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谈《雷雨—花园会》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2-7-5 21:01 编辑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谈《雷雨—花园会》
这段唱起名“花园会”其实不确切。唱段是以繁漪恳求周萍留下为主的,而周萍则是避而不及。周萍这个人物比较复杂,有很多的侧面,不能简单处理。在表演上既要表现周家大少爷风雅斯文、知书达理的外貌,更要揭示他灵魂深处的胆怯、卑劣、自私的一面。
在这段唱段中,周萍的唱不多,但就要在这不多的篇幅里唱出周萍对父亲的畏惧、对繁漪的愧疚、对以往与繁漪乱伦畸形恋的厌恶、想摆脱目前生活的羁绊等等的心情。所以必须掌握人物的情感脉络,不能单纯地用一种厌恶的态度来诠释周萍此时的心情。所以,在演唱时要着重控制音色的发音运气。一般的唱总是拔直喉咙放声高唱,可这里不行,周萍面对的是繁漪,“懊悔我自己做错了事,怨恨我自己太糊涂”,因此,不敢在人前大声张扬,处处事事想摆脱繁漪的羁绊,在谈话中总有一种色厉内荏、心虚胆怯的应付状,在音色的控制上也只能是带着低声软弱的怜求感。
“花园会”与“幽会”两段唱,都是传统的[长腔中板],曲调没有多大的变化,主要在节奏控制上,利用速度紧、松、快、慢的变化,使唱腔更生动、自然、真实、口语化。
【摘自 王盘声 黄士英 编著 《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P-224 上海音乐出版社】 {:1_284:}{:1_284:}{:1_284:}{:1_284:}{:1_284:}{:1_284:}{:1_284:}{:1_284:}{:1_284:}{好: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这段唱起名“花园会”其实不确切——老前辈说的好啊!
动不动就花园会,还强调把场景搬到花园就像是创新似的。
最不可理解的是繁漪居然那么早就下跪了。
可见有时候名导演也照样出纰漏。
世界级别的老谋子尚且频频出昏招,难怪了。 "世界级别"--在中国,那怕在民间,迄今恐怕沒有人正规封过他. “花园会”与“幽会”两段唱,都是传统的[长腔中板],曲调没有多大的变化——
最普通的长腔中板,唱出韵味,这就是大师! “懊悔我自己做错了事,怨恨我自己太糊涂”,如今谁还能唱出王盘声的这样的味? {:1_299:}{:1_299:}{:1_299:}谢谢上传!{:1_287:}{:1_287:}{:1_287:} blogfeiyunpu 发表于 2012-7-5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段唱起名“花园会”其实不确切——老前辈说的好啊!
动不动就花园会,还强调把场景搬到花园就像是创新似 ...
其他版本雷雨未仔细研究,但59年的雷雨中,这一折中繁漪并未下跪啊。唱词中“并非我低头恳求你,希望你自摸良心想一想。。。。”,繁漪下跪是在最后一幕“求萍”时。可以说尊重曹禺的原著。当年曹禺看了也没说有不妥之处吧。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此评论高超.多一个花园场景是败笔.繁漪下跪太早,不符她情格也是败笔 {:1_287:}{:1_287:}{:1_287:}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2-7-6 12:29 编辑
雁声 发表于 2012-7-6 0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他版本雷雨未仔细研究,但59年的雷雨中,这一折中繁漪并未下跪啊。唱词中“并非我低头恳求你,希望你自 ...
蘩漪在《雷雨-花园会》这场戏中
——下跪,这就不像是曹禺先生笔下的蘩漪了。
周萍在《雷雨-花园会》这场戏中
——“拨直喉咙”:“如果侬以为侬不是我爹爹的妻子,可是我还承认我是我爹爹的儿子!”,这就不像是曹禺先生笔下的周萍了。
一个下跪,一个拨直喉咙
——这场戏就只是“花园会”,不像是曹禺先生笔下的《雷雨》了。 {:1_299:}{:1_287:}{:1_299:}{:1_287:}{:1_299:}{:1_287:}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从一个个性女人的角度感觉,心高气傲的繁漪似乎是不会下跪的。 {: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1_299:}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