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長请扳后会不会:梗:调。 [打印本页]

作者: 格格    时间: 2010-8-7 11:11
标题: 長请扳后会不会:梗:调。
沪剧長腔中板有许多唱词起腔后有大段干请板例刘志远敲更等。过去沪剧演员基本功扎实、都是请板到甩腔时仍在原调上。而现在沪剧演员往往用音乐托衬,以兑走调,好一点演员甩腔前用音乐奌一下。美其名音调优美实际是缺乏扎实基本功。
作者: 而古月    时间: 2010-8-7 11:41
这主要牵涉到演员的乐感,乐感好的演员叫他跑调都跑不掉。
作者: 中原风大    时间: 2010-8-7 12:02
回复 1# 格格


    这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比如唱雨中情,宝山别梅时,清板唱完,音乐一起。就感觉走调了。在此特请高手指导。谢谢。
作者: 冯国跃    时间: 2010-8-7 12:09
回复  格格


    这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比如唱雨中情,宝山别梅时,清板唱完,音乐一起。就感觉走调了。 ...
中原风大 发表于 2010-8-7 12:02

这主要是与音准概念和用气方法有关。。。不好意思,可能说的不对请别见怪!
作者: zxhanmimi    时间: 2010-8-7 13:36
走调不走调取决于一个人的基本功,多听勤练是不走调的前提。这是我的看法。
作者: 中原风大    时间: 2010-8-7 13:54
回复 4# 冯国跃


    谢谢冯老师的指点。确实如此,我有时提着气,精神饱满地唱戏。似乎就不走调了。这是否与气口相关?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0-8-7 19:36
顶2#4#
    两位说得有道理!乐感,音准概念,气息的运用都有相当的关系。一般情况低梗较多,这可能是气息不足一点点的往下跑音。要不梗首先要训练耳朵,提高对音高的认知力,和分辨率。再就是锻炼气息的运用。
作者: 镀金少爷    时间: 2010-8-8 13:35
上面几位老师说的极是,气息是很关键的基本功,
一大段赋子板下来,由于某些地方换气偷气不合理,气息往上了,急了。甩下来是往上偏出。俗称【响梗喉咙】。【注意气息合理安排。低音的字眼摆放正确不能唱成中音。不然会越来越高。】
往下偏的,往往是丹田劲不够,软,字眼口劲不够。
当然,前提都是需要很好的听力练习和乐感音准练习的基础。
学生我的肤浅体会,不知说的对否?请老师们指点。
作者: 承筱    时间: 2010-8-9 15:10
沪剧唱腔中分上下赋,当然偶也有双上赋和下赋的,这是有一定的格式的,合理的用气,加上上下赋分清,鄙人认为是能唱好清板的。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钵会,若误导大家可以指正,产生梗的原因除了整体用气不当,还有没能撑握上下赋分清的格式。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0-8-10 15:54
用好气息,练好口劲,学好基本调。
作者: 明辉    时间: 2010-8-24 19:59
其实讲讲很容易,真的唱起来却很难,比如,什么是气息,你要掌握呼吸自然,低气不能松,腹啌和胸啌相结合,通过嗓子从口腔发岀,咬字要有力度,囗行要正确,节奏一定要稳唱腔要园,在掌握好气息以后不要忘了一个规律,那就是七个字,字准,腔园,节奏稳,当然这一定要去实践喔,也是我学戏过程的一点体会吧,不一定准确,供作参考,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8-25 00:41
字准,腔园,节奏稳这七个字做起来好难呀。要勤加练习才行
作者: 华雨文    时间: 2010-8-25 00:42
字准,腔园,节奏稳这七个字做起来好难呀。要勤加练习才行
作者: wwj6486    时间: 2010-8-27 17:05
严老师没有架子,无私地与业余戏迷教导交流,忠心感谢!
作者: 水乡    时间: 2010-8-28 13:26
回复 11# 明辉
字准、腔园、节奏稳、多实践、勤练习,
用心、信心、悟心、多体会、刻苦用功!
谢谢严老师的教导!
作者: 水乡    时间: 2010-8-28 13:27
字准、腔园、节奏稳、多实践、勤练习,
用心、信心、悟心、多体会、刻苦用功!
谢谢严老师的教导!
作者: 张舜年    时间: 2010-8-28 14:52
上次白水老师的一篇日志专门讲述了这个问题.我很同意他的观点.今天也很赞成网友老番三的观点.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8-28 17:27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8-28 17:36 编辑

回复 17# 张舜年

感谢您的关注。
    今年8月7日我的日志《走音“不搭调”病声的防治》,是摘编中国戏曲声乐研究开拓者卢文勤教授的文章《常见病声的防治》和王夏菲的文章 《略谈声乐演唱的心理调节》。
    中国戏曲声乐研究开拓者卢文勤教授早年为梅兰芳大师操过琴,为了发展祖国的戏曲声乐事业,改行研究戏曲声乐,卢文勤教授通过数十年对50多个剧种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京剧、歌剧、越剧、沪剧、曲艺、评弹等多种文艺人才。
作者: 雀鸣轩    时间: 2010-8-30 15:20
老番三的耳朵听音说法是对的,从前说这是耳灵问题,听音不隹,起腔有伴奏,再长的清板,耳灵好归腔肯定在伴奏内。
作者: 滩簧    时间: 2010-8-30 16:04
走音的原因有多种,1:音准不好,自己演唱上跑调。2:耳音不好,不能准确跟随伴奏演唱。3:气息不当,用气不准确容易偏高或偏低。4:咬字平仄问题,咬字不服帖也容易走音。5:缺乏基本功,要多唱中板、紧板、赋子板等基本曲调,多唱无伴奏的清板,懂得板眼,掌握运腔。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