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沪剧茶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滩簧    时间: 2009-12-11 21:37
标题: 沪剧茶会
我来说说茶会,顾名思义,茶会就是以喝茶为主的聚会。
   茶会,是在沪剧进入租界演出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聚会。起初只是在小茶馆里,大家聚会,互相联系联系。后来,从事沪剧事业的艺人越来越多,就搬到规模相对较大的茶楼。解放前,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沪剧艺人们长期在八仙桥的日日得意楼喝茶,人数有几百位之多。
   大家在一起喝茶有什么目的呢?第一个,是沪剧行业艺人的聚会,第二,有了固定的聚会场所,就可以方便需要演出的单位来联系演出业务。第三,哪家班子缺少演员或者演员临时没空,就可以到茶会来调剂。因为聚会的都是行业中从艺人员,大家可以互相帮助。第四,年轻的艺人有不懂得地方可以到茶会上来请教老先生,向他们讨教。再有一点呢,就是大家在演出或者别的方面,遇到矛盾了,也要到茶会上来,请辈分较高的老先生出面评理。旧时茶会中基本没有业余的参加,都是沪剧届圈内的人士。老先生都不愿跟业余(外交)打交道,也算内外有别吧。
   茶会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为码头上流动的剧团少了,许多艺人参加了各地的剧团了,剧团人员相对比较固定,茶会也逐渐逐渐退出了舞台。直到七十年代末,茶会的形式又在淮海公园茶室开始,但不是每天喝茶,而是每个星期天的上午,在淮海公园的茶室。老同事、老朋友、老兄弟、老姐妹分开十多年之后大家再相聚在一起,倍感亲切。文革后文艺舞台复苏,各地的演出也都恢复,流动剧团更是大受欢迎,茶会又恢复了旧时的情形。当时,茶会中老先生非常多,就连丁是娥、解洪元、杨飞飞等名家也来参加茶会,借茶会的机会向丁婉娥、杨美梅、夏福麟、张谷声等前辈老师请教,新民晚报的记者也曾采访并作报道。1995年后老艺人们一度在新镇江、吉尔金、金城、金大岛、美心、光明村、高见、绿杨村、大翁仔、家好月圆等酒家聚会。
   现在的茶会已和过去有了明显的区别,除了少部分老前辈以外,许多曾经的年轻演员,如:宋小琴、韩玉敏、顾琴琴、汪蝉娟、张杏声等都成为了现在茶会中的老艺人,参加的人员除了沪剧专业老师,还增加了不少喜欢、爱好、支持沪剧的热心朋友,大家每周在一起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倾听老演员们谈沪剧历史、聊从艺经历、谈沪剧改革、说沪剧近况、展沪剧未来等等,通过茶会,增进了同行间的友谊,通过茶会,增强了同行间的关怀,韩玉敏老师曾提议,应该把茶会定名为“爱心沪剧茶会”,用爱心来关心更多的话题。茶会已经成了大家业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星期天早上的7点,大家一定准时相聚。
   茶会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沪剧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茶会更是沪剧的传统文化,要把好的形式、好的文化继承下去,希望爱心沪剧茶会和上海城市的时代脚步一样与时俱进。

(, 下载次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