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假如这是茅善玉院长的信箱您会提出哪些建议和意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沪剧网    时间: 2011-6-10 14:14
标题: 假如这是茅善玉院长的信箱您会提出哪些建议和意见?
为了弘扬沪剧戏迷朋友们可以回帖各抒己见,但请务必要做到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但凡出现人身攻击的回帖一律作删除处理。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6-10 17:58
沪剧界应该注重扶植男演员去摘梅。

作为一个有着历史光辉的剧种以及众多男演员星座的剧种,梅花奖至今已经1/4的百届却从未听说有这方面的奋斗。

阴盛阳衰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

可惜了好些沪剧男演员——比如孙徐春钱思剑这些未退休已超龄以及早退休的比如汪华忠张杏声等等。

设想,钱思剑的红灯记如果确认他是排名第一的李玉和,很有可能早就摘梅了。

那么好的剧本那么好的演员阵营!

还有孙徐春的逃犯也一样可惜。

沪剧界只有金花没有金草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其余的我会在自己的日志里抽时间再写。
作者: 日月    时间: 2011-6-13 13:17
提建议管用吗?算了吧,沪剧院不如小剧团受观众喜爱,别非神了。
作者: 小苏州    时间: 2011-6-13 13:49
必须承认沪剧没有越剧搞得好(指专业)。为什么?我想原因肯定很多,这里仅指一点:听说越剧演员一进剧团有关老师就会根据此演员的嗓音等各方面条件选定她(他)学什么流派,而且指定由哪位老师(演员)专门带教。因此,再年轻的越剧演员一出口观众便知道她(他)是师承什么流派。可见,在重视流派方面,沪剧没有越剧重视。这里暂且不论越剧这种做法是先进还是落后,但有一点是事实,这样做能吸引观众。试问,一个吸引不了观众的剧种有生命力吗?本人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对时尚的“茅派”、“孙派”同样喜欢有嘉。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啊!
作者: 蔡兄    时间: 2011-6-14 12:59

      容,容,容,容天下可容之事!能做的吗?做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的人品可能吗?
       经济,商品的社会,需要责任。良心。付出能做的吗!
作者: hj130603    时间: 2011-6-14 15:28
我觉得沪剧作为地方的一个剧种,在地方上就应该发扬光大。要在地方上要赢得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及戏迷。观众,戏迷越多该剧种就越能发展,人才才会倍出。我们老一辈的王盘声老师、杨飞飞老师、已故的赵春芳老师、.........在这里已经做出了榜样,培养引导了不少新的人才。茅院长作为沪剧该剧种的领头剧团,更要作出一点贡献,将老戏的优秀唱段、戏谱等有计划的推出来,供大家学习。要百花齐放嘛,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百家争鸣啊!
作者: blogfeiyunpu    时间: 2011-6-16 03:44
看来这条线并不热闹。

至少有些人有观点爱沪剧但没有在这里公开自己的想法建议。

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某种冷漠。

真正放下身段,自会热浪滚滚。
作者: 古龙    时间: 2011-6-16 12:45
这个问题好象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那,不说也罢!!!
作者: 福星    时间: 2011-6-16 13:51
本帖最后由 福星 于 2011-6-16 13:58 编辑

放下架子,为喜欢看戏的戏迷服务,为地方服务,为农村服务,不妄政府每年给你们的补贴,我们更多业余的票友深受戏迷欢迎,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虽然唱的演的都不如专业的,但是也非常的用心用情,也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当然当今社会,经济效益真的很要紧,但是我们农村人喜欢看的是戏,不讲究排场,不讲究豪华的舞台,我们要看的是戏,情真意切的戏,沪剧的根在农村,千万别把我们忘了
作者: 米西    时间: 2011-6-16 20:36
福星 发表于 2011-6-16 13:51
放下架子,为喜欢看戏的戏迷服务,为地方服务,为农村服务,不妄政府每年给你们的补贴,我们更多业余的 ...



".......我们更多业余的票友深受戏迷欢迎,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虽然唱的演的都不如专业的,但是也非常的用心用情,也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

言之有理!

作者: 沪梦缘    时间: 2011-6-17 18:30
不知一些网友发表的见解是否有用,能否触动得了他们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
作者: 梦雨    时间: 2014-8-2 23:48
1)多下乡,让农村的百姓看到新戏,熟悉新人。
2)如果有可能的话,下次沪剧院有什么活动的话,能否邀请一下徐俊老师,这是很多戏迷的期盼,也是那些已经离去的前辈们的心愿!
作者: gonghs    时间: 2014-8-6 21:50
反应不热烈,沪剧院对沪剧网和广大戏迷的意见重视过吗?如果说了也白说,这个帖子没有意义。
作者: 沪剧吧老迷    时间: 2014-8-6 22:40
gonghs 发表于 2014-8-6 21:50
反应不热烈,沪剧院对沪剧网和广大戏迷的意见重视过吗?如果说了也白说,这个 ...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因为说了也没人理你......
作者: 仙人球    时间: 2014-8-9 11:25
本帖最后由 仙人球 于 2014-8-9 13:28 编辑

要说沪剧没有市场,根本就不可能。在上海的市郊有着广阔的市场,郊区市民喜欢看沪剧的热望十分高涨,而且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区(以前的县)都建造了设备先进,设施完整的影剧院,各镇的文化中心影剧场的条件都不比市区有些老剧场差。但不知为什么,那些靠沪剧吃饭的人看不到这些。沪剧本来就是从田野中走来的,为什么不可以再走进田野为郊区市民服务呢?九楼的网友说的好:”沪剧的根在农村,千万别把我们忘了。“这声呐喊,沪剧院听得到吗?只有真正的全心全意为郊区的市民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回娘家。
作者: 映春成林    时间: 2014-8-9 17:38
希望沪剧院能听取网友的合理化建议.让沪剧发扬广大.而不是一花独开.希望越办越好.不过这是希望.沪剧院领导应该听听群众的希望及要求.
作者: pavanotichen    时间: 2014-10-27 00:29
本帖最后由 pavanotichen 于 2014-10-27 12:50 编辑

      看到报道院长茅善玉参加完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谈到:
      “如同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我们有数量没有质量,有高原没有高峰。经济利益驱动,各种利益驱动,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也是很功利的,有时候是为了迎合这个,有时候是为了迎合那个。”
      “创作过程中功利性的东西还是不少,从作者写剧本开始到院团创排这个剧目,一直到上级领导,往往都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或希望能得奖,或希望能获得资金支持。“我自己也一样,明明知道这不对,不符合艺术规律,但有时觉得大环境如此,也不能免俗。”
      “如果戏是不会得奖的,但老百姓喜闻乐见,那么就走市场;如果市场不怎么样,但有很好的社会效应,这样的戏也要有。归根到底要遵循艺术规律。”
      ”现在好剧本太难求了,写戏的人才流失得很多,一个著名编剧往往要为各个剧种写剧本,一个著名导演也是会执导各个剧种,结果难免趋同,但却也很无奈。“
      “今年是甲午年,我们在排《邓世昌》,邓世昌就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这是不过时的,是永恒的,我们每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精神。”

      
      感觉院长这次的总结还是很诚恳的,也是很务实的,敢于谈比较深层次的问题。但不能无奈,也不能过于妥协,过于不能免俗。
      就拿《邓世昌》讲,主题非常好,大的层面爱国、民族精神可嘉,小的层面奉献、忘我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品格。好题材是一码事,可是怎样拍又是一码事。五六十年代可以说大部分的沪剧戏都是围绕着主旋律的戏,即使一些有着明显的宣教成分的戏不可否认它的艺术性是非常高的,这就使得这些戏焕发着持之以恒的魅力,能够打动到人的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止于舞台上的群情激昂,至今会为老戏迷津津乐道。一个剧种要蓬勃的发展,艺术性应该放在首位。
      “一个著名导演也是会执导各个剧种,结果难免趋同,但却也很无奈。“院长是知道有这样的问题的,但却只能无奈,为什么只能无奈,有些不明白。在现在导演制的制度下,导演的理念、风格左右着一出戏的成败,如果十年一直是这样的大戏下来,可以说就会左右着一个剧种的兴衰。一个完全颠覆戏曲内在精神和外在表演的导演,给沪剧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在其孱弱的身体再重重的划上一道伤痕。
      沪剧是什么,是戏曲,不是话剧。昆曲那么困难,十年前,白先勇先生也没有剑走偏锋,而坚持做传统的《牡丹亭》。沪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了时装戏,重要的原因也是沪剧受到当时上海戏曲界严酷的竞争环境下的生存压力,另辟蹊径,力求与其他剧种的不同以期站稳脚跟,所以当时这个新颖的形式更多的是结合话剧元素,来不及也不会去考虑结合戏曲元素。现在时装戏成为了沪剧的特色,应该发扬,但如何更多的结合戏曲元素而不是话剧元素,回归戏曲的本源是重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戏做过这方面的有益的尝试,到九十年代后几乎看不到了。
      如果沪剧真要走话剧的模式,那干脆就纯粹地走下去,就潜心地让演员、导演系统地去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或布莱希特的话剧表演理论。我想上海的戏迷还是更愿意看我们梅兰芳表演体系下的戏曲吧。





欢迎光临 中国沪剧网 (http://www.chinahuj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