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华雨文 +好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百年茶会

热度 35已有 1220 次阅读2010-7-7 02:18

百年茶会

 

对于30岁的人来说,去‘沪剧茶会’坐坐似乎太年轻了……

从华山路拐一个弯,就到了淮海中路。信步游走一定会错过‘家好月圆’——这个上海沪剧圈子里百年茶会现在的落脚点,它藏身于阡陌纵横法租界的福开森路西江路(现今“武康路淮海中路”)上。两旁古木参天,路上人烟稀少。每个星期天的清晨,当晨光透过法国梧桐树层层密密麻麻的叶子洒到了柏油路上时,刚洒过水的柏油路泛着晶晶亮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是沁人脾肺。常常有一些老人在此赴每周之约。这些老年人,年龄跨度从90岁到30岁,都是沪剧圈子里的人士,有演员,有琴师,有导演等,而这聚会这就是历经百年的沪剧茶会。

老人们的聚会从民国初年就开始了,当时是滩簧艺人进入市区演出,为了相互交流技艺、联系业务、联络感情而自发形成的茶会,至今己有近百年的历史。茶会起初并没有组织,也没有固定场所,只是大家喝早茶时的自然交流,然而这个习惯久而久之变演变成了民间申曲艺人交流、活动的固定聚会。

旧时茶会起着如同现代行业协会似的功能,现在却像是一个隐退的智者般在一旁注视着沪剧的发展。老人们时而喝喝茶水,时而谈谈沪剧界的琐事,有事没事聊聊家常,有时也端着个茶杯相互窜个台子,到处插上几句嘴的。他们的话题从昨天的新戏反响到社区的大小大家唱场子,也有一些新闻的交流,更有相互问候身体、了解近况的。在这里没有主角,在这里没有主演,在这里只有朋友,大家相互平等,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氛围好极了。不曾想像,当年就连丁是娥解洪元杨飞飞等名家也来参加茶会,借茶会的机会向丁婉娥杨美梅、夏福麟、张谷声等前辈老师请教,此事新民晚报的记者也采访过并作过报道。

看着各位老先生各自打招呼,频频相互点头,互道近况,一副亲朋挚友的样子,令我感动。三、四十年代,这样的聚会在‘八仙桥日日得意楼’有几百人之多,到后来在绿杨邨人少时只有一桌,几乎快要结束这与申曲进入上海市区有着共同历史的‘茶会’。但它始终是坚持下来了,辗转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茶楼、饭店,现在栖身在淮海中路家好月圆。

很有幸,因缘际会之下我走进了这个茶会。还记得我头一次是怀着踹踹不安却带有一点兴奋心情走了进去。城市的喧嚣,此处的净土,想着它记录过去美丽和沧桑,也有让你回味过去风情的情怀,这些老先生,神情安详,雪白的头发在店堂的暗处云似的浮动,让人带着羡慕去想象他们的生活。以一份单纯的心情,看待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事,逝去的日子,而现如今的聚会更显得弥足珍贵。

 

 

                           華雨文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