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沪剧改革下别忘了他是地方剧 [打印本页]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0-8-24 19:19
标题: 沪剧改革下别忘了他是地方剧
以前沪剧.在导演确定演员后.发下剧本.自己消化定调定腔.演员认为成熟了.便和乐队主胡或艺会敲定.让主胡定下你唱腔的起腔.和甩腔.写在曲谱上.以前传统剧都数曲谱只看见.中起.(中板起腔)中甩.(中板甩腔).三送起.三送甩.三厶起.(三角板起).这种记号.一本剧只有二--三段是明确要作曲的.有作曲作好后和确定演员.套曲.
现在是全部作曲.作好后发下去.自己消化.根本不能改动.成熟了和主胡套曲.就这样在排练.演出.所以会产生一些沪歌味浓的唱腔
.作曲大师.传统一些的.味浓些.改革味浓些的.那可就难说了.一下子滑到那里.很难讲了.所以好多人都认为沪剧味淡了.歌剧味浓了.像大雷雨全剧曲.龙风花烛.真是万听不厌.
开慕曲是根据演出剧的.时代背景.剧情而写的.现在不同了.我是作曲.我要怎样写.你们就怎样奏.不听.给你小鞋穿.所以会产生离沪剧距离远的味道.
沪剧是要改革.介放前的沪剧--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改得相当好.只有逻辑性的改革.才会味淮.曲好听.
也许有人会讲我老茄.非也.懂得沪剧传统曲的人都有这样的认为.总的希望沪剧能大力发展.并不是妒异.
作者: 沪梦缘    时间: 2010-8-24 20:57
首先我支持楼主的观点,我不反对沪剧的改革真像楼主所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变了过去单调的味道,但在改革中不能冲淡根基。这些仅仅是我们上点年龄人的看法,不知年轻人是否看法相同。
作者: 四季相思    时间: 2010-8-25 11:05
沪剧要吸引年轻观众,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无论如何,传统韵味是丢不得的。
  希望当代的青年演员能把基本功学得扎实些,多揣摩老艺术家的唱与演,吸取精髓,切莫让沪剧变味。
作者: 采菊东篱下    时间: 2010-8-25 17:43
回复 1# 映春成林
作者: 采菊东篱下    时间: 2010-8-25 17:50
回复 4# 采菊东篱下
无怪乐队不能离谱
作者: 过客    时间: 2010-8-25 23:04
楼主说的好!这样的“老茄”越多越好!支持!顶!
作者: 爱沪剧    时间: 2010-8-25 23:06
本帖最后由 爱沪剧 于 2010-8-25 23:10 编辑

不对吧!沪剧到;四十年代是沪剧发展的顶峰!!!
一个人只腔,一把胡琴一只拉法:真是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
现在定腔定谱说明沪剧已经变成沪歌了:上海话唱的歌;
50年代沪剧改革不合事实的走歌剧路子;
唱的戏都是“红戏”:《红灯记》,《芦荡火种》,《赵一曼》。。。。。。
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固沪剧的根老滩簧戏统统丢在垃圾桶里!
现代沪剧不是解放前的老沪剧的传承,已经断档了。
现在沪剧既没戏曲没味道但又不是歌剧,根本就是不伦不类的戏剧歌剧的两头怪!
作者: 明辉    时间: 2010-8-25 23:55
回复 1# 映春成林

说的很好,大力支持你,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8-26 14:22
一言中的!顶!
作者: fangming    时间: 2010-8-26 17:14
坚决顶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