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2016马桥沪剧节圆满落幕 [打印本页]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6-7-29 16:39
标题: 2016马桥沪剧节圆满落幕
参与展风采   快乐获认可
       ——记2016马桥沪剧节

       2016马桥沪剧节旨在为百姓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推动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吸引更多的戏迷和新兴力量融入整个文化梯队,在享受文化快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地区居民文化素养,助力马桥文化活动品牌的社会效应。如此如火如荼,有条不紊的节奏,得益于前期充实的准备、紧密的安排以及后期的各方协调和广泛的参与力度。                 
      7月28日,历时两个月的马桥沪剧节在最后一场“沪剧大讲坛”的热烈探讨中顺利落下帷幕,留下了众多好的作品,发掘了一批有潜力的唱将,开拓了马桥文化的内延,得到了更多专业化的指导。本次沪剧节圆满地结束了,值得我们高兴,值得我们骄傲,但是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多的想法、责任、考验、期望与挑战。

      六大专题贯穿

       2016马桥沪剧节从筹备之初就定下活动基调,要求做到更多参与、更广渗透、更美舞台、更好表演。所以总地设置六大板块:
“培训大课堂”针对舞台化妆和造型,对参与其中的学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在轻松的氛围中,让群众的自我娱乐上升到表演主人翁的角度,向表演正式化进步。
       “沪剧大家唱”以沪剧名家点评互动为依托,激发剧迷朋友的热烈响应,加强人人参与的力度,不论清唱、双人对唱还是折子、小戏都可,绝对是不设限的文化大家唱。“流派艺术赏析”的讲演将文化学习的交流意义扩大化,让百姓有了观赏、对比、反思、学习以及进步的条件,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精品大放送”围绕优秀节目展演,经过前期的几番验证,提高了整体表演的水准,让表演不再浮于表面形式的动动嘴、张张口,而是从形态到唱词的细细斟酌。演出中有很多村民们喜爱的桥段如《陆雅臣》中的“求岳母求娘子”、《罗汉钱》中的“燕燕做媒”、《借黄糠》中的借贷等,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赏群众的期望。
       7月13日至7月15日,每日一场“团队大交流”,诚心邀请的兄弟团队带着他们的精品剧作来到马桥,给居民朋友们不一样的感官享受。七宝新东苑沪剧团的老师带来了许多经典桥段,在建党95周年之际,特意为马桥观众准备了《江姐》选段“绣红旗”,让我们在一起向英雄致敬的同时,向党献上诚挚的生日祝福;梅陇沪剧团则带来了一台年代大戏《大雷雨》,演员们的倾情演出真可谓是引人入胜,好似把观众带回了那个年代,太多的无奈与不幸。忆苦思甜,在我们的新社会下,百姓生活越来越丰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才是硬道理!华漕紫华沪剧团上演红色经典折子戏,《金绣娘》中的选段“军民鱼水情”、《红灯记》中的选段“刑场”、《血染姐妹花》中的选段“海上诀别”等,这一段段刻苦铭心的故事告诉我们饮水思源不忘本,立志成才好报国。
       表演结束了,我们的情谊却不会降温,相信日后我们的来往会更加亲密,交流更加频繁。只有“请进来,走出去”的良好循环才能让马桥的沪剧有欣赏、有发展、有未来!
       “高雅艺术专场”,将上海沪剧院的名家请进社区,真正意义上家门口的艺术,实现艺术群众化,百姓齐参与。“沪剧就在身边、明星就在眼前”并不是一句空话。
         “名家大讲坛”,沪剧名家讲述流派艺术,头脑风暴激荡文化建设,大家学、大家演、大家讲的繁荣景象有了坚实的基础,在声声话语中展示沪剧节的无限魅力和优秀成果。

       四大名家燃爆

      7月28日的“名家大讲坛”可谓是承前启后的重中之重。前期的活动有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调动了马桥居民的无限激情,为之后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群众基础。同时如此之多的文化大餐相继上演,除了能够丰富居民们的夏日生活,也能陶冶居民们的艺术赏析情怀,更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百姓们的文化诉求更多了,艺术层次更高了,参与积极性更浓了,专业化的视角更广了,这样的良好氛围值得我们欣慰,也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名家大讲坛”请来了沪上四大沪剧名家汪华忠、陈瑜、沈惠中、徐伯涛齐聚马桥镇景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畅谈沪剧各个流派的形成、经典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鲜为人知的艺术人生。伯涛先生谈到,回忆起他的小时候,他对于沪剧的喜爱是坚持不懈的,就连课本作业上都有写上沪剧的唱词,这份功力对于我们是榜样也是启迪,认准一点地倾尽全力,才能游刃有余。
       四大名家同台,对于观众是视觉盛宴,听的享受;对于各位名家来说也是一次沪剧文化的普及,他们有志一同地认为“不管什么流派都是为了表演而服务,为观众而服务”的,他们在与沪剧融为一体的同时,也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诠释,用自己的精神在为百姓服务。当台下观众强烈要求现场聆听时,在热烈掌声充斥现场时,即使身体状况不是很理想,他们也毫不犹豫、稳稳地唱出了动人的旋律。对于勇于献唱的群众朋友,更是不吝赐教,希望沪剧能够真正走入大众,发扬光大。汪华忠表示:“任何剧种都会分为流派,但是流派的多少代表了戏剧的繁荣程度”,对于沪剧人和戏迷们来说,如何光大沪剧文化都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马桥沪剧节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永不会灭,我们对于沪剧的喜爱更为坚定。借着此次沪剧节,百姓们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享受、学习了专业,开拓了视野,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以后的日子,我们定能将这些发展的更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更离不开群众的团结!
                                                        
                                                    马桥文体中心供稿
(, 下载次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