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长腔长板基本组织结构与缀腔关系示意图

来源: 白水 2011-5-8 19:06: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载 朱介生 徐音萍 编著 《沪剧音乐简述》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扫描0007.jpg
参与人数 11 威望 +55 收起 理由
佩耘 + 5 妙!有很深的学问。
spring + 5 妙!但是看不懂哎。
芸倩 + 5 赞!
小荷花 + 5 谢谢上传!
zxhanmimi + 5 赞!
lujunwen + 5 顶!
过炎洲 + 5 珍品,赞
双王今易木 + 5 珍贵!
蔡兄 + 5 白水老师,功德无量!
大懒猫 + 5 谢谢老师上传,又去扫描了…….
lulu_kuang + 5 谢谢白水老师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5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大神点评32

娄江沙子 2011-5-8 22:21:05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看不大懂,谢谢上传
纳福 2011-5-8 22:39:45 显示全部楼层
顶!谢谢上传!
蔡兄 2011-5-8 23:33:34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老师,功德无量·!
说重阳,道重阳,重阳节到老人忙,着新衣,戴新帽,好似当年闹新房,想从前,看今朝,幸福生活乐淘淘,祝网友,身体好,健康生活心情好!
谢谢上传!资料很珍贵,清楚点就更好了!
白水 2011-5-9 07:36:3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5-9 10:18 编辑

回复 双王今易木 的帖子

把图中的小字按顺序抄录予下,供对照。

引奏过门



凤凰头
短腔
长腔
散腔-上板
懶画眉

三送
短(长)过门
迂回

平腔

唱散
四四调

硬煞板
软煞板
夹白落腔
并列落腔
整板落腔
半成落腔
散板落腔
病落腔
俞调落腔

落腔过门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衷心感谢白水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全心全意为网友服务的精神!赞!
沪梦缘 2011-5-9 09:54:2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孙老师讲得有板有眼不容易哦!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lujunwen 2011-5-9 10:31:2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水老师上传!
雀鸣轩 2011-5-9 11:14:20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当时未举列说明,要理解勿容易。
白水 2011-5-9 11:29:3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1-5-9 11:50 编辑

       沪剧舞台上演唱得较多的曲调是“长腔”类中的各种板腔,故这类板腔的曲调称为沪剧“基本调”。沪剧“基本调”是由“起腔”、“平腔”、“落腔”三个部分组成,简称为“起平落”的结构形式。传统唱腔就是按这“起平落”次序反复演唱的。

        以石筱英演唱的《大雷雨》-“我是为了原谅你”唱段为例:

        (一)三次“起腔”。起腔也叫做起板,它在唱词中是一句上赋的地位。

              1-“你说我不肯原谅你”,

              2-“今天我望穿秋水盼你到”,

              3-“好做好夫妻是外头人”。

       (二)这三次“起腔”后,都转入“平腔”,也叫做念板,它是朗诵式的,基本上是由上句和下句的不断重复而成的一种唱腔。

             1-“我问你要我原谅到啥地位?……”,

             2-“狠心肠见靣就嫌我麻烦。……”,

             3-“你为了孝娘就做人难。……”。

       (三)“落腔”是紧接于平腔之后,在唱词告一段落或结束时所运用的一种唱腔。

             1-落腔上赋——送腔:

                  (1)“自从我被你母親赶出门”,

                  (2)“人家说天上秋云薄”,

                  (3)“我成全你天下孝子第一位”。

            2,落腔下赋——甩腔:

                  (1)“为啥此地一趟未曾来”,

                  (2)“你比秋云薄几倍”,

                  (3)“比二十四孝胜几倍”。

        也可用《庵堂相会》-“春二三月草青青”这个唱段为例,来理解沪剧“基本调”是由“起腔”、“平腔”、“落腔”三个部分组成,简称为“起平落”的结构形式。

        《长腔长板基本组织结构与缀腔关系示意图》是说明运用缀腔类曲调作副起腔和副落腔,在长腔长板基本组织结构中的关系。可结合《三国开篇》、《西厢开篇》来理解。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详细的解释让人受益无穷,谢谢白水老师!
chen9001 2011-5-9 12:31:01 显示全部楼层
11楼的例子,其实已经说明了这张图表的互相关系.
但是,对初入门的朋友,难免还是会有"深奥"之感.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看帖体会,略补充几句(仍然以这个唱段为例):

1."挥头"(56.|32.起给演员"出口"开唱时"定音"的作用)  “你说我不肯原谅你”,(中板"短过门",跟据演员唱的速度伴奏),下接"念板头"(无伴奏的"清唱").到“自从我被你母親赶出门”的"赶"字乐队开始"托"(主胡"进去"了其他乐器随即跟上),接甩腔“为啥此地一趟未曾来”("送腔"句与"甩腔'句之间有没有"小过门",要根据演员对"板眼"的安排而定,尤其是"随腔伴奏"时代,往往同一演员日夜场的安排会有区别).

2.“今天我望穿秋水盼你到”("长过门",沈开文先生设计成"高把位",较慢速度,突出刘若兰的哀怨和无奈,1981年诸惠琴的演唱版更提高了乐队的"技术含量").唱到“人家说天上秋云薄”这送腔与“你比秋云薄几倍”落腔句时,"托"法同上段.

3.衔接过门进行中速度略加快(还是跟主胡"走")再唱第三段中板(起"短过门")......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谢谢老陈老师!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chen9001 2011-5-9 14:23:19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后直至1966年中期,有些沪剧说明书\唱片所附唱词甚至"小戏考"里都经常会加注一些"曲调提示".
我现在用这个办法来加注一段试试,看看是否会对你的学唱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芦荡火种  智斗

胡:[汪汪调]春来茶馆阿庆嫂,  心直口快好心肠。[甩]
大前年我还没改编忠救军,  [数板]只有十几个人咯七八条枪,
正好碰着萝卜头,  就在那阳澄湖边打一仗。[甩]
打光了子弹只好溜(啊),  [数板]鬼子紧追勿轻放,
逃到此地大门口,  幸亏阿庆嫂来帮忙,
拿我藏在水缸里,  总算逃过难一场。[甩]

刁:[汪汪调]沙家浜是我老家乡,  我是这里生来这里长。[甩]
[数板]全村人头男女老少都熟悉,  哪能会勿认得他们夫妻俩。[甩]

胡:[汪汪调]八一三战事炮声响,  [数板]他们逃到此地沙家浜,
开爿茶馆混饭吃,  阿庆嫂为人四海又漂亮,
那时候你们全家逃的逃来溜的溜,  哪能会认识他们夫妻俩。[甩]

嫂:[连珠三角板]胡传魁改编忠救军,  未知他的动向如何样,
刁德一是一副阴险狠毒相,  我要仔细暗提防。[甩]

刁:[白]阿庆嫂
[基本调]我佩服你真是有胆量,  竟敢在日本人面前耍花枪,
要没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  (你)怎肯舍身救队长?[甩]

嫂:[吴江歌]胡司令平时(末)对我肯帮忙,  阿庆嫂背后大树有靠傍,
这是他行得春风有夏雨,  开茶馆是江湖义气第一桩。[甩]

刁:[基本调]新四军在此日脚长,  一定在茶馆店里常来往,
既然是行得春风有夏雨,  我要问一声(你)对他们照顾得如何样?[甩]

嫂:[吴江歌]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砌起七星炉全靠嘴一张,     
来者是客勤招待,  照应两字谈勿上。[甩]

三人合唱:[汪汪调夹快板慢唱]我看他
刁:不慌——    胡:不阴又不阳,  刁:又不忙,
嫂:不善又不良,  胡:说话好像鬼打墙。[甩]
嫂:不知他,  刁:不知他——
刁、嫂:究竟啥名堂?
刁:我有心问来要问到底,
嫂:我有心防来要节节防。[甩]
刁:我问他,  嫂:若问起,
刁、嫂:新四军伤员在哪里,
刁、嫂:趁机会,  刁:看她神色怎么样?
嫂:把他底细摸清爽。[甩]  
胡:(白)疑神疑鬼!
刁、嫂:胡传奎好像生了气,
嫂:这一个草包,  刁:这一个草包真是唔用场。
嫂:正好派用场。[甩]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芸倩 + 5 赞!
白水 + 5 介绍常用曲调,普及沪剧知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张舜年 2011-5-9 15: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白水

40
粉丝数
355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