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不忘周根生老师的历史贡献、期待瘪派琴声的重新奏响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不忘周根生老师的历史贡献、期待瘪派琴声的重新奏响
[复制链接]
来源:
一只手
2013-6-5 17:34:26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只手 于 2013-6-6 13:08 编辑
章藕生 网名:一只手
五月的舞台五彩缤纷,精彩的沪剧竞相献艺,流派纷呈十分热闹。王派,文派、解派、杨派、春派、丁派、刚派、汪派、难得听到的施派都展示在我们眼前,沪剧这靓丽的花朵,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唯一的憾事:沪剧音乐中少之又少的沪剧瘪派主胡艺术少有听见。想当年,演奏沪剧的主胡高手林立,当时上海各大沪剧团的主胡琴师,他们都掌握着各具特色高超技艺。喜欢沪剧的爱好者不仅看沪剧,还被美丽动听的沪剧主胡的演奏所吸引,至今老沪剧们随口可以说出几位。但要说到沪剧主胡成为流派的却只有
周根生
的“瘪派”胡琴。
“瘪派”胡琴特色鲜明,好听入味,周老师演奏的曲调、过门、托腔与众不同。听其演奏会精神抖擞,听其演奏会眼睛一亮,这就是“瘪派”胡琴的神奇。他演奏时把身上的精、气、神都用在了胡琴演奏上,运弓铿将有力,手指颗粒干净,琴声音色饱满。他的琴声随着剧情唱腔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缠缠绵绵让人悲哀动情,给人带来回味无穷的魔力。当年的艺华演出【碧緑黄泉】时,曾经有一位观众连续三天坐在第一排,专门来听他的演奏,传为佳话,支部书记豪迈地说:我们艺华居然还有观众连听主胡演奏三天的,艺华了不得,老周不得了。
瘪派胡琴的形成在于周根生老师的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滩簧转变为申曲、沪剧的过程中,敢于在音乐中大胆革新,在许多基本调起落腔过门以及在中慢长腔过门中敢于与众不同地打破常规,过门里面还能隐约听见他的弹拨乐器和京胡运弓的手法,新鲜新颖且明快靓丽的演奏让人耳目一新。(由于我的能力有限,仅在我收集到的一些剧目如:【家】、【连环计】、【玉蜻蜓】。【大小庵堂】,【碧落黄泉】、【陆雅臣】等传统戏里都有这些明显的表现),且十个过门十个不一样。而在
筱文滨
和
王雅琴
演唱的【小庵堂】里的问叔叔的‘阴阳血’唱腔中,他又别具一格地把基本调的过门运用进了‘阴阳血’的过门里,真是令人叫绝。就是这个过门曾经引起当时的一些高手的关注,急寻他的演奏录音。【刘智远敲更】更是经典:从基本调过门演变到具有江南丝竹风格的慢唱快拉的十三板半,61年的大汇演,这段长过门他又进行了先慢后快的革新,开创了沪剧观众为琴师演奏而鼓掌的先例,而他并不就此满足,继续加以创新,演变成如今我们都熟悉的演奏风格,直至八十多岁最后的登台亮相,对这一过门又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尤其里面的三停顿过门绝了。(请关注乐队交流版块中的“周根生主胡演奏欣赏一、二、三、......)这是需要深厚的功底加上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做到的。
不断的革新是瘪派琴艺的支柱,我在与先生聊起他的琴艺演奏时,他对我说:“我那时候天天想过门,天天变过门,走在路上想,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想,我就想着要变化,要让人感觉沪剧音乐过门的千变万化。”求变、求新,是瘪派胡琴的灵魂。就是这位上海滩沪剧界知名琴师周根生。当时为了他,曾经引来当时两个剧团争抢这位主胡王而引来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司风波,为了他,有人把周大师的吃喝全包,为了他,有人曾跪下求情,可见当年瘪派胡琴的魅力。
如今93岁高龄的胡琴泰斗还健在,这是沪剧音乐界的幸事,也是后人尽力去挖掘、学习、研究、继承瘪派琴艺的好时机,我们不能忘记他对沪剧音乐所作的杰出贡献。瘪派胡琴泰斗周根生如今最大的期望是看到他的后人为弘扬瘪派琴艺而努力实践。瘪派现有五位徒弟,几位师兄都曾为此做出过贡献。
历史的机遇和天缘,65岁的我成为了瘪派胡琴的徒弟,这又让我开始了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起点。老有所学精神爽,老有所学延年益寿,既已拜师就应当努力的学,勤奋的学,学出个样来。我是最先从网友‘阊门人’老师帖子里了解许多周根生的简要历史,然后在网上寻找、师傅的儿子帮我寻找师傅的演奏轨迹,把找到的资料我分成了三大块:一是师傅演奏的一些名段,二是师傅演奏的各种基本调过门,包括长腔慢长腔的过门,三是师傅的演奏弓法指法打音的特点等等。努力啊,刻苦啊,甚至废寝忘食,我想要在师傅的有生之年,让他老人家坐在我的背后看到我坐上大堂演奏他的瘪派琴艺!
历史似乎有惊人的相似,师傅弹过琵琶,三弦,吹过唢呐,拉过京胡,会京剧打击乐。我也弹过琵琶,三弦,扬琴、吹过唢呐,拉过京胡,会京剧打击乐。我60年进虹口专业剧团学馆,享受到多位老师名家的指点,接触过多种地方戏曲,又在某军区文工团拉过四年的京胡(样板戏沙家浜全剧)又在上海市专业越剧团体干了十八年的越剧,又当了二十年的二胡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拜师倒是只有周根生,返老还童的我又重新喜欢上了我的从艺起点——沪剧。我的从艺经历决定我有学习掌握瘪派琴艺的能力和实力。在和师傅学习、提问、请教、实践接触的过程中,师傅看到了我的实际演奏能力。要不然他不会在4月12日众目睽睽之下说:“这把琴谁能拉的过他,谁拉的过他,我向他磕头”不敢想像的大话出于师傅之口,最近师傅又把他的宝贵之琴传给我。老人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许多,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对我是一次又一次的推动与促进,相信喜欢瘪派琴艺的同仁都会与我同乐,为我鼓励。我更期望热爱、喜欢瘪派琴艺的同仁们为实现老人家的愿望而共同参与艺术实践。
我毕竟65岁了,已没有更多的学习掌握瘪派琴艺的精力,这是人生的规律,年纪不饶人。65岁以后,一个人的琴艺不会进,只会退,68岁以后自己心里清楚,70朝上外行人能够听出来,拉不好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天命决定的,我们要认这个命。我的最终理想定位是,整理瘪派琴艺,整理瘪派琴谱、培养瘪派琴艺的后人......我个人就是拉成功了,这成功了的意义也不会怎么大呢,请大家共同留意寻找合适的愿意学习瘪派琴艺的中青年沪剧伴奏爱好者。我有教学教琴的经验和实践,期望着培养瘪派琴艺的后人......。
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走一步有一步的喜欢。开心~~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31
一只手
2013-6-5 17:34:27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走一步有一步的喜欢。开心~~在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白水
2013-6-5 18:42:39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只手 发表于 2013-6-5 17:34
...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中原老娘舅
2013-6-5 19:21:2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文派传人
2013-6-5 19:31:5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白水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ee1126
2013-6-5 19:34:33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51.gif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dh/11.gif
你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子归
2013-6-5 19:36:58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章老师能多招弟子,即使广种薄收,也要留下中国琴师的一脉香烟,没有琴师就没有了中国戏曲的千年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文派传人
2013-6-5 19:38:3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子归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菜鸟
2013-6-5 20:49:53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地方戏曲,沪剧仍是“申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一只手
2013-6-5 21: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只手 于 2013-6-5 21:30 编辑
回复
子归
的帖子
老师说的正确,我在酝酿着这篇‘招收’文章。要使人相信我,就必须让人认识我,即使寥寥无几我也要做这方面的文章。“没有琴师就没有了中国戏曲的千年价值.”(子归语录)
章藕生 网名:一只手
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走一步有一步的喜欢。开心~~在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iangsheng1947
2013-6-5 21:34:48
显示全部楼层
深信章老师情深意切,耿耿心愿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双手把瘪派琴艺学到手,并传承下去!
这个年龄真好,没有辜负阳光,没有辜负父母,没给孩子添累,活出自己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hanmimi
2013-6-5 21:52:23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申渝
2013-6-5 22:27: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东方休闲
2013-6-5 22:55:36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友友的精彩我会顶,对不了解情况的议论不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阿杜
2013-6-5 23:51:22
显示全部楼层
拳拳之心,让我佩服,在章老师如此认真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定能让沪剧"瘪派"主胡艺术后继有人,发扬光大。顶!我虽说已到了只退不进的年龄,但是还想在章老师这里学习一点东西,哪怕一点点,也能够为我所在的沙龙的那些戏迷朋友服务得好一点。望章老师有了新鲜的谱子发给我让我分享。谢谢!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心会员
热心会员
无私奉献奖
无私奉献奖
本站精英
本站精英
一只手
好友
发布
44
粉丝数
11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