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四位中年沪剧名旦风格浅议

来源: yuminghong 2012-2-14 10:03: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沪剧院有四位风格各异的中年名旦,尽管她们已经陆续退休了,但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她们在沪剧界牢牢占据了特有的位置。
  陈瑜:是我非常欣赏的演员,我看的第一出沪剧就是她主演的《雪夜春风》。她的嗓音脆亮悦耳,表演充满激情。在同辈的演员中,她是演出剧目最多的演员之一,《半把剪刀》‘法场辩冤”百听不厌;一出《清风歌》,一出《明月照母心》令她获奖无数。她在担任沪剧院青年团团长期间,培养了朱俭吉燕萍等新人。如今年过花甲,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加盟“长宁”演出的《雷雨》《梦圆曲》等,星光不减。

  马莉莉:最大特点是全面,是将传统美与现代美结合得最好的演员。早年有“英雄花旦”之誉,扮演的张志新、韩英、白莲花等形象深入人心。创建沪剧院浦东分院后,又主演过《雾中人》《风雨同龄人》《人间乐土》《宋庆龄在上海》,她是有胆识、魄力的女性。近年因身体原因,逐渐淡出舞台。我买了一本她撰写的新书《灯总是亮着》,佩服她的勇气、直率。

  沈惠中:师承丁派,唱腔上自创一格,韵味特别足。其主演的《母子岭》《带血的花》《逃犯》等。在戏迷中广为传唱。在这四位名旦中,她的年龄是最大的,但扮相秀丽,现在依然经常参加民营剧团的演出,如前不久宝山沪剧团演出的《红叶魂》。

  王珊妹:以甜美柔和的唱功取胜,她在舞台上经常演配角,擅演“姑娘旦”。主演的剧目有《离婚记》《茅山传奇》《零号首长》,她在大世界沪剧团期间也演过不少戏,如《何处不相逢》《谁是母亲》等。她的天赋佳嗓为观众赏识,一曲《璇子》主题歌“弯弯河水流远方”脍炙人口。
参与人数 22 威望 +110 收起 理由
chen9001 + 5 四位老师各有特色!
天意1215 + 5 顶!
mgh1008 + 5 恰如其分!
申申 + 5 到位
qhjcj + 5 喜欢
海霞 + 5 喜欢!
blogfeiyunpu + 5 !!!
大懒猫 + 5 喜欢!
mtmgh + 5 顶!
丽英 + 5 点评到位!
王工 + 5 恰如其分。
芸倩 + 5 顶了!
英施1949 + 5 名不虚传!赞!
zxhanmimi + 5 点评到位!
婉君 + 5
上海小步 + 5 點評細緻 !
玫瑰之花 + 5 顶!
镀金少爷 + 5 这四个老师阿拉也是都喜欢的
frankwyj + 5 分析透彻!
我名阿蔡 + 5 顶了!
spring + 5 这四位都是我喜欢的。顶!!
老番三 + 5 分析得很到位,顶!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10

大神点评46

龚山荣 2012-2-14 10:46:45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zhangyg 2012-2-14 13:19:2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名阿蔡 2012-2-14 19:28:25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凡岑 2012-2-14 19:40:36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新迷 2012-2-14 22:16:15 显示全部楼层
blogfeiyunpu 2012-2-14 23:36:04 显示全部楼层
都喜欢,实在难分伯仲。

按照看戏现场的先后吧。

黄公复潜入中军帐的谜底就是陈瑜。

第一次就是新光的红灯记。

原先三位不是打倒就是靠边,顶上去三位——其中,陈瑜还是新人。

据说她开始有点寒丝丝,我小舅公给她壮胆告诉她不用怕。——他也是业内出名的直性子。

果然一炮爆红。

我还特别欣赏刘志麟的第一主演。回家后跟老人讲那么好的嗓子演技,一直“男二号”(那时还没有男二号一说)当二路小生真可惜。

很幸运,看的是第一组彩排,坐在大概是第三排——看三代人也是看彩排。否则如果彩排时如果是第二组的话,陈瑜便是演桂兰姐了。

从来就欣赏,找不出半丝毛病——抱歉,这是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的挑剔习惯。

后来看的都是在共舞台。

无辜的罪人,男女主角母子两都出色;
返魂香,传统老戏,因为丁前辈是第一主角,按照习惯她也是第一主角。恩人竟是林昭容那一段震撼;
半把剪刀,成为她的代表作,以及著名的赋子板代表唱段;
再后来由于地理关系,就是视频了。
樱花/雷雨(两个脚色)/雾中人/清风歌/明月照我心/梦圆曲,还有好些没有看过或者没有看完。
特别要指出的也是要赞赏的是她不计脚色大小,还不计脚色本身好坏。比如在长宁的迎世博新戏中演一个日本教授。记得她在电视采访中说过,就很想再拿一个配角奖——说明啥奖都拿过了,就差这个配角奖;不知道后来如愿了没有,很是惦记。

要写别的东西,还得关注股市,先下了。其余三位再说。
参与人数 3 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婉君 + 5
芦芦 + 5 恩 已经拿过配角奖了
丢丢 + 5 配角奖也拿过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5

博客飞云浦
镀金少爷 2012-2-14 23:49:27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唱戏,先学做人。
blogfeiyunpu 2012-2-15 03:04:40 显示全部楼层
真巧,第二位现场观看的就是马莉莉。

跟楼主的排列一样。

记得她演过煤气抄表工人,发现一个资本家老婆偷用煤气烧熨斗之类的故事。

那时候是听电台,不是看现场。

第一次看现场是大众剧场。

她和陆敬业的白莲花。一个女土匪后来革命了最后牺牲。

英雄花旦很可能由此而起。

临时起意买的票子,记得在二楼。

临牺牲前总得有大段唱。很过瘾。

当时,我是作为媒人伴着一对搞对象的去看戏。

一种不祥预感,为啥要看这部戏呢。

果不其然,这一对结婚了又很快离婚了。也是我燕燕做媒生涯中最失败的一次。

没想到的是若干年之后,戏里面的一对也拆档了——不问缘由,只看舞台。

后来,忙;再后来,看的就是遭遇——反面人物。

那演得真是有声有色。几个反面人物都飚足了劲。她虽然相对年轻得多,但是和邵滨孙顾智春汪华忠这几位那么棒的比丝毫不差。

在我的心目中,她是极其成功转型的一个。单一的英雄花旦称号从此摘帽。

一出新编赶新闻的好戏是寻娘记。记得是共舞台。

也是满台争辉。小宝也很可爱哦。

韩玉敏阿姨一人两角,演来真是判若两人,一级棒。电视连续剧没看过。

后来,看的就全部是视频了。包括她的个唱会。

特别欣赏的是特别来了一段新编四季桥段;哦,还有尽显英雄花旦底色的京剧反串杨子荣打虎上山。

日出。也非常之好。敢于创新的一个范例。

当然,还有雷雨——我始终觉得这是丁老前辈之后最好的一个后母不像后母情妇不像情妇。

我曾经在复兴公园现场看到电影日出拍摄,小萝卜头方舒和王诗槐在草地上谈情一场。

总觉得陈白露,方舒是及格到中,跟现在的陈数比差一截。

而马莉莉在倦鸟归巢把温梦寻那一刻就是陈白露了。整台戏的好处不在这里展开了。我还专门录像,可惜像带失落再也找不到了。

接着能回忆起来的有雾中人/宋庆龄在上海,红伶冤没看全。

红灯记的李奶奶也是录像看视频,出演家里的一个小配角以及推磨都是。

面对面的一次欣赏演唱是在上海铁道医学院,上海民盟干部会议,我作为支部书记有幸参加。

马莉莉应邀演唱办喜事。大家要求再来一段,回答带子没有了。

博客飞云浦
cbl625 2012-2-15 09:11:52 显示全部楼层
“议”得很实在,说出了各人的特色。但愿后继有人。
frankwyj 2012-2-15 10:12:31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赞一个!
   
今天无意中翻到了剑鸣老师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报道“祝贺艺华沪剧团成立”的新闻。现在十个年头过去了,果然如当时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某些读者所说如果没有阿公的资金支持,剧团难以生之存。如今广大沪剧爱好 ...
blogfeiyunpu 2012-2-15 22:43:22 显示全部楼层
很抱歉,昨天同时在做两件事。

漏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样式的大戏——少奶奶的扇子。

遗漏的原因不单是因为一心两用,主要是因为凌爱珍韩玉敏老前辈的母女脚色太深入人心。

因此,把原先的副院长曾经出演这出爱华名剧,并且先后扮演女儿和母亲都一时疏漏。

她后来扮演母亲接着凌爱珍韩玉敏老前辈的脚色同样体现了老前辈主动提携青年演员的风范。

我对这爱华名剧当时的服饰很是记忆犹新。

犹如杨飞飞老前辈的茶花女,其时的戏服都是引领时尚,很快由于革命两个字——还有陈先生极力提倡的听领导——这类戏被禁止演出。

于是,在新编大戏海上申曲里再现了这一段,还是通过演员自身的忏悔来表达——由此避免了左倾领导的出场。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2-15 23:08:3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2-15 23:10 编辑

沈惠中:师承丁派,唱腔上自创一格,韵味特别足。

说得好!

再强调我的一贯看法——正如五朵金花不是同时代,不宜列为一类,沈惠中出道时,那两家还是学生子,还不知道正式登过台没有。

不管怎么样,历史就是事实。

第一次看沈惠中,那是江姐。

歌剧红遍上海滩。那会儿,全校就一个小电视机,亏得同伴同学管钥匙,每次都能占好位子。

看过万馥香从头到底演全场,多不容易!

沪剧模仿歌剧——这跟其他地方戏不同,也是三位合演。

沈惠中排在第三。但是从对照歌剧的样板,感觉起码比第二位的外形更符合。

唱那就没话说了。

看长江——马上宿舍里的上海男生都会了。

反过来,华为在歌剧里的唱段很棒,在沪剧里就平平。

现场看沈惠中是离婚记。她和陈波演对手,完全没有姐弟配的错位感觉。

在台上,反而感觉如果我是男主角,也会爱上这位女主角——戏里的妹妹,因为妹妹多漂亮啊。

好了,这有点题外了。

继续。没看舞台上的逃犯。就听说昨夜情,她让位了。

有人说怎么怎么,我喜欢说结果——结果就是她让给了倪辛佳。

也是一种高风亮节。

对照寻娘记,到屋檐下的白玉兰,就是丁替。

这跟璇子一个样。

我喜欢打抱不平,至少心里总替韩老前辈忿忿然。

这也是我唯一诟病丁老前辈的地方。尽管是电视新秀,难道韩玉敏出镜就不是触电新秀了。

何必争那么一个位置,早就够本了。我总是在想,假如电视片里还是舞台上的妈妈多好。

再一个舞台剧就是眼睛是蓝的,出演配角。戏不多但很精彩。

男女主演很棒,剧本也很棒——我至今记得台格路。于是,也把它这条马路名字编进我的剧本里。

沈惠中的视频看得很多。

接着有事忙,不一一列举。很欣赏红叶魂里的老旦。

印象最深的是两条。

一是个唱会。

红玫瑰自然好极。

二是雷雨。

这是唯一的看到有女主角净场唱的沪剧雷雨。

丁老前辈谦虚,在六大沪剧团联合演出中不安排自己净场唱。

净场唱只有四凤独叹。

京剧那段净场唱很棒很棒。

吕剧也没有净场唱。

黄梅戏为了蒋院长梅花奖,突出周萍,女主角也没有净场唱。

而沈惠中第一主角的雷雨里有,很不容易的创新,也是敢于变革传统经典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赞!!!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上海小步 + 5 花旦演得赞,老师写得也赞!
叶子 + 5 丁替韩触电好多人不爽。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2-16 01:24:4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叶子,可能自知来日无多,赶紧搭乘末班电车。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2-16 01:33:01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茅茅。

我看了申二度的雷雨,一直在想——如果也像沈惠中那样敢于来一段净场唱多好啊。

看看陕西赵冬红(本家哦)的那段经典,唱做俱佳。程派的委婉缠绵,多棒啊。

当然,基础是剧本是唱词。

我甚至于想或许我可以专门来在沈惠中唱词底子上新编一段净场唱,发挥发挥女主角痛苦挣扎爱恨交加再加上气氛环境的烘托。

可惜可惜罪过罪过。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yuminghong

44
粉丝数
14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