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女人》逸夫舞台演出纪事
《挑山女人》在逸夫舞台演出过去正好一个月。观众的好评,领导的高度赞扬,媒体及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使这部戏名闻遐迩,也使宝山沪剧团在多年的原创剧目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的话讲:“《挑山女人》给沉寂多时的现代戏创作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这是一部难得的、发人深省的、催人泪下的、讴歌伟大母爱的扛鼎之作。整台戏干净利落,音乐 、舞美、演员表演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的章节。而泪点的设置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看到整场戏,观众不时地擦眼泪,而从观众对剧情发展到精彩之处、那发自内心的、非常由衷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这个戏已经震撼到了人灵魂深处。华雯为我们上海的舞台塑造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母亲形象。从《红叶魂》到现在的《挑山女人》,我看到了沪剧的希望。我看,很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市的文艺创作会议,不要走过场,要认认真真地研讨上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向。宝山沪剧团要好好总结经验,把《挑山女人》打造的更好,走得更远”。《挑山女人》在逸夫舞台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场演出,但无论从观众人数、剧场反映、领导、专家络绎不绝地前来观看,足以看到《挑山女人》所带来的影响力和震撼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往领导上台接见演员,总是面带象征性的微笑、步履缓缓地上台,然后再斟字酌句地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而这次的领导接见,完全颠覆了我对重要领导的形象。他(她)们前倾着身子步履快捷地走到台上······而发表谈话,往往几个领导争着发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请看2月5日的首场演出,在台下观看的有: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市委老领导蒋以任等,陪同观看的有宝山区委书记斯福民,区委副书记、区长汪泓,区委副书记袁鹰等,以及文化部组成的北京专家、学者。 这是尾声,王美英挑货上山的镜头······ 谢幕之时,观众纷纷涌到台口······ 热情的观众······ 杨振武部长匆匆走上台来······ 市委老领导蒋以任,杨部长,宝山区委书记斯福民,争着夸赞《挑山女人》,夸赞华雯······ 交谈中的华雯······ 右一为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汪泓。 蒋以任:“宝山出了个好戏啊!·······” 交谈中······ 市、区领导和剧组合影。 未完待续。 本帖最后由 滩簧西乡调 于 2013-3-5 12:39 编辑
回复 乔良 的帖子
“《挑山女人》给沉寂多时的现代戏创作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这是一部难得的、发人深省的、催人泪下的、讴歌伟大母爱的扛鼎之作。整台戏干净利落,音乐 、舞美、演员表演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的章节。而泪点的设置又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看到整场戏,观众不时地擦眼泪,而从观众对剧情发展到精彩之处、那发自内心的、非常由衷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这个戏已经震撼到了人灵魂深处。华雯为我们上海的舞台塑造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母亲形象。从《红叶魂》到现在的《挑山女人》,我看到了沪剧的希望。我看,很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市的文艺创作会议,不要走过场,要认认真真地研讨上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向。宝山沪剧团要好好总结经验,把《挑山女人》打造的更好,走得更远。”
杨部这回说到点子上了!!!“要认认真真地研讨上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向。”但愿由此能指导出多多的让观众心甘情愿悲与喜、受百姓内心欢迎的好戏来!千万不要被那些“伪专业”人士牵着走了:明明散片式的自娱自乐的玩意儿——连最起码的剧情都连不起的,能说是戏吗——硬是被说成是好戏;以为在舞台上花大价钱搞些花里胡哨的歌舞、“装置”,就能把戏带出来吗? 2月6日上午在静安宾馆召开《挑山女人》专家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原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现代戏协会会长,姚欣。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康式昭。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王蕴明。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安奎。原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研究院教授,周育德。中国现代戏协会副会长,张洪文。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吕育忠。出席领导和主创人员有:宝山区副区长,陶夏芳。宝山区文广局党委书记,曹正兴。宝山区文广局副局长,陈贤明。上海市文广局创作中心艺术总监,郑炳辉。《挑山女人》编剧、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挑山女人》导演,孙虹江。《挑山女人》作曲,汝金山。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主任、艺术总监、《挑山女人》导演、主演,华雯。会议由上海文广局艺术创作中心艺术总监,郑炳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