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看了杨妙康老师的演奏. [打印本页]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3-2-3 18:34
标题: 看了杨妙康老师的演奏.
看了杨妙康老师的演奏.音色细糯.我看了杨老师的琴.琴杆加长了2公分以上.装的是敦煌二胡弦.因为拉到四把.离琴筒尚有余地.而音色极佳.如果装了申胡弦.音色没那么细糯.必然嗓门会大些.为此我也定制了一把琴.音色相仿.就是千斤向上到无名指二三节中间.感觉左手太累.音色很相似.而旦没狼音.为了练习我仍在坚持.琴筒在82外径.蛇皮是中方格的.蒙得很紧(我特地关注制琴师付的).所以佩服杨老师创新精神.
另外我又在筒子内加了一只小铜筒.效果极佳.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3-2-3 18:43
标题: 我指的是.....
我指的是杨妙康老师演奏的.是永恒的旋律一曲中的演奏琴.刚才忘了指出了
作者: 13761103973    时间: 2013-2-3 20:19

作者: 老番三    时间: 2013-2-4 10:11
我一直崇拜杨妙康的演奏。始终在努力的学习,学习无止境!
作者: 双王今易木    时间: 2013-2-4 15:09

难得您这么细心和认真!
可谓实践出真知!
谢谢上传!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3-2-5 13:06
杨老师的特点是细节处理很到位,垫指滑音、上下滑音把握得很准确,音色、音准、节奏控制的很好,分弓也很见功力,几乎听不出什么瑕疵。
作者: 金陵塔    时间: 2013-2-7 09:51
回复 映春成林 的帖子

那把琴其实是刘卉的,用的是乐之洋70多的琴弦。蛇皮是很紧,不过杨老师本人对琴却是没啥要求。
作者: 金陵塔    时间: 2013-2-7 09:53
回复 金陵塔 的帖子

那是把老琴,前年换了琴筒,因为那个竹筒短了半厘米,还在后面镶嵌了一小段红木。
作者: 叮铛铃    时间: 2013-2-12 12:51

作者: 文派传人    时间: 2013-4-8 20:43

作者: chen9001    时间: 2013-4-16 10:5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作曲对戏曲乐队主胡琴师的业务功底要求越来越高,常会为他专门编写些"华彩乐段"让其发挥并"炫技".
杨妙康老师有十分扎实的二胡基本功,所以他不仅能出色完成作曲赋予自己的独奏任务,而且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发挥,<甲午海战>"祭海"(丁是娥演唱)"夜蒙蒙,海潮涌"后边一段音乐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作者: 文化站    时间: 2013-4-17 20:03
听杨老师的介绍,《永恒的旋律》、《探病》等唱段中的长过门也都是为发挥自己特长而度身定做的,听上去确实很灵光。
作者: 沪剧新迷    时间: 2013-5-12 13:35

作者: lee1126    时间: 2014-3-12 13:59
看王派的沪剧好开心
作者: 觅魂调    时间: 2014-3-13 17:03
听了各位专家的交谈,确实受益匪浅。杨妙康老师的琴艺自有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学会却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4-5-2 09:21
很敬佩杨老师。
作者: 过炎洲    时间: 2014-5-2 22:09
沪剧音乐之华彩.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不拉沪剧的琴友爱上沪剧,连自己也在学习拉琴。杨老师演奏的祭海等优美乐章是练习的好片段。我的体会只要认真练习,细心体会,指法位置正確,多练定会对片段演奏有所提高。借此机会用花表示对扬老师的敬意!
作者: 13042112965    时间: 2014-7-14 18:23
二胡和申胡的演奏初学感觉并无二致,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难度很大,特别对缺少系统训练的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二胡讲究的是独奏,好坏外行都一听便知,申胡伴奏沪剧,往往淹没在唱声和其他乐声中,内行才能听出门道,有了想混的念头,拉得时间再长,也不像,更不要说味道了,有些乐段很考验功夫,一点也不比二胡好拉。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