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碧落黄泉》的两个难处 [打印本页]

作者: 子归    时间: 2013-5-27 22:03
标题: 《碧落黄泉》的两个难处
《碧落黄泉》的两个难处

艺华重演《碧落黄泉》,我在沪剧网上看邱寅鹤老师演“志超读信”这一段,突然有一丝怪怪的感觉,总感到哪里有点不对。
回想起好几年前有一次在江浙沪一次群众性戏曲比赛发奖晚会上,王盘声老师带着好几个学生合唱“志超读信”,各种声线都唱王派这一段,但我当时只觉得学生学老师,能像已不错。
现在我对戏曲中学流派的看法有点不同了,感到成也流派,败也流派。当观众和听众为某演员唱得和老师难分真假时,一片掌声把演员的上进心压住了。要有变化会被人说不像流派,不变化就永远是老师的录音带,这是一个要有艺术创作的演员的一个难处。
齐白石说:艺术在似与不似之间。又说:似我者死。
再来说说邱寅鹤老师演“志超读信”这一段,他唱得像,这已是众口一致的了。而且大家也要求他像,而且要十分像。但我觉得他只是像后来的王盘声老师的声音,要是他能唱到王盘声老师唱红“志超读信”这一段时声音不是更好更像吗?王盘声老师讲:“这出戏有67年了,当时我23岁。”可见那时王盘声老师是23岁时的声音,也与剧中人汪志超的年龄是接近的。可惜,现在观众听惯了王盘声老师很成熟的“志超读信”这一段,学生学的大多也是这个声音。这就是我看到的《碧落黄泉》的另一个难处。
要恢复到当年原貌吗?观众听惯了王盘声老师很成熟的“志超读信”这一段,邱寅鹤老师唱得声音年青了,大家又听不惯,而现在的声音又与剧中人物的年龄不符,现在牺牲的只能是现实的真实了。
所以,1947年就是1947年,现在除了在舞台上、乐池里可以超过当年,当年艺人精、气、神是难以复原了。即使再做一版青春版,也是难啊!
艺华重生,有流派的优势,也有流派的包袱,希望在这次重演《碧落黄泉》之后,能以学到点当年艺人精、气、神,以演新戏来吸引观众,过去十五天要翻新戏才有饭吃,一出戏连演几个月真是好命了!

作者: 婉君    时间: 2013-5-27 22:11

作者: 龚山荣    时间: 2013-5-28 09:10
赞!
作者: 腊梅xu    时间: 2013-5-28 09:43

作者: 腊梅xu    时间: 2013-5-28 09:44

作者: 枫琴    时间: 2013-5-28 10:47

作者: 沪剧粉丝    时间: 2013-5-28 11:14

作者: 邵国鑫    时间: 2013-5-28 11:30

讲得有理!
作者: lujunwen    时间: 2013-5-28 13:26

作者: 香山雅仕    时间: 2013-5-29 11:00

作者: frankwyj    时间: 2013-5-29 11:00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5-29 11:51
子归老师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学习传承戏曲流派的重要命题.

学习流派演员的演唱,我个人的理解,当然应该是他们"黄金时期"的声腔与表演特色.
沪剧是这样,其他戏曲门类也是如此.

学习老艺术家之长,而并非是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譬如某已故戏曲名家有尖团音混淆的"短板",她的学生居然也"全盘继承"了下来,这就不仅仅是个学习方法的问题了.
作者: 瑞雪    时间: 2013-5-30 10:01
学流派,像也好,不像也罢,问题是唱腔动听了哇,听得观众过瘾了,就是不像某流派,也是一次成功的演唱。我们不必纠结在像与不像之上,而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觉得小王盘声的唱腔好听哇,你过瘾了哇,一切ok。至于声音是否年轻,那是天生的,谁也改变不了的。再说了,现在沪剧界有几个年轻人唱得韵味十足的,还不是那些上了一点年龄的唱出了沪剧的味道。有时,我们真的不必对他们太苛刻,如果我们必须盯住每一个细节不放的话,不是说瞎话,当今沪剧界没一个完美的演员。应该说,楼主的思考正是对目前整个沪剧界的担忧,沪剧不要就此慢慢走向衰败。那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作者: 芸倩    时间: 2013-5-30 16:58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