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夫 发表于 2014-11-21 20:59:14

沪剧曲调要姓“沪”

   当今新戏的谱曲也成问题,原来的沪剧 阳血、反阴阳、中板、长腔中板、三角板、赋子板、夜夜游 、、、、等等,非常鲜明,听众一听就晓得,甚至马上能够跟着哼哼,现在勿对了,谱曲瞎时髦,一句唱词往往多种调头混腔,花里胡哨的,戏歌成份不少,听的人也昏懂懂。
   唱词也是,正宗的沪剧是“说夹唱”,似说似唱,非常口语化,现在却是追求“诗句谈谈”,总是“七个字”或“334”,语言也有“普化”倾向,装出所谓的“高雅”,不看字幕会听不大懂,完全脱离市民化。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15-2-24 17:50:31

也许有人会骂我老乱.但我是为了沪剧而维护.要骂就骂吧 没关系.人们总会觉悟的.

云舒丫丫 发表于 2014-11-25 19:07:27

有点道理~

老施 发表于 2014-11-26 11:49:48

支持!现在的所谓一级演员,有几位能自己组织一段完整的、有韵味的沪剧唱腔?

GUOQIANGSUN 发表于 2014-11-29 21:14:14

值得深思

仲静渊 发表于 2015-1-2 08:16:32

沪剧就全国而言是一个“小”剧种,而在上海这个地区有其特殊性,沪剧曲调要姓“沪”已经成为沪剧传承与发扬、深入“上海人”这个特殊群体生活娱乐的关键,象有些老的唱段之间的“过门”二胡独奏就很好听,而现在有时西洋乐特别是管乐的加入淹过演员的唱腔,这般处理真是强人所难。

赋子板 发表于 2015-1-2 17:10:16

我非常赞成该位楼主的观点,沪剧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过去有百人百唱的说法,现在是千万人同唱。看一出戏人人唱腔都差不多的 而且白多于唱。慢慢的沪剧就变成上海话的音乐剧了。

yaojinlong 发表于 2015-1-31 11:30:26

{:1_287:}可惜呀!沪剧慢慢离开上海了。

gonghs 发表于 2015-2-1 08:02:07

{: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1_287:}创新不能丢掉传统,吸引新观众不能抛弃老观众

szzx777 发表于 2015-2-2 11:13:40

向上海话歌剧发展,最差的是沪语交响乐。现在有不少演员上海话都讲不正,数十年沪剧很可能只在少数群体中流行。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15-2-24 17:47:20

沪剧现在己经歌剧化了.过去的沪剧与现在的沪剧对比一下.无法理介.我记得大法官私生子中一段唱腔.开始是三送.但送到一半变成了沪歌了.听上去很别紐.作曲家门别忘了这是沪剧.别学那些不着边的方式.茅善玉是另创一派.不希望大家去学这派.因为她唱的不是沪剧.是沪歌.也许有人喜欢.也有人拍茅屁.总之懂沪剧基本知识者是不会勾同的.沪剧应该在厡有基础上革新但不是走味.像杨炒康老师的曲子.旣有沪剧味.又有改革味多好呀.他始终让曲子在沪剧圈味里转.多美呀.作曲家们应在沪剧主旋律中去谱写沪剧唱曲.否则沪剧会毀在我们这一代.

岛夫 发表于 2015-5-30 21:18:39

沪剧改革创新完全需要,但不能去沪化,正如中国的改革,再怎么改,根本一点D领导还是不变的。

老沪迷 发表于 2015-6-17 00:49:35

基本调,三角板,太老掉牙了。不改革他的观众只有八九十岁的人群,个人意见。

袁筱 发表于 2017-9-22 10:45:40

我喜欢沪剧几十年,听了几十年。说实话,现在的新戏我不要听了。茅善玉一代还不错,之后就没有出过沪剧明星。
现在的一批90后,尤其是男角,哪个唱得像样的?完全是瞎捧,没有人了,没办法。

岛夫 发表于 2017-11-1 21:41:25

沪剧去沪化的结果——必然死蟹一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剧曲调要姓“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