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转载】乡村沪剧越唱越尽兴

来源: 白水 2012-6-13 07:18: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2-6-13 07:19 编辑

【转载】乡村沪剧越唱越尽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9日07:20  东方网-文汇报
  乡村沪剧越唱越尽兴闵行马桥镇文化服务步步升级,帮百姓学戏、唱戏、写戏
  “小老师,今朝学啥?”“学唱杨飞飞的《采红菱》……”在闵行区马桥镇元吉居委会活动室,周五下午1点,沪剧班按时开课,但刚过12点钟,房间里已坐满村民,谁都想占个好位子。这天来了30多人,居委的文化专职干部王雅莉说,这不算多,最多一次来过50多村民。
  马桥镇16个村居委都有标准化活动室,跟元吉居委一样,沪剧班人气最旺,学员最多的超过100人。马桥文体活动中心主任金燕说,镇上各种文化团队总计96支,戏曲曲艺类的占一半以上,而参加沪剧班的人数一直最多,现在有351人,占了文化团队总人数的10%。
  从送戏下乡到进村教戏
  村民爱看沪剧。据闵行区文广局大致统计,每年都有三四十个演出团体来区里演出,每个镇总能演上6到8场。上海戏校来得勤,每年大概带来100场演出,就数沪剧最叫座,而且,“‘大戏’常常因为演出条件有限下不到村子里,沪剧小戏就没问题,村民尤其老年人特别喜欢。”
  金燕说,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剧目,唱的是乡音,村民感觉亲切。马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与当时的上海沪剧三团“结亲家”,常有沪剧名家来镇上演出,这种传统至今延续。
  村民不但喜欢听,还喜欢唱,哼几句沪剧是他们的娱乐。马桥有位80多岁的马老太,大字不识一个,却能整段整段唱沪剧,还常常上台为乡亲表演。这种在田野里自发生长的热情,感染了区、镇的文化干部。2003年起,马桥镇开始培养“小老师”,派到各村、居委的活动室教唱,一个个沪剧培训班开办起来。
  “小老师”是来自马桥镇各村、居委的文艺骨干,在文体中心、社区学校集训,再将学到的唱腔、唱段及表演技巧教给乡亲学员。王雅莉说:“不同村居委教的内容各有不同,是村民们依着爱好自己选的。”
  从“清唱”到“有伴奏”
  有了“小老师”,村民唱戏的劲头越来越大——会唱已是初级需要,还要尽兴。
  近些年,随着424个村居委标准化活动室逐步建成,闵行区、镇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召集起一批“文化服务员”在文化部门与村民之间做联络人,任务之一是“搭准”大伙儿的文化兴趣和需求。马桥镇要求文化服务员至少加入一支村级文化团队,零距离“搭脉”。
  文化服务员沈铭峰加入金星村沪剧班,很快发现了学员们的“遗憾”:“清唱”听起来单薄,唱着没味道。他把“遗憾”带到镇文体活动中心的工作例会上,得到了其他文化服务员的呼应。
  金燕想到了镇上的国乐社。由她牵线,对“自拉自听”也不满足的国乐社和期盼“有人伴奏”的沪剧班接上了头。国乐社18个乐师被编成4个小组,穿梭于16个沪剧班巡回伴奏。
  唱得尽兴之后,沪剧班学员又有了新想法——唱自己写的戏。于是,文化服务员又当起“星探”,寻找“创作苗子”。
  身边事写成沪剧小戏
  “看我啊,头五头六勒啦急啥?昨夜里一场大暴雨,出事体了!”金星村的“王大妈”在舞台上,用沪剧腔调卖了个关子,乐不可支的观众其实都晓得她要讲些啥——前年一场大雨,金星村几乎家家户户灌进大水,原因是不少村民在小河浜上盖小房子,搞得出水不畅;后来在村里的“周周会”上,大家协商同意将河浜上的违章房拆掉,“水漫金星村”谢了幕。
  这出名叫“拆违风波”的沪剧小戏是金星村沪剧班学员自创的。去年2月他们把村里的这桩“大事”编成了戏,此后在各村居委巡演,大家都说有意思又有意义。
  金燕说,随着村民们唱戏水平提升,沪剧培训班也升级了,派生出沪剧表演班、沪剧创作班。马桥镇沪剧创作汇演在此基础上举办起来,今年是第4个年头,村民自编自排的剧目本子已有厚厚一摞。
  汇演,大大促进了创作。不少村民收集身边的故事写成沪剧小戏,然后与乡亲边排戏边修改,从大家那里不断汲取最草根、最生动的“作料”。马桥的不少“原创剧”借着汇演和巡演,在百姓中成了流行。本报记者刘力源
参与人数 11 威望 +55 收起 理由
叮铛铃 + 5 好!
mmm老顽童 + 5 真不简单!
双王今易木 + 5 好个马桥镇!
qingyongqing + 5 沪剧大有生命力。
xiangsheng1947 + 5 顶!
鸣鸣 + 5 顶!发扬光大!
天意1215 + 5 好!
yulaoweng + 5 足见沪剧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沪剧一定能够.
aoju + 5 来劲!
zxhanmimi + 5 顶!
lujunwen + 5 农村包围城市。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5

自报家门——我是一个兵,普通戏曲爱好者。

大神点评16

阿杜 2012-6-13 07:36:08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兴旺,看来还是像毛伟人说的,要"农村包围城市"。
祝你象不谢的花开放在沪剧花园
淼淼 2012-6-13 07:58:13 显示全部楼层
三九严寒已来到,凶恶疫情续延烧,战胜病魔树信心,风雨过后彩虹照。愿网友们平安吉祥。2022,12.24
jmei 2012-6-13 10:52:31 显示全部楼层
龚山荣 2012-6-13 10:54:36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yaojinlong 2012-6-13 12:23:53 显示全部楼层
lujunwen 2012-6-13 14:08:48 显示全部楼层
aoju 2012-6-13 17:18:02 显示全部楼层
足见沪剧的区域魅力!
blogfeiyunpu 2012-6-13 20:39:4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oju 的帖子

很可惜,也足见失去了大都市魅力。

从世界戏剧史来看,占领城市尤其是占领大城市是戏剧成熟兴旺发达的一个标志。

也正如毛伟人所言,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占领城市夺取政权。
博客飞云浦
feng-ye 2012-6-13 21:46:28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艺工厂”时代,到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沪剧“沙龙时代”,市郊大地沪剧观众市场很大呀,有待我们专业院团去挖掘呀!
顾亚平 2012-6-14 09:44:19 显示全部楼层
薄薄 2012-6-14 10:25:07 显示全部楼层
贝贝 2012-6-14 11:04:49 显示全部楼层
马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与当时的上海沪剧三团“结亲家”,成立马桥沪剧团。



0-1.jpg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当年我在长江剧场看了这台戏-难忘!.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xiangsheng1947 2012-6-14 15:29:30 显示全部楼层
愿沪剧越来越兴旺!
这个年龄真好,没有辜负阳光,没有辜负父母,没给孩子添累,活出自己的骄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白水

40
粉丝数
355
帖子数