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2-11-23 10:54:42
回复 Fu60624 的帖子
如此看来,伲松江的戏迷大多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这里的乐队老师到沙龙伴奏,是与唱者一样,都是来自娱自乐的,不收费用的。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12-11-23 18:55:35
水平高的老师在发言.那有我们差水平插咀.我只能看看.潮流不同了.也许拉主胡的该退位了.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也该让拉二胡的占占上风了.大家相让些.和谐社会么.
ABCDFG
发表于 2012-11-23 20:15:45
{:1_249:}{:1_249:}{:1_249:}{:1_261:}{:1_261:}{:1_261:}
阿杜
发表于 2012-11-24 19:22:07
从对某主胡专横跋扈不满,引起废除"主胡"称呼的话题,实在是一种酸葡萄心理。主胡就是主胡,你不承认它,无济于事。如果你看不惯这个人,完全可以不同他同事。我很佩服一个主胡---邵云平,他拉得好(曾在宝山沪剧团拉主胡),但为人谦虚低调,从来不盛气凌人,就拿话筒来说,他始终不愿意放在很近的地方,不象有的主胡只想自己的乐器声音最响。所以还是一句老话,越是半桶水,就越晃荡得厉害。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12-11-24 20:51:34
阿杜 发表于 2012-11-24 1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对某主胡专横跋扈不满,引起废除"主胡"称呼的话题,实在是一种酸葡萄心理。主胡就是主胡,你不承认它, ...
“越是半桶水,就越晃荡得厉害。”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文化站
发表于 2012-11-25 09:06:37
回复 阿杜 的帖子
话筒放得越近,缺点暴露得越明显,呵呵。我听有的录音里主胡声音确实很响,但水平不敢恭维。
kakaka
发表于 2012-11-25 10:12:13
赵老师,赵永平确实水平高,为人低调,拉主胡的琴师应向他学习!
丛林
发表于 2012-11-26 11:47:50
在沪剧伴奏中“主胡”的领衔作用是无可撼动的。我熟悉沪剧时间不长,所看到的,听到的基本如此。这跟沪剧的传统有关,也可能这就是沪剧的特征之一。在现有的环境下还是"和谐“一下比较好,太过于纠结乐队伴奏中的细小枝节,结果是无济于事的。乐队的老师年长的多,有个性的老师不少。我还是这句话,为了沪剧这门艺术的发展,传承,为我们大家的健康,宽容一点,”和谐“一点是有益的。
鸣鸣
发表于 2013-1-24 20:20:59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2-11-23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u60624 的帖子
如此看来,伲松江的戏迷大多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这里的乐队老师到沙龙伴奏,是与唱者 ...
我们宝山的乐队老师也都是无私奉献!就我拿沙龙来说吧,8个乐队老师包括我自己,从来不收分文,五年来每逢春节发一桶油意思意思罢了!
chen9001
发表于 2013-1-27 16:57:38
我对"主胡"的理解,它仅是"主奏胡琴"的简称罢了.沪剧里,就是申胡;越剧主胡是越胡;锡剧主胡是锡胡;淮剧主胡是淮胡......
对主胡的要求,我倒觉得:"带得动(整支乐队)"\"稳得牢(演唱节奏)"\"管得住(其他琴师)",比他个人水平高超更加要紧!
所以,"三大件"与敲板的搭档要尽可能稳定并长期磨合.
"合作"的越胡演奏家贺孝忠老师曾说过下面意思的一番话:一支全部由一级琴师临时组合的戏曲伴奏乐队,其伴奏质量未必一定高于个人水平稍差但配合默契的乐队.
我个人觉得,在不用曲谱随腔伴奏传统唱段时尤其是如此.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13-2-1 17:20:27
回复 阿杜 的帖子
现在新法了.改革了.不是有人讲沒有主胡有二胡在吗.改革下也可以呀.今后再发展可以用京胡来领奏也说不定呀.申胡没有是一首创.值得各沪剧沙龙学习的.
过炎洲
发表于 2013-2-3 19:40:20
看了上面各位贴子.上海琴师的出场都要报酬.有水平的更高.可能是上海的特色!!我想现在的网友和沪剧爱好者都是有一定的年纪的.拉琴是爱好.收劳护弗有些斜了.无钖的专业退休琴师深入沙龙伴奏和指导都是不收报酬的.目的是为了弘揚沪剧.是责任.望大家为沪剧发挥自己的余热.出点力.沪剧就能更好传承下去.
映春成林
发表于 2013-2-3 20:44:03
我们苏州的沙龙琴师从不收钱.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向各琴师致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1_299:}{:1_299:}{:1_299:}
文化站
发表于 2013-2-5 13:29:37
看到周老师把这个帖子顶上来了,也附和再说几句。关于主胡我i行我素的问题,我觉得,拉主胡的,必须对唱段烂熟于胸,对唱段如何把握,有条件的,可以多听听正统的录音,向录音学习。另外,乐队在平时是要“练乐”的,乐队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对一些不是很熟的曲子要多加练习,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还有,既然是主胡,就要有权威,该听主胡的,就应当听主胡。当然,这其中主胡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最后,演唱者对乐队的影响也不能小视,有的演唱者往往会越唱越快,节奏把握不住,乐队使劲扳也扳不过来,这就需要引起演唱者的注意了。随便瞎说说。
老番三
发表于 2013-2-5 15:02:07
本帖最后由 老番三 于 2013-2-5 15:08 编辑
回12楼观众朋友
交响乐队看似人多,但是每个声部都有它的首席,例如小提琴声部分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也有一个首席,他也是整个管弦乐队的首席,在乐队谢幕时,先由乐队指挥谢幕,然后指挥会请起首席小提琴立起一起谢幕,最后再请起全体乐队一起谢幕。这说明管弦乐队也是很重视乐队首席的。所以任何乐队都有一个领头的人的。(三个党员要成立一个支部也是要有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