香

【说明】

2008年初,宝山区档案馆拟出版一本《点击宝山》,以向上海世博会献礼,我有幸被邀约为撰稿者之一。当时我接了4篇文章的写作任务,即:《中国公学》、《海天旭日》、《沪剧在宝山》、《吴淞烟雨》。

自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我翻阅了《宝山县志》和有关沪剧的专著,并请教过赵慧芳大姐,同时根据自己对孩提时代和青春时期对宝山沪剧的体验和记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用了三个晚上,写成了这篇《沪剧在宝山》。

该文在我的新浪博客发表后,已有网友将拙文挂上“中国沪剧网”。目前,我也成了“中国沪剧网”的一员,故将该文全文和原所附照片一并挂上我的“吴淞烟雨”个人空间,不为别的,只是作为我对“中国沪剧网”和家乡戏的一份微不足道的奉献。

    博主与沪剧名家杨飞飞老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宝山境内,南起江湾、大场,北到罗店、罗南,街头村口,田间巷陌,经常可以听到沪剧的优美曲调。每到盛夏,夜色渐浓,十来个志同道合的沪剧迷用长凳围成一个圆圈,从屋内拉出一盏灯来,拉起二胡,弹起琵琶,打起扬琴,敲起檀板,你唱一段《卖红菱》,我哼一曲《罗汉钱》,成为消夏时一道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景。

沪剧在宝山,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基础。沪剧史上如丁婉娥丁是娥汪秀英、筱爱琴、杨飞飞、赵春芳刘银发、赵慧芳、华雯等名家,都和宝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不解之缘。

 

1905年,在宝山罗店镇上,一户贫寒人家降生了一个小女孩,父母为她取名为金小妹。由于家贫如洗,金小妹在孩提时代就跟着父母亲进入大上海,并在宝成纱厂当了童工,那年她才9岁。

稍长之后,金小妹常常和厂里几个爱听戏的小姐妹一起去新世界、先施公司听滩簧。先施游乐场演唱滩簧的是丁少兰带的班子,金小妹十分喜欢丁的唱腔和演技,加上听戏的日子久了,她也逐渐熟识了戏班子里的人。于是,金小妹毅然离开工厂,拜丁少兰为师开始学戏,并把金小妹的名字改成了丁婉娥。耳濡目染,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好学,翌年,丁婉娥就能上台演出,首场演《荡湖船》里的船女,便获得了成功。此后,丁婉娥和丁少兰结为夫妇。1924年,夫妇俩领衔组成了“婉兰社”,首创化装申曲和时装新戏,为申曲艺术改革开了新风,在当时的上海滩曾经轰动一时。1932年以后,丁氏夫妇因意见不合,不得不分道扬镳,丁婉娥凭着一己之力,创建了“婉社”,在小世界福安公司演出。1936年的春夏之交,丁婉娥在她的沪剧演艺生涯中完成了最精彩的一笔,创办了“婉社儿童申曲班”(俗称“小囡班”)。从金罗店到大上海,从金小妹到丁婉娥,自此,风云际会的上海滩成就了沪剧史上的一代名家。

丁婉娥成立儿童申曲班的目的就是让儿童演员能在一起学戏和演戏。当时,“婉社儿童申曲班”共有20来个孩子,男孩和女孩各半。丁婉娥要求儿童申曲班的每个孩子都要学会演奏一两件乐器,如二胡、三弦、琵琶等。她认为,当时的戏班子中专职伴奏者很少,大家掌握了乐器,便于忙中调度;她还认为,让演员懂点“江南丝竹”,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沪剧名家丁婉娥(照片来源于《宝山县志》)

宝山,养育了早期沪剧艺术的一代名家丁婉娥,而丁婉娥又为沪剧界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上海滩各呈风采、各领风骚、各成流派的沪剧表演艺术家。丁婉娥的弟子丁是娥在1947年组建了上艺沪剧团,1950年和解洪元组建了新上艺沪剧团,解放后出任了上海沪剧团团长、上海沪剧院院长,创建了婉转优美、绮丽多姿的“丁派”唱腔;汪秀英则组建了英华沪剧团与徐汇沪剧团,创建了爽朗流畅、活泼明快,尤以“赋子板”著称的“汪派”唱腔;而杨飞飞在1948年和赵春芳等共同组建了正艺沪剧团,1949年又和赵春芳等组建勤艺沪剧团,创建了委婉低苍、平实质朴的“杨派”唱腔。此外,以饰演电影戏曲片沪剧《星星之火》中女主角杨桂英而闻名的筱爱琴,也是丁婉娥的优秀弟子之一。

 

光阴荏苒。新中国成立以后,宝山的群众文娱活动空前活跃,各乡、镇纷纷组织业余剧团或自娱性的演出队,其中大都演的是沪剧。1952年,顾村的顾群剧团排演《白毛女》、《小女婿》、《翠岗红旗》等剧目;月浦镇月群剧团在物资交流会期间接连七八天日夜连演《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等剧目。罗店镇的罗群文工团还多次举行义演捐献,为国分忧。至于1950年建立的大场镇沪剧团,则相继演出过《大雷雨》、《柳树井》、《罗汉钱》、《双推磨》、《十三陵》等长短剧20多出,演出近百场,在宝山乃至上海都颇有影响。

与此同时,从丁婉娥“婉社儿童申曲班”走出来的当年的“小囡”,不少都已成为1950年代初上海六大沪剧团中的“台柱子”,他们在沪剧艺术世界中尽情发挥着自己的艺术才能,真诚地讴歌着崭新的新中国。

热火朝天的1959年,宝山人民迎来了一支下放来县的沪剧表演专业团体,她,就是当时已颇具声誉的“勤艺沪剧团”。勤艺沪剧团,19498月由杨飞飞、赵春芳、丁国斌凌爱珍等知名沪剧艺人牵头搭班组成,团长由杨飞飞出任。解放初期,戏曲事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难得的繁荣发展期,剧团发扬沪剧善于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积极从老解放区引进了《小二黑结婚》、《罗汉钱》、《方珍珠》、《小女婿》等进步戏,还先后推出根据中外小说名著改编的《家》、《茶花女》和《为奴隶的母亲》,使剧团整体艺术水平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1953年,该团在华东戏曲观摩表演会上荣获了二等奖。1956年,北京召开首次戏曲音乐座谈会,杨飞飞荣幸地作为沪剧界唯一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从北京回来后的杨飞飞愈加意气风发,和剧组成员一起编演了《两代人》、《黛诺》、《陈化成》、《龙凤花烛》等一连串现代戏。

杨飞飞,原名翁凤清,浙江慈溪人,生于1923年。她12岁的时候开始学演文明戏,1938年入“婉社儿童申曲班”,改唱沪剧,丁婉娥老师为她取艺名为杨飞飞。从“婉社儿童申曲班”走出来的杨飞飞此前恐怕不会想到,现在,她竟然带着勤艺沪剧团全体演职员,回到了老师丁婉娥出生的这片土地上。

杨飞飞来到宝山以后,“杨派”艺术开始步入了她的成熟期。这一阶段,杨飞飞的代表剧目层出不穷,她扮演的角色有《妓女泪》(后易名为《孤岛血泪》)中的金媛、《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王魁负桂英》中的敫桂英、《雷雨》中的四凤、《卖红菱》中的范凤英、《第二次握手》中的丁丽侠、《家》中的瑞珏等。杨飞飞因以演出悲剧见长,江南地方的戏迷便把她和越剧演员戚雅仙、锡剧演员梅兰珍、评弹“丽调”创始人徐丽仙并提,称为“四大悲旦”。

杨飞飞的嗓音宽厚洪亮,幼年时爱模仿京剧大花脸的唱腔,被同行姐妹称为“小金少山”(笔者注:金少山,京剧净行名角,工铜锤花脸)。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在继承沪剧唱腔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等剧种的成分,创造了以情制腔、朴实无华、委婉亲切、真挚细腻的“杨派”唱腔。杨派唱腔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妓女泪》中的“寻子千里上北平”(也称“金媛自叹”)。这段唱腔集凤凰头、长腔中板、快板慢唱、反阴阳、三角板、道情调、迷魂调、长腔慢板等八种色彩各异的曲调于一体,故而被称为“杨八曲”。如泣如诉,跌宕起伏的“杨八曲”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沪剧观众。此外,《为奴隶的母亲》中的“补衣”和“归家”、《雷雨》中的“四凤独叹”、《第二次握手》中的“归国”等经典唱段,也是沪剧观众百听不厌的著名“杨派”唱段。

沪剧“杨派”艺术的形成,离不开杨飞飞爱人赵春芳的悉心扶持。赵春芳也是沪剧界一代名伶,少年学艺期间,他受到了前辈丁少兰的影响,此后又注意博采众长,形成了表演细腻、嗓音洪亮,并善于根据人物个性制作唱腔的特点。他的演唱字正腔圆、刚中带柔、板眼鲜明、自成一派,被誉为“春派”艺术。1940年代初期,他和解洪元、邵滨孙、卫鸣崎齐名,有滩簧“四大小生”之称。

在勤艺沪剧团,这对艺术伉俪形成了一对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响档”。他们夫妻经常联袂登台,出演大戏,如:在《孤岛血泪》中,杨飞飞演金媛,赵春芳演姚牧;《为奴隶的母亲》中,杨飞飞演春宝娘,赵春芳演温秀才;《王魁负桂英》中,杨飞飞演敫桂英,赵春芳演王魁;《茶花女》中,杨飞飞演白萍,赵春芳演杜达民;《卖红菱》中杨飞飞演范凤英,赵春芳演薛金春……这对艺术伉俪共同创造的沪剧“杨派”和“春派”艺术,为沪剧流派的百花园增添了两朵绚丽的奇葩。

十年浩劫之中,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杨飞飞被“下放”到大场木器厂,赵春芳则被“下放”在杨行轧钢厂。沪剧专业剧团在宝山暂时消失了,但宝山人民对沪剧的感情并未因此泯灭,他们以沪剧的形式创编或移植了许多小戏,如《开河之前》、《小保管上任》、《上夜校》、《修山笆》、《东海小哨兵》……城镇乡村,到处活跃着一支支由业余演员组成的沪剧小分队。当时的宝山文化馆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屡屡请来原勤艺沪剧团的编、导、演们从艺术上对业余文艺骨干进行集训,刘银发等专业演员也参加了沪剧小戏的演出。

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十年动乱”终于画上了句号,杨飞飞、赵春芳等艺术家获得了新生。1978年,宝山重建沪剧团,以原“勤艺”班底为主,并定名为“宝山沪剧团”,仍由杨飞飞出任团长。剧团重建后,为重树“杨派”特色,复演的第一出戏就是根据“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同名小说改编的《为奴隶的母亲》。当《为奴隶的母亲》在上钢一厂复演的时候,人们为了一睹睽违已久的杨飞飞、赵春芳等艺术家的风采,数百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就连走道里、舞台前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此后,宝山沪剧团又重排了《茶花女》,新排了根据张扬同名小说改编的《第二次握手》等剧目。

“文革”期间,张扬创作的长篇小说《归来》,以手抄本的形式不胫而走,广泛流传于民间。直至“文革”结束,张扬平反获释,他把小说《归来》更名为《第二次握手》,并于1979年正式出版。剧作家金人、王复光不失时机地把这部小说改编成同名沪剧,由新组建的宝山沪剧团隆重献演,杨飞飞在剧中饰演丁丽侠(即小说中的丁洁琼),赵春芳饰演苏冠兰。“祖国春光分外明,杨花飞絮鸟争鸣,百花争艳春意浓,锦绣河山格外亲……”杨飞飞在剧中的“归国”唱段,由于歌颂了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唤起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杨派”唱腔的又一经典作品。

 

1982年,年近花甲的杨飞飞退居二线,担任艺术顾问。县文化局聘任刘银发为宝山沪剧团团长,并实行团长负责制。刘银发是继杨飞飞、赵春芳之后宝山沪剧团的著名实力演员,他于1957年进醒艺沪剧团,1960年入勤艺沪剧团,拜赵春芳为师。但他在学习“春派”的同时,还努力学习沪剧名家王盘声的唱腔,在《茶花女》、《孤岛血泪》、《复活的人》、《东方女性》、《深秋的泪痕》等戏中饰演主要角色。他扮相英俊,嗓音高昂,在唱腔上继承了“王派”甜糯潇洒的风格,又糅合进了“春派”刚健明朗的特长,演唱时悦耳动听,表演上吸收了话剧的表演手法,成为宝山沪剧团中生代演员中的“台柱”。

    博主与沪剧名家赵慧芳大姐

另一位中生代演员的“台柱”就是赵慧芳。她原名殷玉梅,自幼爱好沪剧,1950年进上海勤艺沪剧团学艺,先拜赵春芳为师,改名赵慧芳。此后,她潜心苦学杨飞飞的演唱特色,日见长进,颇得“杨派”缠绵悱恻、委婉深切之精髓。她的表演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演唱音色宽厚,富于韵味,曾在《为奴隶的母亲》、《雷雨》、《茶花女》、《孤岛血泪》、《复活的人》、《东方女性》、《深秋的泪痕》等戏中饰演主要角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宝山沪剧团硕果累累的一年。198612月,剧团晋京演出《东方女性》,获得成功,彭冲、陈丕显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19844月起,《家庭公案》、《东方女性》两剧目分别连演连满550场和600场,创上海戏剧舞台最高纪录。1987年,剧团先后受到文化部和市文化局的奖励,青年演员华雯获全国第二届“梅花奖”。1988年,中生代演员中的刘银发和赵慧芳,双双荣获沪剧界中年演员声屏大赛十佳演员奖。此后,市戏剧家协会、上海电视台等单位,还专门为杨飞飞举办了“杨飞飞沪剧艺术流派演唱会”,在江浙沪一带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世纪之交,宝山沪剧团又切合时代脉搏,创作改编了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东方女性》、《缉毒女警官》、《家庭公案》、《东方彩虹》、《贤惠媳妇》、《美丽大家园》(原名《田园梦》)等,其中《东方女性》等剧还被拍摄成戏曲电视片。

继刘银发之后,新一代著名演员华雯接任宝山沪剧团团长,并成为该团的当家花旦。1980年代起,华雯曾先后主演《家庭公案》、《东方女性》、《缉毒女警官》、《宋庆龄在上海》、《田园梦》等剧;尤其是在新版《宋庆龄在上海》中,华雯和马莉莉这两位梅花奖、白玉兰奖的得主再度携手饰演宋氏姐妹,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华雯扮相秀丽挺拔,唱腔柔婉流畅,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女性,是国家一级演员,和沪剧名家茅善玉、马莉莉、陈甦萍陈瑜一起,被誉为沪剧界的“五朵金花”。生活中的华雯多才多艺,她不仅沪剧唱得出色,而且还能演绎越剧、锡剧、黄梅戏、评剧、京剧等多种戏曲;其中,她的越剧和锡剧的演唱水平,完全称得上专业水准。

 

丁婉娥、杨飞飞、赵春芳、刘银发、赵慧芳、华雯……沪剧界的四代名伶连缀起沪剧在宝山的一个悠长而美丽的梦想。如今,每每传来“卖红菱”、“杨八曲”、“四凤独叹”等优美的唱腔,宝山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那可是我们宝山人用浦江水、长江水和东海水培育滋润出来的旋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