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标题: 王雅琴 [打印本页]
作者: 雁声 时间: 2009-3-6 23:05
标题: 王雅琴
本帖最后由 雁声 于 2010-4-10 23:24 编辑
提起沪剧, 人们自然首先联想到代表人物丁是娥。其实在沪剧历史上,我们不应该淡忘一位里程碑式的“申曲皇后”——王雅琴。
尤其在民国时期,王雅琴在当时的沪剧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幼年已出道成名,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其十二三岁开始,即受众多唱片公司的邀请,和王筱新灌录了大量的唱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早期本滩音响资料。
我们今天来听她中后期的唱腔,虽然没有丁派的华彩,没有石派的甜美,也没有凌爱珍的爽脆,但她哑糯的嗓音,加上从老滩簧发展而来的独特唱腔,就仿佛饮一杯浓浓的普洱茶,第一口有点涩,第二口开始则余韵绵绵。
—引自吴越人家纪念王雅琴的文章
原名洪根娣,浙江镇海人,生于1917年。九岁时拜申曲前辈艺人王筱新为师,学唱“九记”、“十三卖”等传统戏。十三岁起正式登台,分别在《阿必大回娘家》中饰婶娘、《庵堂相会》中扮金秀英、《借黄糠》中演大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37年友谊电台在听众中发起评选“申曲皇后”的活动,不多久,《申曲周刊》上就刊登了“王雅琴当选申曲皇后”的新闻。
1941年以王雅琴为首,成立了上海沪剧社。排演《魂断蓝桥》,她请来不少话剧、电影届艺术家参加创作,第一次把现代剧场艺术引进沪剧舞台,采用立体布景和灯光,还把水粉化妆改为油彩化妆,并试行严格的剧本制和导演制。由于早期申曲演员文化水平都不高,读剧本都吃力,王雅琴与解洪元等克服了困难,起了带头作用。
解放后,她担任艺华沪剧团团长,积极致力于沪剧艺术的革新活动,先后主演了《皇帝与妓女》、《孟丽君》、《碧落黄泉》、《家》及现代戏《妇女代表》、《金沙江畔》、《丰收之后》、《黄浦怒潮》、《第二次握手》等,塑造了很多先进妇女的生动形象。她戏路较宽,尤擅演闺阁花旦一类角色,表演细腻,气质高雅,雍容华贵,早年就有“小梅兰芳”之称;其唱腔文静幽雅,吐字圆润清晰,别具风韵。
2003年1月28日,王雅琴因病逝世。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3-6 23:12
(, 下载次数: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