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15-9-3 16:27
标题: 《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5-9-3 16:33 编辑

                经典沪剧《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剑鸣摄影报道)昨天(9月2日)下午,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联合在上海宾馆举行了《扎根基层  传承经典------经典沪剧<芦荡火种>首演55周年专家座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宋妍、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中国现代戏研究会 名誉会长姚欣、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沪剧名家张清 、马莉莉  、汪华忠  、徐伯涛 、王珊妹等戏剧界著名人士出席了座谈会。
        经典沪剧《芦荡火种》由上海沪剧院(原人民沪剧团)创作演出,是一部充满剧种特色和江南地域文化特征的经典佳作。其起伏跌宕的剧情和脍炙人口的音乐唱腔,已成为几代人的记忆经典,曾获得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为回顾沪剧《芦荡火种》创演历程,重温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总结其创作成功经验,以引导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推动戏曲现代戏繁荣发展,主办单位联合发起本次专家座谈会。
        沪剧《芦荡火种》讲述的是1939年秋,新四军转战江南,某部奉命转移,把掩护18个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公开身份为春来茶馆老板娘的地下交通员阿庆嫂。她与当地群众把伤病员隐藏于阳澄湖中的芦苇荡。日寇久寻不得,就把搜索任务交给当时已暗中投敌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教官刁德一。刁怀疑伤病员为阿庆嫂所藏,阿庆嫂巧妙应付,刁下又令封锁港口,妄图以此困死伤病员。县委负责人陈天民假扮郎中,来茶馆传达县委指示,在药方上暗示阿庆嫂设法把伤病员转移至红石村。伤病员在红石村恢复健康,重新武装。此时胡传奎公开投敌,与日寇翻译之妹结婚。阿庆嫂身入虎穴,假作贺喜,引游击队假扮的戏班、小堂名大闹喜堂,围歼了敌人。
        该剧参照崔佐夫的军史征文《血染着的姓名》,由当时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编剧、文牧执笔,导演杨文龙,主演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张清、俞麟童、邵滨孙、李廷康、陆敬业、诸惠琴、贡中浩,音乐设计万智卿、沈开文、何树柏,舞美设计魏征,灯光设计蒋鉴明。上海市人民沪剧团     1960年1月首演于共舞台。
        1963年12月此剧应中共北京市委邀请赴京演出,后被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
        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上海沪剧院重排《芦荡火种》,由马莉莉、邵滨孙、王明达、王明道、孙徐春、王姗妹、陆瑛、汪华忠等主演。同时推出新人版,由吕贤丽、朱俭、凌月刚等主演。2004年该剧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推出由周中庸导演的传承版《芦荡火种》,由程臻、钱思剑、李建华、徐蓉、凌月刚、金玉明等主演;青年版将由洪豆豆、金世杰、吴争光、吴嘉倩、施佳杰、韩超群等主演。
        昨天的专家座谈会由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沈伟民主持,出席的专家还有张宏文 、 荣广润  、戴平  、郦国义 、 胡晓军、沈鸿鑫 、 朱恒夫 、李晓 、马博敏  、吴兆芬、黎中城、汪浩 、张鸣、王振华等。
       上海沪剧院著名编剧、导演、作曲家、评论家余雍和 、周中庸、宋之华 、汝金山、褚伯承也出席了座谈会。著名演员程臻、钱思剑、 吕贤丽 、李建华 、徐蓉、凌月刚 、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金雪苓、副院长邵智星、黄坚强、龚孝雄 也出席了座谈会。应邀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上海新四军研究会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 常熟沙家滨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周建宏和中央、上海的主要媒体和新媒体的记者。
       与会专家认为,沪剧《芦荡火种》诞生已经半个多世纪。它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消失,相反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经典剧目,作为一种发人深省的文化现象,越来越深地刻印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实践证明,优秀的戏曲现代戏同样能够拥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也可以成为代代相传的保留剧目。回顾沪剧《芦荡火种》的创作历程,总结《芦荡火种》的创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探索戏曲现代戏创作的艺术规律,促进推动戏曲现代戏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下载次数: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