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出道组团
场景:沪剧界老前辈黄文彬家中
时间:上海解放后一年间
大幕拉开。林月珍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地上场。
林唱:
春回大地暖洋洋,
眼前一派新气象。
文艺战士跟党走,
人老志坚心明亮。
红毡毯上功夫练,
九龙口前歌声扬。
申曲舞台若要再进步,
挂帅还需请来先锋将!
林月珍圆场后上前敲门。
林:老先生在家吗?
幕后应声:来了来了。黄瑞英接着上场开门迎接。
英:(热情地)林阿姨,你好。
林:(进门)瑞英啊,有一阵子没有看见你,真是好一个大姑娘越长越漂亮啦。
英:阿姨,你看你——。
林:好啦好啦,不要不好意思。我来问你,你爹爹在家吗?
英:哦,他正在后面教学生子呢。阿姨,你请坐。我来去叫他出来。
林:好。哦,对了,等一会有个叫闽玉芬的小姑娘也会到此地来。你帮我到弄堂口去迎一迎。
英:我知道了,她不就是沪剧皇后的那个得意门生嘛。阿姨,你放心好啦。
黄瑞英下场。旋即黄文彬上场。
黄:啊呀,月珍,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啦,哈哈。
林:不是西风,是东风。(接唱)
现在非比解放前,
我们唱戏人腰板挺得起。(黄文彬插白:是啊,是啊,从前叫我们是戏子,娼优娼优,老早还拿我们和妓女放到一起呢。)
(接白)现在我们是演员,是文艺工作者,是搞艺术的艺人!(接唱)
流氓地痞一扫光,
再也无人敢来惹闲气。
今日里有事求教老法师,
故而专程到此拜访你。(黄文彬插白:看你讲的,有什么事情尽管讲好啦。)
沪剧事业盼兴旺,
我想组团立班底。(黄文彬插白:好事情啊,应该!应该支持!)
诸事齐备尚有憾,
好比麻将搭子三缺一。
黄:哦,你倒说说看,你已经请了点啥人啊。
林:编剧是谢剑青。
黄:小谢,我晓得我晓得,笔头真来事!能编还能导呢。
林:作曲请的是徐思辉。
黄:也真是一把好手!
林:主胡还是我的老搭档。
黄:你是讲饶一声,不错不错!
林:剧务是老番三沈金泉。
黄:月珍啊,把这些人团到一淘真有你的。
林唱:
组建班底不容易,
承蒙大家看得起。
最主要文艺政策方针好,
真好比艺人坐实在春风里。
满打满算一台戏,
还缺一个,(黄文彬插白:还缺啥?)
还缺少“汪志超”这样好的脚色方始生旦能够配得齐。
黄:原来是你要寻一个小生来同你配戏。
林:老先生,你搞错了。不是同我配戏呀,(接唱)
当年是我出演李玉如,
现在已经年岁不饶人。
要寻一位当家小生不是为了我,
是要去相配我觅来的新人年纪轻。
黄:原来如此。你真有眼光,(接唱)
长江后浪推前浪,
戏曲传承最要紧。
若是没有年轻人来接班,
再好的艺术也要丢干净。
林唱:
老先生讲得一点都不错,
我心里盘算就是这本经。
要尽快培植新面孔,
全靠我们这批带头人。(黄文彬插白:那你相中了——。)
上门之前指头早就扳得清,
老先生你这里学生多的是精英。
有一位年轻小伙子马上要满师,
我想要的就是他,
黄接唱:
你说的可是阮承彬?(林月珍接白:正是。黄文彬对她翘起大拇指。)
林月珍啊林月珍,
佩服你实实在在真是门槛精!
拔尖人才第一位,
给你挑中眼光灵!
林唱:
有其师来有其徒,
不知道老先生是否肯放人?
黄唱:
既然你伯乐相中千里马,
康庄大道等他起步万里行!
林:谢谢老先生,多谢老先生大力支持!
黄:月珍,你要知道我真的是忍痛割爱啊。
林:知道知道。我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现在还算是毛脚,满师出道之后马上就是乘龙快婿啦。
黄:(对幕后)阿英,快去叫承彬出来见一见贵客!
黄瑞英在幕后应答:师兄马上就来了。
黄瑞英阮承斌一起上场。
黄:承彬啊,快来见过老前辈。
阮:承彬见过林阿姨。
林:以后就是自家一家人了。用不到这样客气。再说,叫阿姨真的要拿我叫老了,还是叫大姐吧。
阮:这——。
黄:(看到阮承彬腼腆,不好意思改口就发指令)恭敬不如从命。承彬啊,你就叫大姐好啦。
阮:是。大姐。
林:这样子嘛,今后我们就好相处了。哦,对了,还要问过一声,不知道瑞英小妹妹舍得不舍得放人呢。
英:(满面通红,责怪地)阿姨,大家一直都说你是一个好人,没想到今朝你真坏!
黄瑞英扭头朝里就跑。林月珍上前拦住。
林:瑞英啊,你还要帮我到弄堂口去招呼闽玉芬呢。
黄瑞英转身从上场门处下场。
林:承彬啊,你师父已经答应等你一满师就到我团里来,我让你挂头牌。
阮:挂头牌?!师父,是真的!?
黄:是真的。年轻人不要怕,场面上多锻炼锻炼就成熟了。
林:你师父和我都对你充满信心啊。等一歇,我招来的年轻花旦来了之后,你们先熟悉熟悉,也好让你师父再指点指点。
黄瑞英前导,闽玉芬上场。黄瑞英深情地看一眼阮承彬后下场。
林:玉芬,来见见老前辈。
闽:玉芬见过老前辈。
黄:好好好,真是个人才!来,再见见我这个徒弟,他叫阮承彬。
闽:我早听说过了。
阮/闽:(同时)你好。
黄:好好好。这就很亲热啊,看来沪剧舞台上又要出一对金童玉女啦。
林:到底是不是金童玉女,灵不灵就让我们大家来当场试验。先来清唱一段《小分理》,老先生,你看可好?
黄:好啊,就从“娇倩领道前头走”唱起到“偷看房间我欠礼”为止。
在阮承彬(施君)闽玉芬(娇倩)对唱时,黄瑞英手捧一只杯子悄然上场仔细聆听。
其间娇倩下到厨房一段唱完,闽玉芬致礼后转身回到林月珍身旁。
施君最末一句唱完后,阮承彬致礼站过一旁,黄瑞英赶忙把茶杯递到他手中。阮承彬一饮而尽,把杯子还到黄瑞英手里。
林:唱得好,唱得真好!不愧是名师出高徒啊。不过,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唱(接唱男腔)“吃罢茶来——(转女腔)收杯子”啊?
黄瑞英闻听掩面急步下场。
黄:小姑娘家面皮薄,吃不消你这样子开玩笑的。不要单说承彬,玉芬也唱得真不错啊。
闽:是老先生讲得好.我还刚刚出道,今后还要请老先生多多指教。
黄:好说好说。(对林月珍)那么,月珍你这个班子叫什么名字呢?
黄瑞英悄然上场。场上众人都期待着林月珍。
林:沪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园地中的一朵白玉兰。
英:(着急地插嘴)叫玉兰,不是人家越剧界早就有了玉兰剧团这个名字了吗?
林:瑞英你不要着急,我这个新班子取名就叫华艺沪剧团。
黄:华艺,好名字!
场上其余人等齐声:华艺沪剧团!好啊!
黄文彬走上前一步,紧握林月珍的双手。
黄:预祝华艺沪剧团杜团长走马上任!
林:祝愿我们的沪剧事业兴旺发达,小青年勇挑重担前途无量!
场上其余人等向黄文彬林月珍靠拢,聚光。
大幕合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