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的前身——本地滩簧

来源: sopsun 2013-7-12 09:04:4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顾上海沪剧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不由得使我们忆起其草根初创时期的勃勃生机。沪剧是上海开埠以后随着上海都市化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本地剧种。在此以前,只是一种乡村田头山歌,流行在浦东的川沙、南汇一带,称为东乡调。在上海有了苏州滩簧以后,这种“本地滩簧”也开始进城,从民国初年灌录的第一批百代唱片和以后本滩唱片的唱腔和说白中,可从语言学来辨析作出其东乡上海话的确切判断。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艺人许阿方、顾掌生等以出售茶筹子形式为生,进入四马路石路口升平楼,就最初演出这种上海方言的“东乡调”。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因禁止男女同演,本地滩簧的第一批由男演员扮演男女角色的唱片,由法商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发行,有何兰卿、施兰亭和陆金龙唱的《倒十郎》、《庵堂相会》、《拔兰花》,陆金龙唱的《王长生》,何兰卿、陆金龙唱的《卖红菱》,陈少卿、陈锡卿唱的《男落庵》,赛金龙、王小新唱的《赠花鞋》、《小分离》等。其中像《庵堂相会》、《拔兰花》、《卖红菱》、《小分离》等是常唱常新的沪剧传统戏,均已在第一代演员中唱起。
    1916年,上海第一个游艺中心“天外天”游乐场开业,丁少兰与师兄陈阿东(施兰亭弟子)即进入演出,这是本滩第一个进入游艺场的班社。进入游戏场后,本滩始努力与苏滩竞争,渐渐走红,多数是一男一女的对唱戏,也有多角色出演的同场戏。
在1929年出版的上海全球书局石印本《最新申滩》里,有《赠金钗》、《女落庵》、《求下山》、《嫂告》、《小朱天》、《卖红菱》、《绣荷包》、《周老龙叹穷》、《拗木香》、《女落庵》、《小孤孀粜米》十一种戏,这些老戏可代表进城不久的草根沪剧。
     孙是娥、刘子云,王筱新、王雅琴,丁少兰、丁婉娥,是早期上海滩簧时期灌录唱片最多的三对演唱班子。高亭公司出版的唱片片心上总印着“著名本滩大家”唱“上海东乡调”的字样。其中丁少兰灌录的唱片出得最多,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现今还保存着丁少兰灌录的48张唱片模板,这还不包括他在大中华、开明唱片公司和早期百代公司录制的唱片。
早期本滩多角度地真实展现农村平民生活面貌,描写纷繁的生活景象和情趣。如孙是娥、刘子云演出的《卖馄饨》,是描写行贩挑担进村卖早点营生激起的生活波澜。丁少兰、丁婉娥唱的《卖冬菜》、《卖花球》,王筱新、张月珍、王雅琴唱的《双卖花》等也都描绘了小生意人和买客交际中的快乐心态。
     单调平静的村闾生活,因来了挑卖者而带入生气,有的挑担买卖实际是为了探望已结识的有情人,这种情节在苏滩、本滩小戏中常有,如另一出对子戏《卖红菱》,“忘记篮头忘记秤”,只是赶来望望心里人。
     孙是娥、刘子云擅长演唱的《怕家婆》、《逼蓝衫》、《捉牙虫》等,都表现农村小镇上的各种生态和习俗。
     马媛媛、马金生在“大中华”录制过本滩《拗木香》和《女落庵》。《拗木香》唱的是青年男女结织私情,一个18岁女孩看到姐姐姐夫抱儿喜乐,自念青春耽搁,行来走到木香棚,“十指尖尖拗木香”的时候,正巧碰到在“园外抬头张望”的多情男子。那个男子“搭搭讪头白相相”看来有点纨绔,然偏偏这样的男子自有点韧性;女子原有春思,提出种种夸张的具有神奇色彩的难关,先有抵御男子之意,终不敌男子的一意追求,为深情打动。全剧赞颂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结合重在情意,表达了明清以来江南乡土情歌中“男有心,女有情,铜墙铁壁钻得进”这样一个典型主题。演剧的形式像电影《刘三姐》那样的,墙内墙外用一问一答的山歌对唱式。
      表现男女青年的情爱生活,在封建社会反潮流追求自由结合,是早期沪剧的鲜明主题。本滩中曾有丰富的“九计十三卖”的各种唱段,大都是男女情爱生活戏。
     典型的如丁少兰、丁婉娥唱的《拾打谱》,出了五张大中华公司唱片共10段。一对自由恋爱的守法好情人,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穷思极想,设计了十种对抗的谱子,竟条条死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终冲不破罪恶社会的天罗地网,最后只能削发为僧尼,要苦等到那个“小丈夫”死去或另讨家婆,天网哪日突开一隙地步,由此可见婚姻自由的艰难!
《女落庵》完全是一出暴露贫穷落后蒙昧的农村的同场戏,全剧只有哥嫂妹和母亲四个人,表面上是风平浪静,没有当面的冲突。短短的一场戏里各人都有各人的性格,出自个人的真实地位行事,自然地开展着故事的情节。全剧没有一点批判评议的文字,唯有戏名上的一个“落”字略露一隙演剧者的立场。但是看完这场戏,观众的心灵会受到极大震动,感觉十分沉重。在一个封建愚昧陋习笼罩的世界里,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一个无辜的18岁的姑娘心如死水地走入了悲惨命运的归宿。她哥哥娶亲生子,其老婆是个泼辣人,趁丈夫外出贩猪时请个算命先生算出其妹是个八败命,要赶快将“耽搁”在家的妹妹送进庵堂门。妹妹终自认“命薄”“情愿入庵门”。我们从全剧高潮处的长段哥妹相送对唱中,可以充分看到阿哥这个主人公的对妹妹出自内心的兄妹之情而又面对现实无奈送妹落庵的矛盾心理和分裂性格,到庵堂送出妹妹,他竟“看看伤心,还是就走”。相像的兄妹复杂情感的对唱还见于早期本滩《卖妹成亲》。
    在沪上的多种最初来自草根的地方戏曲中,没有哪个剧种有像本滩那样,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婚姻自主,而面临着的无可奈何的命运,遭受到的无情迫害,进行了如此深刻的表现和具体揭露,如《拾打谱》,如《卖红菱》、《卖妹成亲》、《女落庵》、《赠花鞋》……,这是早期沪剧——申滩最有光辉的一笔。
年节文化和民俗游艺主题,也在本地滩簧中唱得有声有色。如二丁的《花园会》,二王的《出灯》、《张凤山看灯》等。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唱片厂(上海)”还出品了当时初出茅庐的王惠钧、苏维娜演唱的33转唱片《女看灯》。《女看灯》唱词的最初版本就出自丁少兰、丁婉娥两人20年代最早出版的《阿嫂告偷情》(红高亭)及后来的出版的《嫂告》(大中华)两张唱片。
      王筱新是沪剧前期最早成名和久负盛名的演员,18岁就拜施兰亭为师演唱本滩,20世纪10年代曾以旦角身份配合赛金龙唱过《游码头》。他的一曲《改良游码头》(王雅琴当配角),口齿清晰,不落腔,不见吸气,中气十足,连缀说出,一泻千里,录制在两张蓝高亭唱片里,除了头段32句引头的唱句外,从下半张唱片开唱游码头,只一张半唱片唱游码头用9分钟时间,一共唱了265句。唱过天南地北各地特色风光后,详述上海风光,把五光十色的新奇市容和饱满的游兴有条不紊地细细道来,从他唱游码头受欢迎的狂热程度,也可以看到上海人对生活在上海的那种满足和自豪感以及听本滩的浓厚兴趣。

                          (作者系上海语言学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海话小词典
     勿作兴 vekzokxin 不应该,道义上说不过去:介大个人还有欺负小人,~个!(这么大的人还要欺负孩子,不应该的!)
     勿入调 vekshekdhiao 行动、说话不正经,不像样:侬正经事体勿做,弄弄就要~!(你正经的事不做,就是那么不正经!)
勿搭界 vekdakga 没关系,没事儿:A:撞着侬了,对勿起!B:~!(A:撞到你了,对不起!B:没事儿!)
    勿识头 veksekdhou (1)倒霉、晦气:拨伊敲脱一个竹杠,真~!(被他敲了竹杠,真晦气!)(2)不知好歹:搿个人真~,帮伊也呒没用。(这人真不知好歹,帮他也没用!)(3)出气:伊外头混了勿好,回来拿我~!(他外面混得不好,回来对我出气。)
参与人数 5 威望 +25 收起 理由
yulaoweng + 5 赞!
仙人球 + 5 拜读了,顶。
黄成林 + 5 赞!
weiminshi + 5 不亏为沪语专家教授。
龚山荣 + 5 赞!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25

大神点评15

龚山荣 2013-7-12 09:06:16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lujunwen 2013-7-12 09:45:04 显示全部楼层
weiminshi 2013-7-12 10:38:43 显示全部楼层
sopsun老师:请有空多来网上走走。把您掌握的专业知识,给大家来普及推广。上海沪语能真正掌握的越来越少了。但确实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把她有特色的语言边缘化。实在是太可惜了。没有沪语的兴起,哪来沪剧的振兴。
国庆长假一过,气候要进入深秋了。也是一年之中最佳旅游季节。乘此良机去欣赏和享受大自然之美吧。
hj02502 2013-7-12 12:19:02 显示全部楼层
滩簧西乡调 2013-7-12 13:44: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eiminshi 的帖子

此文原作者是钱乃荣先生,不是博主吧?——或者说博主就是钱乃荣先生?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黄成林 2013-7-12 14: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文派传人 2013-7-12 18:38:20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球 2013-7-12 18:59:05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读后受益匪浅。
娄江沙子 2013-7-12 20:23:24 显示全部楼层
yulaoweng 2013-7-12 23:06:06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新迷 2013-7-13 10:20:26 显示全部楼层
zhfzhf678 2013-7-15 11:17:15 显示全部楼层
阿杜 2013-7-15 18:46:08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像上海话小词典蛮实用,建议沪剧网来个长期的连载,让上海话能传承下去。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sopsun

44
粉丝数
504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