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fumin +好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沪剧的戏曲化回归和新的探索

热度 10已有 617 次阅读2013-9-17 14:17

走进【挑山的女人】,大幕拉开舞台中间矗立着一座平台,主创者通过旋转方位的变化,不时转换着舞台的空间,或是王美英居室或是齐云山山景或是齐云山山间小道。主创者的旨意显然是打破了舞台的第三堵墙,使戏剧情节自由顺畅地在更广阔的空间去展现,也就是回归戏曲化的追求。
于是我们看到序幕时的迎亲场景,仅仅运用民族吹打歌舞山歌,非常简洁明了的完成了一场戏。还有母子三人雪夜挑山时的边歌边舞,既有戏曲的身段又糅合了舞蹈动作,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的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品格。最令人难忘的是王美英打开十年编织的绳结,伴以走圆场的优美身段配以动听的唱腔,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使人物精神和主题得以升华。
沪剧从农村田头到进入大城市剧场,完成了戏曲化和现代剧场艺术的转化。由于沪剧戏曲程式化底子较弱,另辟蹊径创造了话剧加唱的模式,由此诞生了一批现代题材的经典剧目。
随者时代的前进,当代的剧场艺术更注重三度创作,即强调演员与观众在剧场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戏剧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观众参与,在舞台上尽量去寻找一些人类共通的艺术形式。舞台更为简约为演员的表演腾出足够驰骋的空间。同时演员减少了台词和歌唱,用动作{肢体语言}代替。
通过东西戏剧的比较,原来这些理念还是借鉴了中国的戏曲。因此【挑山女人】对戏曲化的追求可以说是沪剧戏曲化的回归和新的探素。比如有一场王美英面对丈夫遗像大段如泣如诉的台词就是借鉴了话剧的内心独白。同时还是保留了沪剧的以唱功见长的本体。有些重点唱段渐渐在票友口中传唱。总之兼容并蓄调动一切先进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开放的眼光获取更广大观众的认同。这也是沪剧的未来发展的方向。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