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剧网

标题: 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赵春芳伉俪(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6-6 21:49
标题: 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赵春芳伉俪(原创)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22-9-12 21:15 编辑

我镜头中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赵春芳伉俪(原创)

     杨飞飞、赵春芳这对艺术伉俪共同创造了沪剧“杨派”和“春派”艺术,为沪剧流派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和杨飞飞、赵春芳老师的友谊可以追朔到“文革”中,当时他们被“打倒”,“下放”到工厂“监督劳动”,杨飞飞“下放”到大场木器厂劳动,赵春芳“下放”在杨行轧钢厂劳动,我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工作单位就在杨行,所以从那时候我就认识了赵春芳。“十年浩劫”以后拨乱反正,受到摧残的沪剧艺术之花重新开放,杨飞飞、赵春芳重新回到沪剧舞台。我也考入新闻单位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从那时起,我和两位艺术家一直保持经常的联系,参与和独家报道了两位艺术家演艺生涯的大量活动,并和他们成为忘年交,也拍摄了两位艺术家的大量生活照片。在此,开辟一个《我镜头中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赵春芳伉俪》专题,将陆续选择其中珍贵的资料(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上传,和广大沪剧爱好者分享。

      作者声明: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作者: 剑鸣视点    时间: 2009-6-6 21:55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1-6-18 02:44 编辑

夫拉妇唱、切磋技艺
     
       杨飞飞,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杨派”艺术创始人。原名翁凤清,浙江慈溪人。1923年生于店员家庭,12岁学演文明戏 ,16岁改唱沪剧。她嗓音宽厚洪亮,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擅演悲剧,被称之为“杨派”。她先后主演了《家》、《雷雨》、《为奴隶的母亲》、《妓女泪》、《第二次握手》等剧目。她在《妓女泪》中,首次采用了一般女腔不用的“道情腔”,深切哀怨,十分感人。她最有代表性的唱段是《妓女泪》 中的 “金媛自叹”,该唱段由沪剧8种曲调组成,流传很广,被观众称之为“杨八曲”。杨飞飞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姐妹剧种的养分,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杨派”艺术。2008年2月,杨飞飞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

     赵春芳(1915-2005),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春派”艺术创始人。原名肖庆祥,上海奉贤人。16岁拜沪剧老艺人赵三宝为师,改姓赵,艺名春芳。从艺70多年来在沪剧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唱腔有“春派”之称(剑鸣注:赵和邵在沪语中不分,为避免和邵滨孙的邵派混淆,故称“春派”)。1948年他与杨飞飞、赵云鸣等自建正艺沪剧团,解放后又与杨飞飞、丁国斌、凌爱珍等合作成立勤艺沪剧团(后改名为宝山沪剧团)。赵春芳与妻子、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合作的《卖红菱》、《陈化成》、《家》、《为奴隶的母亲》等剧目脍炙人口、广为流传。2005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杨飞飞、赵春芳这对艺术伉俪共同创造了沪剧“杨派”和“春派”艺术,为沪剧流派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品摄于1980年9月4日,夫妇俩在家夫拉妇唱、切磋技艺。

(, 下载次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